段升文 劉文靜 唐超
摘要:從我國建筑安全管理的狀況來看,應用PDCA循環開展管理工作正在成為一種趨勢。PDCA循環能夠遵循科學規律,排查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升各類安全管理措施的應用優勢并增強管理的有效性,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PDCA循環還存在許多不科學、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管理主體不僅需要提升建筑安全管理的效果,還需繼續加強PDCA循環適用性研究,實現PDCA循環應用的本土化,提高PDCA循環的使用效率。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PDCA循環
1.PDCA管理模式概述
PDCA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項目管理模式,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首先提出的,在項目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理念是項目管理均經歷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三個階段。通過對工程項目過程的檢查與管理,發現工程項目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以確保工程項目質量。PDCA是一種基于工作程序,能讓任何一種活動都能有序、有效、有目標、有問題、有解決方案地進行,邏輯性強,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意義重大。
2.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環分析
2.1安全決策階段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工作內容全面且復雜管理主體在決策階段采用PDCA循環時,將使工作目標變得更加明確。決策主體需根據企業發展的現狀設置安全管理目標,將新的安全管理元素融入管理目標中,體現安全管理工作與時俱進的特征。針對建筑安全問題所制訂的各項管理計劃具有階段性特征,管理主體通常會將不同時間段內的工作計劃作為設計安全管理的依據,根據不同時間段的長短來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管理主體需根據建筑項目的施工狀況進行規劃,科學規劃的前提是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因此,管理主體應從整體角度出發,把握安全管理系統的運行狀況,尤其是要注重安全管理相關工作指標的量化。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各項指標傾向于從“質”的角度出發對工作效果進行評估,從而導致評估過程和結果的隨意性較強。在新的管理形勢下,管理主體必須注重量化指標的匹配性,擴展量化指標的應用范圍,消除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隨意性,然后依據制定好的安全措施進行科學規劃,對安全管理涉及的信息進行歸納、整合,考察安全管理各環節的需求與企業實際資源的匹配度,從而保證各項計劃的順利執行。為了提高各部門對安全事故的應對效率,管理主體應在決策環節明確不同施工主體的責任,將責任落實到安全員身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員對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與應急救援能力。管理主體應在明確不同環節安全管理資源的前提下,繪制安全管理工作藍圖,從而為后續施工奠定良好基礎,為建筑工程項目的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2.2計劃實施階段
計劃實施階段就是在施工過程中能夠遵循安全決策階段所制定的計劃。依據計劃,貫徹落實管理單位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所在,根據計劃的各項要求走好每一步,層層落實、逐級負責,遵守一系列相關安全管理措施,盡最大的努力完成安全管理工作下達的任務。同時還要注意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和協作程度能力,只有通力合作,結合理論和實踐,才能夠完成計劃,達到整體滿意的效果。在計劃實施過程中,各部門可以根據自身的工作情況,靈活、動態地開展工作,甚至可以在本部門進行細化的PDCA循環,以更加嚴格的方式進行效果控制。計劃負責人在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召集負責不同階段的目標負責人進行集中研討,各自匯報工作情況及任務實施情況,匯總之后進行分析,方便方案總負責人了解安全管理工作的進度,進而對下一階段的任務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改進。在必要的情況下,負責人可以組織相關人員組成臨時檢查團隊,對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這樣才能夠擬定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和實施計劃,經過多次的循環直到目標完成。
2.3效果檢查階段
效果檢查階段是發現PDCA循環模式應用問題的重要階段,管理主體需在這一環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檢查工作,如果發現執行結果中存在問題,就需要及時予以解決,從而實現安全管理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證建筑項目的施工安全。在以往的效果檢查環節,管理主體往往根據建筑施工主體的主觀評定得出檢查結果。建筑施工主體出于對建設成本等因素的考率,通常會得出優于實際安全管理狀況的檢查結果。這意味著檢查結果失去了真實性和反饋價值,無法起到客觀反饋問題,無法為進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管理體系提供依據。為解決檢查結果不客觀的問題,管理主體需引入第三方單位對企業安全管理狀況進行調查。第三方單位應當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能夠排除各種因素的干擾,得出科學客觀的檢查結果,并且督促施工主體彌補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制定效果檢查的具體內容時,管理主體應當與第三方單位加強合作,擴充安全管理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現評價的全面性,并且為排除安全隱患奠定良好基礎。為了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管理主體應當將安全計劃的實施程度、安全防護工具的應用程度、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等要素融入評價體系當中,從多個角度出發,評價安全管理成效,保證效果檢查的有效性。完成效果檢查工作后,管理主體應當制訂規范的、清晰的檢查結果匯報方案,利用多種分析方式對檢查結果進行深入分析,發揮檢查結果的應用價值并據此完善安全管理體系,體現PDCA循環中不同環節緊密相連的特征。
結束語
綜上所述,PDCA循環能夠改進傳統安全管理方式,為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具有前瞻性的規劃。隨著PDCA循環的廣泛應用,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將更加規范,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也將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洪耀.關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28).
[2]苗鵬.關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7).
[3]崔保龍.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環分析[J].四川水泥,2019(6).
[4]卞春陽.基于PDCA循環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磚瓦世界,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