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健欽
(福建科勁測繪服務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長期以來,受國內機制體制等方面的影響,工程建設涉及測繪審批方面存在諸多不足[1]:(1)工程建設審批程序多,涉及的部門多,如,資源規劃、建設、人防和消防等,部門之間沒有聯合會商機制,導致工程建設測繪服務審批手續繁瑣,審批時間過長;(2)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涉及的測繪項目較多,如,項目前期的撥地測量、首次登記宗地測量、規劃放驗線測量、房產測繪等,且測繪成果不能共享,導致需多頭測繪和重復測繪,增加了企業的成本;(3)長期以來,測繪服務常由政府指定的測繪單位進行測繪,缺乏行業競爭,導致測繪服務態度差、服務效率低、測繪周期長[2]。因此,為了加快疏解企業辦事堵點、痛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國家、省相繼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福建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閩政辦[2019] 34號)以及《福建省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工作實施方案》(閩自然資發[2019]118號)等文件[3]。為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福州市對應出臺了關于審批制度改革、“多測合一”的相關政策文件,對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建設項目開展“多測合一”、成果共享等工作[3]。
“多測合一”工作實行“一次委托、統一測繪、成果共享”,由一家測繪服務機構為同一工程建設項目提供行政審批過程從項目選址到竣工驗收、辦理產權登記,所需的控制測量、地形測量、規劃條件核實測量、房產測繪、地籍測繪等測繪技術服務,既能減少業主單位的委托次數,又能共用部分基礎性測繪成果,簡化辦事手續、共享數據資源、縮短測繪時間、節約測繪成本、全面提速增效[4]。本文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優化了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工作流程,構建了“多測合一”數據庫,搭建了工程建設“多測合一”監管平臺,實現了工程建設并聯審批、成果共享和監督管理等功能,為其他城市“多測合一”的推廣和實施提供可供借鑒的解決方案。
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個階段:委托測繪階段、開展測繪階段、成果提交階段以及成果匯交入庫和展示階段。通過對工作流程的優化,使得工程建設項目測繪審批時間縮短至15個工作日,測繪的費用也降低了30%[5]。“多測合一”工作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
(1)委托測繪階段是工程建設項目單位在申請辦理建設項目竣工許可前,可自主選擇符合“多測合一”準入條件的測繪機構,委托其統一開展各測繪事項,包括前期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和不動產登記等。
(2)開展測繪階段是測繪服務單位接到委托測繪任務,開展測繪作業。測繪完成后,測繪服務單位應嚴格執行“兩級檢查”制度,測繪成果由測繪服務單位按照測繪質量管理體系完成質檢,且對成果質量終身負責。
(3)成果提交階段是測繪服務單位出具符合技術規范和技術審查要求的測繪成果。各部門審查測繪成果認為需要修改的,應當一次性直接向測繪服務單位提出修改意見,不得要求建設項目單位反復協調,做到“一趟不用跑”。
(4)成果匯交入庫和展示,首先測繪服務單位在提交測繪成果報告后,應將電子版成果數據(含“多測合一”合同)匯交至測繪主管部門;其次,測繪主管部門組織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對匯交的測繪成果進行內業比對檢查,成果符合相關要求則直接入庫,成果不符合要求則提出整改意見,返回測繪服務單位進行整改后,再次提交入庫;最后,在“多測合一”監管平臺進行展示,為領導提供決策支持。

圖1 “多測合一”工作流程示意圖
“多測合一”監控平臺基于SOA架構設計,采用B/S架構進行搭建,包括五層:軟硬件支撐層、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和用戶層[6]。平臺框架設計示意圖(如圖2所示):
(1)支撐層是平臺運行的基礎,包括兩部分,(1)法規及標準體系,如,組織保障、數據標準規范等;(2)Web服務器、網絡安全設備、交換機等各種物理設施和網絡環境。
(2)數據層構建了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數據庫,管理“多測合一”的各類數據以及業務數據,為“多測合一”應用及管理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
(3)服務層是根據需求,為平臺直接提供各種服務。如,安全認證服務、資源目錄服務、信息發送服務等。
(4)應用層是平臺的展示窗口,以數據層提供的數據為基礎,實現了“一張圖”集成顯示、網上服務大廳、業務受理管理、移動巡查監督管理、成果共享交換等,為用戶提供操作簡單,展示形象化的顯示窗口。
(5)數據層是平臺面向的對象,主要包括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建設部門、消防部門以及人防部門等。
兩側包括功能體系、標準體系、保障體系、安全體系,確保平臺穩定運行。

