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維凱,馮婷婷,陳曉兵,駱繼業,馮萬文,王言理
1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急診內科,江蘇 連云港 222000;2 連云港市市立東方醫院 骨科,江蘇 連云港 222042
肝細胞癌(HCC)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居全球第三大癌癥相關死亡原因[1],具有侵襲性、預后差、治療機會有限的臨床特點。目前,手術是HCC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但很多HCC發現時已是晚期,無法進行手術切除,導致患者預后很差[2]。因此,進一步了解HCC進展的分子機制,尋找有效的治療靶點具有重要意義。
越來越多的證據[3-4]表明,環狀RNA(circular RNA,circRNA)失調在多種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circRNA是一類內源性非編碼RNA,具有高度保守性;與線性RNA相比,它具有共價閉合環結構,因而比較穩定且不易被RNA外切酶降解[5-6]。circRNAs廣泛存在于真核生物體內,具有基因調控潛能,從而參與了增殖、侵襲、遷移、自噬、凋亡和代謝等多種細胞生物學進程[7-9]。據報道[10-11],circRNAs在很多疾病中異常表達,參與了這些疾病的進展,并與預后密切相關。隨著高通量測序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許多circRNAs被發現在HCC中異常表達,可作為HCC的生物學標志物,并參與了HCC的發生與發展[12-14]。
Zhang等[15]研究發現,hsa_circ_0091579可能在HCC進展中起到關鍵作用,并可能作為HCC患者預后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然而,在HCC中,并無hsa_circ_0091579相關功能及機制研究。因此,本研究在HCC細胞系中檢測hsa_circ_0091579的表達,并探索其對HCC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
1.1 細胞培養及轉染 體外培養購買于ATCC公司的人HCC細胞系SMMC-7721、HuH-7、MHCC-97H、HepG2和人正常肝細胞系HL-7702。培養基為含10%胎牛血清(Gibco,USA)的DMEM高糖培養基(Gibco)。培養于37 ℃、5% CO2的環境中。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試劑(Invitrogen,USA)將hsa_circ_0091579 siRNA及陰性對照(negative control,NC)轉染入細胞內,使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評估轉染效率。
1.2 RNA提取及qRT-PCR 根據說明書,使用Trizol試劑(Invitrogen)從細胞中提取總RNA,并使用分光光度計測定RNA的純度和濃度。取1 μg總RNA,采用PrimeScript-RT試劑盒(Takara Bio,Japan)將RNA逆轉錄成cDNA。以DNA為模板,使用SYBR Select Master Mix試劑盒(Applied Biosystems,USA)及ABI Prism 7900檢測系統(Applied Biosystems)進行qRT-PCR反應。hsa_circ_0091579的表達以GAPDH為內參,采用2-△△Ct法計算相對表達量。
1.3 CCK8細胞增殖實驗 細胞增殖能力采用CCK-8實驗進行分析。細胞以5×103/孔的密度接種于96孔板,并轉染siRNA,在37 ℃、5% CO2的環境中培養。轉染24、48或72 h后,將10 μl CCK-8試劑(Transgen Biotech,USA)添加至每個孔中,并在37 ℃下孵育1 h。根據說明書在450 nm波長下測量吸光度。
1.4 細胞凋亡實驗 細胞凋亡采用流式細胞術進行分析。將細胞接種于培養板中,培養24 h后進行轉染。轉染48 h后收集細胞,用PBS洗滌,并使用Annexin V-FITC/PI凋亡檢測試劑盒(Solarbio)對細胞進行雙重染色,用FlowJo軟件分析細胞凋亡率。
1.5 細胞遷移實驗 通過細胞劃痕實驗研究細胞遷移能力。將細胞接種于6孔板,培養24 h后進行轉染。用10 μl無菌吸頭尖劃傷單層細胞制造劃痕,用PBS洗滌細胞3次以沖掉劃下的細胞。加入無血清的DMEM高糖培養基置于細胞培養箱中繼續培養24 h。使用光學顯微鏡對0 h和24 h的劃痕進行拍照記錄,計算細胞遷移率。
1.6 細胞侵襲實驗 使用Transwell小室(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研究細胞侵襲能力。轉染后的細胞消化并用無血清的DMEM培養基重懸,添加到涂有基質膠的Transwell上室,下室加入含有10%血清的DMEM培養基。小室置于細胞培養箱中培養24 h后,輕輕去除膜上的細胞,膜下的細胞用甲醇固定,結晶紫染色并計數。
1.7 靶點預測及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 使用Circular RNA Interactome (https://circinteractome.nia.nih.gov/index.html)數據庫對hsa_circ_0091579的靶microRNA(miRNA)進行預測。利用pmirGLO載體(Promega)分別構建野生型(wt)和突變型(mut)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質粒。將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質粒和miRNA mimics共轉染入HepG2細胞,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系統(Promega)測定熒光素酶活性。
2.1 hsa_circ_0091579在HCC細胞系中的表達 通過qRT-PCR檢測了人HCC細胞系和人正常肝細胞系中hsa_circ_0091579的表達情況,并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人HCC細胞系SMMC-7721、HuH-7、MHCC-97H、HepG2中hsa_circ_0091579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人正常肝細胞系HL-770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14.27、36.34、26.70、36.16,P值均<0.001)(圖1)。
注:與HL-7702組比較,*P<0.05。
