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價值導向;大格局;大宣傳
一、實施背景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電力建設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擁有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民用核安全設備安裝許可證的國有大型一檔施工企業。六十多年來,公司先后承建了國內外各類發電機組200多臺,裝機總容量近5000萬千瓦電站建筑安裝任務,是我國承建項目跨地域最廣、經營規模最大的電力工程企業之一。主營業務遍布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香港特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10余個國家,形成了涵蓋火電、核電、電站服務、輸變電、新能源及環保、投資及非電六大業務的大建安格局,創造了中國電力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目前公司正積極拓展能源建設和城市建設主營業務,實施投資、EPC總承包等新型商業模式,著力建設行業一流的國際型工程公司。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適應企業轉型升型的新需要,結合新時代媒體傳播的新特點、新要求,公司堅持把宣傳工作的創新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創建報紙、網站、微信、抖音“四大平臺”,抓好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典型宣傳、成就宣傳“五大宣傳”,實現向全媒體融合轉型。公司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為宣傳工作創新提供制度保障;通過強化策劃,運用新平臺和新技術,在內容上推敲打磨,在形式上力求多樣,不斷提高傳播效果和宣傳工作價值。
二、建設過程
(一)聚焦價值創造,強化宣傳策劃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樹立“新聞創造價值,宣傳也是生產力”的理念,聚焦價值創造,做到內宣重引導、強化凝心聚力,外宣重策劃、強力推介品牌。
宣傳思想工作是企業黨建工作和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宣傳工作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站位,拓寬視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播好聲音,為企業創新發展匯聚智慧和力量,展示企業融入國家戰略、踐行“一帶一路”的責任央企形象。
1.精準策劃,做優品牌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做實做優重要業務、重點工程、重大事件、重大典型等重點主題宣傳,積極倡導企業核心價值觀,用“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的形式傳播核心理念,并依托重點項目的平臺,通過品牌活動的橋梁,創作精品力作,塑造宣傳品牌。
依托重點項目平臺推出優質作品。坐落于廣西的防城港核電二期“華龍一號”項目是公司的龍頭項目,2019年11月,公司防城港項目部榮獲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此時恰逢公司進駐防城港核電項目十周年,結合十年來公司在核電領域的快速發展,企業轉型升級取得的突出成績,公司著手策劃,敲定選題,深度挖掘,探尋核電工地上的感人故事,完成《逐夢十年“核”心彌堅》《為防城港核電的最美央企人點贊》等綜合稿件,文章分別在人民網、新華絲路、中國能源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刊登,有效宣傳了企業核電品牌,展示了負責任央企的社會形象。
2.拓寬宣傳渠道,設立品牌項目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每年開展“國企開放日”活動,聚焦公司重大業績、關鍵業務,進行超前策劃和深度報道,創作具有滲透力、震撼力和吸引力的作品,為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助力。
“國企開放日”活動因地制宜,靈活開展。2020年8月,公司邀請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記者團,走進座落在海拔1400米荒漠化草原深處的內蒙古盛魯電廠,見證公司建設內蒙古地區首座百萬機組的生動實踐,深度挖掘一線建設者的感人故事。2019年10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精彩能見·企業開放日”活動在公司承建的越南海陽燃煤電廠現場舉行,來自當地社區的居民、參建單位越籍員工家屬走進項目工地,實際參觀體驗工程建設現場,感知中國企業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服務越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形象和風采。活動中,越南海陽項目部特別制作了“開放日我想說”心卡留言紀念卡,越籍員工和家屬們在紀念卡上紛紛寫下愿望及祝福,增進了雙方友誼,提升了企業品牌影響力。
(二)打造新機制,構建“大格局”
隨著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步伐加快,宣傳工作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廣,與其他業務聯系協同越來越緊密,公司不斷完善宣傳工作體系,建立健全責權明晰、分工明確、運轉有序的工作機制,構建公司上下齊抓共管的宣傳思想工作大格局。公司總部對所屬二級機構新聞宣傳部門設置、人員力量配置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并納入“大黨建”責任制考核體系。