圖2 平臺框架設計示意圖
“多測合一”管理涉及政府多個部門,測繪成果的共享與交換尤為重要。平臺提供兩種方式實現測繪成果的共享與交換,(1)測繪空間數據服務方式,將測繪成果發布為服務,政府部門通過政務內網或者專網,以SOAP、WebServices等方式調用數據服務,獲取測繪成果空間的相關數據[7];(2)測繪屬性數據接口管理組件,提供數據文件格式、文本格式(Word、Excel、Txt)接口實現對數據查詢、增加和刪除等功能。
微信作為全球最大的交流App,不僅改變了日常交流的模式,也隨著微信基數的擴大,帶動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越來越火[8]。(1)它跨平臺實現語音、文字、照片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發送,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多媒體交互方式;(2)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成本節約,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并且后期的運營簡單。平臺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為建設單位提供辦事指南、網上預約、工程建設項目查詢、測繪業務辦理流程追蹤等便民服務,提高了“多測合一”業務辦理效率。
SOA的一個自然特性是通過協作編排,充分復用已有的服務,對于信息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來說,它是一種創新的、靈活的、可伸縮的方法[9]。SOA架構擺脫了具體的語言框架(如Java、Net、PHP),以服務契約的方式進行架構設計。通過更加合適的業務分析設計方法(BPM、SOMA)得到的成果,能夠直接與服務對接。
“多測合一”數據庫建設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多測合一”測繪數據、“多測合一”項目數據、多媒體數據以及用戶管理數據五大數據庫。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包括大比例地形圖數據、遙感影像數據和三維模型數據等;“多測合一”測繪數據包括工程建設項目各階段的測繪數據,如規劃條件核實測量、不動產測繪、人防測量以及地下管線測量等數據;“多測合一”項目數據包括工程建設項目的信息,如項目名稱、建設單位、測繪單位和測繪成果報告等信息;多媒體數據包括審批和測量過程所產生的圖像數據、視頻數據、音頻數據和文本數據等;用戶管理數據包括權限數據、角色數據和人員數據等。“多測合一”數據庫建設內容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數據庫建設內容示意圖
“多測合一”數據庫涉及的數據種類多,為了更好對數據進行表達,采用E-R模型。E-R方法是描述現實世界概念結構模型的有效方法[10]。建設工程“多測合一”E-R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 建設工程“多測合一”E-R示意圖
平臺根據“多測合一”的實際需求,搭建了“多測合一”監管平臺,平臺力求界面簡潔、功能操作方便快捷,包括五大核心功能:“一張圖”集成管理、網上服務大廳、業務管理、移動巡查監督管理以及成果共享交換管理等。平臺功能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

圖5 平臺功能示意圖
平臺采用SOA體系結構,基于J2EE的B/S程序架構,模塊化開發。以Eclipse平臺作為開發工具,采用JavaScript進行編程,利用ArcGIS API for Java Script進行Web開發;選用ArcGIS10.3 server 進行地圖服務的發布和共享;數據庫采用Oracle 11g + ArcSDE統一對房產信息進行管理。
“一張圖”集成顯示包括二維一體化展示、三維一體化展示、GIS地圖基本操作、數據查詢和統計等功能。二維一體化展示、三維一體化展示是在統一坐標系,用戶一方面可以查看二維地圖數據,如,大比例地形圖、高分率影像以及“多測合一”項目數據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城市三維模型數據進行瀏覽。在此基礎上,通過分屏對比,可以查看“多測合一”項目的二維信息和三維信息,真正實現二維一體化展示、三維一體化展示;GIS地圖基本操作包括圖層控制、地圖放大縮小平移、量測、打印等功能,能夠滿足用戶對地圖的操作;數據查詢和統計,包括空間查詢和統計以及屬性查詢和統計,空間查詢和統計主要包括點查詢和統計、矩形查詢和統計以及多邊形查詢和統計,可以查詢和統計地名、交通和房屋等基本地理要素信息,“多測合一”測繪成果和項目等專業要素信息,還可以進一步點擊查看詳細信息。“一張圖”集成管理成果示意圖(如圖6所示):

圖6 “一張圖”集成管理成果示意圖
網上服務大廳是建設單位通過PC端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兩種方式進行申請“多測合一”辦理業務,提供的服務有業務辦理指南,測繪服務單位名稱和資質查詢,測繪項目委托,進度查詢以及網上繳費等,通過網上服務大廳,建設單位可以足不出戶,各階段的測繪項目都可以完成,提升了測繪的服務質量。
“多測合一”業務管理是平臺的業務處理的核心窗口,主要包括業務審批管理、業務作業管理以及業務匯交管理等。業務審批管理是提供給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測繪業務窗口和測繪服務單位使用的功能,協調各部門共同完成工程建設項目的“多測合一”工作;業務作業管理服務于測繪服務單位。它主要提供測量任務接收、測繪數據申請、測繪成果匯交、測繪產品交付等功能。業務匯交管理一方面是測繪主管部門檢查人員對測繪服務單位提供的成果報告等材料進行審核;另一方面將成果推送到相應的部門進行審批。如審批未通過,則返回測繪服務單位進行修改。
移動巡查監督管理服務于測繪主管部門,包括移動巡查內容、移動巡查人員和巡查路徑規劃等。移動巡查內容管理包括行業資質和測繪成果質量兩方面,行業資質管理是通過走訪測繪服務單位,對服務態度、取費情況等方面進行巡查;測繪成果質量檢查是強化事中事后測繪成果監管。移動巡查人員管理是根據“多測合一”項目為人員派送任務進行巡查,并填寫項目進展文檔和上傳照片。
成果共享交換管理實現了政府各部門業務系統測繪成果的共享,測繪成果審核完畢之后,測繪服務單位會通過數據專網自動推送到“多測合一”成果共享數據池中,為電子政務平臺、不動產測繪成果審批平臺和人防測繪成果審批平臺等提供數據支持,充分利用測繪成果數據,避免重復測繪,提高審批效率。
本文從工程建設的多部門測繪審批業務需求出發,搭建了“多測合一”監管平臺,深化了“放管服”改革,優化了營商環境,便利了企業申報辦理建設許可涉及的各項審批。平臺的特點總結如下:(1)構建多部門協同的“多測合一”管理新模式,實現了“一次委托、統一測繪、成果共享”的目標;(2)提高了政府審批效率,建設項目單位減少了測繪委托次數,降低了測繪總費用、壓縮了工作時限、提高了辦事效率;(3)“一張圖”集成了豐富的地理信息數據和“多測合一”數據,通過平臺可以進行直觀展示,為領導輔助決策和審批提供支持。目前平臺運行穩定,下一步平臺將繼續完善功能和豐富數據資源,助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