2.2 hsa_circ_0091579 siRNA設計及轉染 針對hsa_circ_0091579的環化拼接位點設計siRNA,siRNA靶序列為ACCAGAGGCCTTTGAAATTGT(圖2a),qRT-PCR結果顯示,在HepG2和HuH-7細胞中轉染hsa_circ_0091579 siRNA能夠明顯降低hsa_circ_0091579的表達水平(t值分別為14.22、27.20,P值分別為0.005、0.001)(圖2b)。
注:a,hsa_circ_0091579 siRNA 靶序列;b,qRT-PCR驗證在HepG2和HuH-7細胞中轉染降低hsa_circ_0091579。與NC組比較,*P<0.05。
2.3 沉默hsa_circ_0091579對HCC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在HepG2和HuH-7細胞中轉染hsa_circ_0091579 siRNA,CCK8實驗和流式細胞術結果顯示,與NC組相比,沉默hsa_circ_0091579能夠在48 h和72 h明顯抑制HepG2和HuH-7細胞的增殖活性(P值均<0.05)(圖3),并能夠明顯加速HepG2和HuH-7細胞的凋亡(t值分別為9.50、25.89,P值分別為0.011、0.002)(圖4)。
注:與NC組比較,*P<0.05。
2.4 沉默hsa_circ_0091579對HCC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 劃痕實驗和Transwell實驗結果顯示,與NC組相比,沉默hsa_circ_0091579能夠明顯抑制HepG2和HuH-7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t值分別為19.63、13.61、20.75、18.45,P值分別為0.003、0.005、0.002、0.003)(圖5、6)。
2.5 hsa_circ_0091579靶miRNAs預測及驗證 通過Circular RNA Interactome數據庫,發現miR-149、miR-490-5p和miR-502-5p可能是hsa_circ_0091579的靶miRNAs。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結果顯示,與NC組相比,miR-149、miR-490-5p和miR-502-5p均能明顯降低野生型熒光素酶質粒的活性(t值分別為10.01、9.13、61.49,P值分別為0.010、0.012、<0.001)(圖7)。
到目前為止,HCC進展的機制仍不清楚,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16-17]表明,HCC的發生可能是由HBV感染、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所引起。近年來,非編碼RNA已成為肝癌研究的熱點。一些研究[18-19]已表明腫瘤特異性非編碼RNA可以應用于生存預測和治療干預。部分異常調控的miRNAs和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HCC耐藥性形成的重要調節因子,腫瘤特異性miRNAs和lncRNAs可作為HCC新的治療靶點和預后標志物[20]。
注:a,HepG2;b,HuH-7。與NC組比較,*P<0.05。
注:a,HepG2;b,HuH-7。與NC組比較,*P<0.05。
在與HCC相關的非編碼RNA中,circRNA日益受到關注[21-22]。例如,異常表達circRNAs可用于區分HCC和健康人群,預測患者預后,并與腫瘤大小、分化程度、微血管浸潤、轉移、TNM分期及甲胎蛋白水平等臨床因素密切相關,提示異常表達的circRNAs可作為一種新的HCC診斷和預后的無創生物標志物[23]。circABCB10在HCC組織和細胞系中的表達明顯增加,并通過調節miR-670-3p/HMG20A軸促進HCC的進展,可能是HCC的潛在治療靶點[24]。circ-0003418在HCC組織和細胞株表達下調,具有抗肝癌作用,通過抑制Wnt/β-catenin途徑促進HCC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并提高HCC細胞對順鉑的敏感性[25]。
注:與NC組比較,*P<0.05。
本研究選取了hsa_circ_0091579作為研究對象。2018年,Zhang等[15]使用circRNA微陣列分析檢測了3例HCC伴癌栓患者腫瘤組織和配對正常肝組織中circRNA的表達譜,發現hsa_circ_0091579在癌組織中高表達;隨后他們用qRT-PCR在75對腫瘤組織和配對正常肝組織中進行了驗證,并進一步發現hsa_circ_0091579的高表達與HCC患者總體生存率差密切相關;但他們并沒有對hsa_circ_0091579在HCC細胞系中的表達和功能做進一步研究。在此基礎上,筆者推測hsa_circ_0091579可能在HCC的發生和進展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而做了進一步探索。本研究結果顯示,hsa_circ_0091579在HCC細胞系中同樣高表達,這與其在人體組織中的高表達相符。進一步的功能實驗表明,在體外通過siRNA沉默hsa_circ_0091579后,HCC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活性明顯降低,凋亡明顯加快。因此,筆者認為hsa_circ_0091579可發揮癌基因的作用促進HCC進展,此結果也可解釋Zhang等[15]研究所報道的hsa_circ_0091579高表達能夠影響HCC患者生存率。
在多種癌癥中,circRNAs發揮其功能的一個重要機制是靶向結合部分腫瘤相關miRNAs,并抑制這些miRNAs的功能[26]。本研究中,通過生物信息學預測發現miR-149、miR-490-5p和miR-502-5p可能是hsa_circ_0091579的靶miRNAs,并通過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進行了驗證。已有研究[27-29]證實miR-149、miR-490-5p和miR-502-5p在HCC中發揮抑癌基因的作用,抑制腫瘤進展。因此,筆者認為hsa_circ_0091579可能通過抑制上述具有抑癌作用的miRNAs發揮其癌基因的作用。
綜上,本研究結果表明,hsa_circ_0091579在HCC細胞系中高表達;在體外HCC細胞系中沉默hsa_circ_0091579能夠抑制HCC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hsa_circ_0091579可能通過抑制miR-149、miR-490-5p和miR-502-5p發揮癌基因的作用,其有希望成為有效的臨床治療靶點用于HCC的治療。
利益沖突聲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倫理委員會成員、受試者監護人以及與公開研究成果有關的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于維凱、馮婷婷、馮萬文負責課題設計,資料分析,撰寫論文;陳曉兵、駱繼業參與收集數據,修改論文;于維凱、王言理負責擬定寫作思路,指導撰寫文章并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