建立宣傳工作四項機制,即對應外宣媒體牽頭人和聯絡機制、新聞宣傳上下聯動信息上報機制、業績考核機制、新聞宣傳業務培訓及后備人才培養機制。圍繞公司中心任務,制定月度新聞宣傳工作要點,策劃重大新聞宣傳活動方案,每月召開工作交流會,結合當前熱點問題及公司各項具體工作進行宣傳策劃、統籌安排并落實實施;每月編寫宣傳亮點材料,就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就宣傳個案進行分析點評;每季度發布宣傳工作簡報,對基層各單位宣傳工作進行量化考核,激勵各單位和基層通訊員爭先進位、見賢思齊。
(三)搭建新平臺,做好大宣傳
圍繞“融”字做文章,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在原有的“一報一網”的基礎上,整合網站、報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媒介,實現資源共享,平臺互通,立體傳播,并與國家級、省級、地方媒體加強合作,聯動宣傳,讓公司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
在保證網站新聞的權威性和及時性,切實發揮公司網站的窗口和名片作用的同時,做精做細內部報紙《電建報道》,恪守記錄歷史、傳承文化、凝聚精神的初心和使命,注重品質、挖掘深度。積極發揮微信和抖音兩個新媒體平臺圖文并茂、短平快、接地氣、有活力的優勢,彌補《電建報道》一個月一期,出版周期較長的短板,重視內容創造,擴大宣傳渠道,走好“快速”和“深耕”相結合的兩條路,滿足不同受眾的閱讀需求,通過增強影響力、感染力提升宣傳效果。實現了公司官網、內部報紙、微信公眾號和抖音“四位一體”,并充分利用滾動電子屏、現場文化走廊、班組園地、宣傳展板等宣傳平臺,深入做好陣地建設。
聚焦項目一線,策劃創作既有創意又富內涵的新媒體作品,推進傳播。在世界最大容量燃煤機組平山電廠建設現場,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自創抖音作品“平山電廠穿轉子”,網絡點擊量超過50萬次。在海外項目防疫過程中,公司抖音賬號和微信平臺鼓勵海外員工記錄自己的海外抗疫日志,講好與項目所在國民眾并肩戰斗、守望相助的生動故事,《我與一帶一路的故事/在中國企業工作,我很快樂》等作品反響熱烈。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公司依托遍布海內外的在建工程項目,開展“中國能建24小時·環球工程影像記錄”活動,組織通訊員用鏡頭捕捉現場勞動、職工生活、美麗風光等精彩瞬間,記錄綠色能源、重點工程,推出了微信作品“跨越千山萬水定格精彩瞬間”,施工現場的工藝質量之美與當地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諧交融,向社會公眾展現“與中國電力同行、與時代同行”企業品牌的魅力。經過采編資源、技術力量的聚合融合,公司“四位一體”媒體平臺不斷優化升級,多角度多載體融媒宣傳,輸出精品。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加強媒體聯動,對于重要選題聯動策劃,協同制作優質內容,多方發聲,立體宣傳。邀請人民網、中國能源報、安徽日報等主流媒體專家老師,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為公司通訊員授課,講解新媒體知識、寫作方法和攝影攝像技巧,隨著短視頻在信息傳播中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歡迎,公司把短視頻的運用作為重要的傳播手段,提高通訊員拍攝能力,增強新媒體作品的觀賞性和記憶點,收到了良好效果。為了豐富新媒體內容,公司對報紙上的新聞進行再加工,將靜態內容利用動圖、小視頻等形式,更加立體、直觀地傳遞給讀者,真正實現全媒體一體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司響應國家號召,堅持疫情防控,全力復工復產,并結合國內外項目建設實際,針對性做好全媒體宣傳,匯聚“硬核”力量,傳播央企好聲音。《世界首臺135萬千瓦機組按下復工快進鍵》《包機復工!安徽首趟!五彩灣項目150人返疆!》等主題新聞不僅在中國能建官方網站、報紙、微信、抖音等內部平臺進行了全媒體宣傳,其中微信、抖音閱讀量均接近萬人,而且通過人民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進行了宣傳,傳播效果顯著。
(四)聚焦“小”故事,講述“大”主題
如何在新媒體語境下講好故事,吸引受眾,促進傳播,對于新時代企業宣傳工作尤為重要。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不斷提高講故事的能力,講事實以說服人,講形象以打動人,講情感以感染人,講道理以影響人,打造有品質、有情懷、有溫度的宣傳作品,鼓舞士氣、凝心聚力,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在公司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一大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講信譽、特別能奉獻”的電建工作者,為記錄這些感人的奮斗故事,公司組織對長期堅守和奮戰在工程建設一線的行業專家進行采訪,深入挖掘其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從點滴記憶中尋找共同的文化基因,匯聚與“與共和國同行”的磅礴力量。
2019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劉辛林:傳奇車工的驚世人生》刊登在《中國能源報》上。文章講述了平圩電廠1號機組建設過程中,由于設計問題,高壓缸轉子平衡盤需返廠且需要高額費用,劉辛林在現場用機床切削的方式完美解決缺陷,完成了這個中國電力建設史上的創舉,為國家節省150余萬元。為了完成該文稿的寫作,公司宣傳部門精心籌劃,組織專業人員前往退休員工劉辛林家中,進行了深入采訪,重溫當年驚心動魄的經歷,感受主人公無私忘我的電建情懷。公司還特別策劃了針對平圩電廠一、二、三期工程建設的人物專訪,通過視頻拍攝,口述整理,突出展示了公司在中國電力發展史上的卓越貢獻,形成了企業文化系列品牌故事。
