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一、激發主體意識,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班級是全班同學共同的“家”,科學、民主、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班級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形成良好班風的重要保證。我認為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建立優秀的班干部隊伍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投票選出班委成員,實行不定期的輪換制度,并且從學習、紀律、間操、個人衛生、行為禮儀等各方面進行分管。全班分成四個小組,由小組長負責組內事物,并做好各成員的品行記錄。同時,班干部的工作負責水平則由其余學生共同監督,一同提高。
2、學生制訂班級公約
班級公約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禮儀、基本規范、衛生值勤、獎懲等多個方面,是班級學生的活動指南。班級公約應該由學生討論產生,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制訂者,是執行者、維護者。因此在制訂班級公約時,要廣泛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通過民主表決形成定案。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執行,從而促使學生進行自主管理。
3、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
在實施班級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還要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以樹立榜樣幫助后進生糾正不良習氣,同時要注意教育學生時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有的學生責任心較差,對班級衛生工作馬虎應付,甚至逃避值日。對這種現象,班主任通常的做法是對其進行處罰,但往往效果不佳。這時,我們可以采取一些靈活的激勵措施獎勵那些負責任者,來達到既獎勵先進又帶動后進的雙重教育效果。
4、教師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正所謂“身正為范”,教師的行為具有示范作用。班級管理制度不只是約束學生,對老師同樣具有約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設要求學生講誠信,教師在平時就應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二、群策群力,布置一個溫馨的班級環境
班級環境的布置是班級文化建設最基本的內容。它不僅體現了班級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利用好每一個空間,精心布置,使其既溫馨舒適,又催人進取。
1、教室的凈化。教室衛生是文明的標志。要保持干凈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參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綠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花草等,讓教室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根據學生意見,設計好班級墻壁文化。教室有他們展示才藝的書畫展,有寫給自己的“留言板”,也有他們寫給自己的勵志格言。
三、 開展集體活動,打造班級精神
班級活動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班主任要善于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并且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意愿,力求貼近學生生活和已有經驗,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發展,通過活動打造奮發向上、團結拼搏的班級精神。
1、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主題班會是班級最常見的活動之一。在開展主題班會時,我注意聯系本班實際情況,盡可能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力求使學生轉變思想。例如,針對學生中出現的不良行為,可以組織一次題為“向陋習告別”的班會活動。活動時可以先借助圖片、錄像等手段,向學生列舉言行舉止上存在的種種陋習,再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自己身邊人有沒有這些陋習,最后展開討論,談談如何幫助人們改掉陋習,并付諸行動。
2、開展文體活動
輕松活躍的文體活動有利于愉悅心情、陶冶情操、發展特長。在工作中,我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校性的文體活動,如歌詠比賽、廣播操比賽等,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此外,我還在平時舉行一些文娛活動,或走進社區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和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活動中既獲得成功的體驗又進一步發展了特長。
3、 開展評比和競賽活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通過班級星級評比,評選“優秀學生干部”、“最誠實守信的人”、“最有時間觀念的人”等,樹立典型。評選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善于抓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設立各種“進步獎”,放大后進生的點滴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另外,還可以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豐富班級文化生活。如:開展健康知識競賽,促進學生主動搜集信息,獲取知識;結合班級環境布置,開展“自創班級格言”評選活動,并擇優張貼在墻上。
實踐證明,生動活潑的班級文化氛圍能使師生心情愉快,能激勵學生不斷進取,主動、健康地成長,能使學生更加積極、輕松、熱情地投入學習、生活與工作中。由此可見,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發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