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樂
摘要: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方面促進了企業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得企業的運轉體系面臨更高的要求,所以保障企業電氣設備運轉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尤為重要。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不僅僅是電氣設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影響企業穩步發展的主要因素。為此,本文對低壓電氣供配電及其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期提升低壓電氣供配電及其設備安全管理的針對性與有效性,保障企業的穩步發展。
關鍵詞: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管理
1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的基本構成
通常情況下,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均是由多個子系統所組成,并且每個子系統間都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結構具有較強的復雜性。首先,配電設備。在低壓供配電系統中,配電設備主要是由電纜線路保護系統,配電線路系統以及接地裝置系統所組成。其次,用電設備。用電設備的構成原理相對復雜,主要包括導線,開關以及用電負載等設備。再次,照明設備。照明設備主要包括配電箱,照明裝置以及線路系統等等。
2低壓電氣供配電及其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產品質量方面
在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選購時,技術人員未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與要求進行質量把控,由此則導致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在運行時出現異常或故障,不僅會影響供電系統運轉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會對低壓電氣供配電及其設備安全管理的整體效果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2.2防護措施方面
防護功能不完善是低壓電氣供配電及其設備面臨的主要問題。如果低壓供配電設備系統缺乏科學完善的防護功能,則會直接引發運行故障,從而降低整個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運轉效果。
2.3接地方面
接地問題是影響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運轉效果的關鍵所在。如果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在安裝的過程中未能有效的進行接地處理,則會直接提升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的運轉風險,甚至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
3低壓電氣供配電及其設備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3.1保障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設置的科學合理性
3.1.1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中的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雖然兩者都能在配電箱中進行分路設置,但是兩者間要進行分開設置,避免出現混合設置的現象,從而提升整個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3.1.2在開展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設置時,還要綜合周圍環境因素的科學分析,如溫度因素,濕度因素,通風情況等等,避免在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下而導致線路與設備出現摩擦,從而引發線路短路現象,影響線路及設備的安全性。
3.1.3當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各環節的安裝操作結束后,施工人員要積極落實清潔處理工作。通過保障環境的清潔性降低環境污染問題給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帶來的不利影響。
3.2重視安全防護措施的構建與執行
3.2.1科學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能夠保障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運轉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為此,技術人員要以標準規范的操作保障低壓線與高壓線位置安裝的準確性與安全性,尤其是在線壓設置中,嚴禁高壓線在低壓線之下。
3.2.2全面落實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的定期檢測與科學維護。技術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與標準開展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檢測分析,并根據檢測結果開展相應的維護處理。例如,避免線壓下堆放廢棄物品,保障低壓供配電設備的整體清潔性等等。以此同時,技術人員在開展維修與檢測工作時,要加強對環境問題的綜合考慮與分析,降低自然環境因素對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運轉的不利影響。
3.2.3重點保障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中架空線路設置的科學性與安全性。技術人員在開展低壓供配電設備安裝施工之前,則要為架空線與線路位置預留相應的距離,由此提升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運轉過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此外,在開展架空線設置時,要避免架空線附近出現腳手架,同時保障架空線的電壓等級符合相關標準,提升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管理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3.3強化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防護措施
落實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的各項防護措施,不僅能夠提升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運轉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能直接提高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為此,技術人員首先需要重視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防護工作的科學開展,并結合設備的運轉特點提升預防性實驗模式的效果,由此確保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發現與科學的處理,避免小問題引發大事故。如果檢測系統發現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存在問題或故障,技術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清理與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專業的維修處理,從而降低故障問題對整個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安全使用周期的影響。
3.4科學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
3.4.1以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運轉的要求和需要為基礎開展工作人員的專項培訓與考核,利用科學系統的培訓方案增強培訓與考核的整體效果,保障整個工作團隊綜合水平的有效提升。
3.4.2積極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組建工作團隊,并引導各成員進行溝通與交流,增強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提升整個工作團隊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為低壓電氣供配電及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3.5落實智能化管理系統的構建
加強對計算機管理系統和實時監控技術的科學融合與應用,構建智能化管理體系,增強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管理的智能化與信息化程度。這一方面能降低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管理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還能提升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管理的針對性與先進性,增強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運轉的安全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保障低壓電氣供配電設備運轉的安全性與穩定性,能夠直接提升電力系統的整體運轉效果。為此,相關企業要科學客觀的分析低壓電氣供配電及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優化措施,從本質上提升低壓電氣供配電及設備管理的有效性,由此保障低壓電氣供配電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轉。
參考文獻
[1]馮必勝.低壓電氣供配電及設備安全管理探討[J]. 數字化用戶,2017, 023(031):14.
[2]徐國華.現代高層建筑電氣設計低壓供配電系統的可靠性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