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
這里沒有江南那樣的四季如春,也不能與北京、上海的華燈璀璨相媲美,但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這里是我的家鄉,生我養我的地方,也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猶記得八月桂花飄香時,片片花瓣迎著風紛紛飄落,好似下起了花雨。我和小伙伴們在樹下嬉戲,時而在花雨中奔跑,時而用一朵朵小花編成一頂花環,戴在頭上……童年時小伙伴們相互追逐的背影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
早晨,空氣格外清新,大地披上一層薄薄的紗衣。各種各樣的樹葉上帶著晶瑩剔透的晨露,仿若大地母親的淚珠,是那么美麗,那么溫馨。東方亮起了一絲白光,慢慢地暈染著天空,太陽就在這清晨的薄霧中升起,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照耀著家鄉的萬物。這時候,迎著朝陽出去轉一轉,呼吸著新鮮空氣,與街坊鄰居聊聊家常,的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中午,陽光異常溫和,照在身上舒服極了。農夫們辛勤地勞作著,婦女們在家里做著家務,小孩們在河邊玩鬧,河水嘩啦啦地流向遠方,遠處的煙囪里冒著淡淡的煙。踩在石橋上,望向清澈見底的河水,成群的小魚兒在石縫間歡快地游動著,一切都是那么和諧。
夕陽西下,農夫們扛著鋤頭走在鄉間小路上,清涼的晚風緩緩拂過,像母親的手一般溫暖,撫去了一天的勞累。家中廚房里正準備著美味佳肴,等待著外出家人們的歸來。晚飯后,天漸漸暗了下來,一家人坐在月光下,在蟬鳴聲中分享今天所發生的種種,院子里到處充滿著歡聲笑語,好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
我走過家鄉的小巷,撫摸著墻上那一道道被風雨侵蝕的痕跡,磚墻上還留著我兒時的涂鴉,轉角處堆放的木板喚醒了我兒時的記憶。這就是我最熟悉也最難忘的地方——家鄉。
(湖南張家界雨露學校七·2班,指導老師:韋先鳳)
點評
本文開篇點題,交代寫作對象——自己的家鄉,以時間為順序寫了一天的家鄉生活,最后寫到,經過許多年以后,墻上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說明在家鄉的生活令小作者難以忘懷。習作層次分明,內容清晰。在語言方面也較有特色,特別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習作更加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