三、創新點和意義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宣傳工作堅持系統化思維,體系化管理,外塑形象、內生導向,注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有機融合,提高內容故事化表達能力,實現“快跑”與“深耕”互促互補。
(一)樹立“新聞創造價值,宣傳也是生產力”的理念,堅持內宣重引導、強化凝心聚力,外宣重策劃,強力推介品牌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把價值創造作為衡量宣傳工作的標準,通過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和管理流程再造,不斷提高公司宣傳工作價值創造能力和水平,打造更趨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宣傳人才隊伍,鼓勵宣傳工作者潛心沉淀,增強“四力”,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腳下帶泥土,筆下有真情,做典范,出精品,為企業發展創造有形和無形價值。
(二)做好“融”字文章,打造企業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四位一體”媒體平臺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整合資源,工具迭代,提高微電影、微視頻等新媒體技術運用水平,借助集團公司“中央廚房”,與人民網、新華網、安徽日報等社會主流媒體積極聯動,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構建多方共贏的融媒體傳播體系,聚焦主題,力創精品,統一發聲,不斷提高公司企業形象與品牌文化的傳播實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三)堅持“站位高、重心低”,強化選題策劃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作為駐皖央企,公司宣傳工作堅持高站位,弘揚主旋律,傳播主流價值,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公司加強重大成就、重大主題、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的宣傳策劃,聚焦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等重大主題,開辟專欄,抓實抓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宣貫,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工作重心下沉到一線,聚焦工程建設,深度報道“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工程的建設場景,宣傳典型人物,講好企業故事。
(四)打造宣傳品牌,增強傳播實效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高度重視品牌宣傳推廣,通過企業文化手冊、畫冊、電視專題片等文化產品的制作與傳播,施工現場展示,依托“企業開放日”等專項活動,多維度多形式向社會公眾及合作伙伴傳播創作宣傳精品,塑造品牌形象,為企業轉型發展助力。
四、實施效果
(一)通過宣傳創新,拓寬了宣傳視角,延展了傳播鏈條,推動了企業品牌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對于企業進一步擴大業務市場,發揮了潛在的作用。
2019年7月,針對公司在越南平順、西寧、富安省承建的4座光伏電站相繼竣工,公司特別邀請人民網海外記者,就公司海外項目建設進行采訪,推出專題報道,在《人民網國際頻道》等媒體發布,公司參與海外項目建設的新聞還在海外當地媒體、《學習強國》等主流平臺發布,展示了公司在“一帶一路”上的突出業績,樹立了負責任央企的良好形象。公司深耕海外的事跡在行業內外得到廣泛關注,為公司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拓展海外市場,贏得了口碑。
(二)通過創新,宣傳形式更加靈活,內容更接地氣,喚醒了公司員工的歸屬感和正能量,輿論引導和凝聚人心的優勢進一步提高
在“初心能見”主題傳播活動中,劉辛林的感人故事,平圩電廠建設的時代記憶,引發了公司員工的共鳴,職工踴躍參加“同行”文化征文活動,寫下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電建故事,“與中國電力同行、與時代同行”的特色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防汛抗洪以及項目建設攻堅克難的關鍵時刻,公司員工眾志成城,同心同向,克服了重重困難,匯聚成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兩名員工分別被授予中國能建華東建投抗疫先進個人和合肥市經開區芙蓉社區最美勞動者,多名員工獲評“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面對媒體融合的時代大潮,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將緊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增強互聯網思維,提振精氣神,傳播真善美,唱響好聲音,凝聚起全媒體運營工作的聚合力,讓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強勁,為建成行業一流的國際型工程公司匯聚更強大的精神動力。
編輯/溫碧琳 統籌/馬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