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您用金子般的心幫助了我們這些家境貧寒的孩子們,把曙光和希望帶到了我們身旁,讓我們可以完成學業,用知識改變未來的人生道路,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這是“愛心爺爺”白云區政協原主席、區關工委主任江金文帶領白云區廣大“五老”幫扶困難學生的一個特寫。每到開學前夕就是他最忙碌的時候,要對已經資助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了解新學期發生了哪些新的困難學生。
72歲的江金文常說,“凡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就努力地、積極地、滿腔熱情地去做,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去為祖國的花朵修枝剪葉、除草施肥,為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為祖國大花園的繁榮昌盛、欣欣向榮做出自己的貢獻!”
2010年退休后,江金文就一頭扎進了關心下一代的事業中,這一干就是10年。他用責任與大愛書寫了精彩的晚年。
建隊伍? ?奉獻余熱關心下一代
2012年,江金文毅然挑起組織交予的重擔,擔任白云區關工委主任。8年來,江金文帶領一群“五老”志愿者奔走在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的第一線,他不圖回報不計報酬,成為政府的好幫手,困難兒童的貼心人。
在他的帶領下,已退休的白云區人大原副主任何渝霞、蘭廷貴,區委原副縣級調研員鄧貴林等老同志積極投身白云區關心下一代工作。他們深入農村、社區、學校看望慰問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困難青年,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幾年來,他們的足跡踏遍了白云區30多所中小學校和56個村,慰問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累計600余人次。
2013年,江金文帶隊到較邊遠的白云民中,了解到該校500名住校的學生由于條件限制,冬天無取暖設備,當即協調牛場鄉、區教育局與白云區關工委共同出資10萬余元,又親自聯系被服企業購買560床棉被送到孩子們手中。在捐贈儀式上,江金文主任動情地說:“只有你們冬天不冷,我們的心才會熱。”江金文常說,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兩童”及困難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也一直是江金文心里的牽掛,去年11月26日,江金文、鄧貴林、徐新星以及教育局、艷山紅鎮相關負責人一行來到劉莊小學,為59位孩子帶去了一萬余元的慰問金,將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與愛護及時送至每個孩子手中。
2020年,在疫情隱患尚未解除的特殊時期,白云區關工委老同志們雖不能進校與孩子同樂,但他們一直牽掛、惦記著為孩子們。這不,他們早早就為孩子們備下了禮物——平衡車,希望孩子們一回到校園就能享受到新玩具為他們帶來的歡樂,為孩子們的園內生活增添一分別樣的樂趣。
愛孩子? ?不求回報甘當孺子牛
在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園地里,江金文不僅是位優秀的組織者,更是一位模范的實施者。
江金文平時生活非常節儉,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飯,但他卻非常關注教育事業,每年春秋兩季開學前夕,他總會慷慨解囊,盡力幫扶貧困學生。
早在江金文擔任白云區政協主席時,在走訪中了解到,白云區沙文鎮扁山村曹家娘母3人,大人沒有生活來源,孩子沒錢讀書。“像這樣的家庭,就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江金文說。
江金文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曹家的場景。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昏暗的燈光下,姐姐和妹妹坐在桌邊上寫作業,母親在一旁煮飯,米缸里已經快見底了,而買米的錢還沒有著落。房子破落不堪,家中并沒有像樣的家具。了解到曹家的具體情況后,江金文從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為曹家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教育、醫療、住房等一系列幫扶措施迅速落實。“如果不是你們幫扶,我都不知道兩個孩子未來該怎么生活。”母親拉著江金文的手說,感謝領導,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自此,近15年來,姐姐從幾歲到現在大專畢業,江金文每年都自掏腰包資助她1000元,還聯系愛心企業家、民主黨派人士為她捐資助學。時不時地,江金文還會為曹家送去日常生活用品。
哪里有學生,哪里就有江金文的身影;哪里有關愛,哪里就有他的足跡。繽紛冬日,他與孩子們一起鬧元宵、猜燈謎、寫春聯、玩游戲;七彩夏日,他與孩子們一起觀錄像、聽講座、誦美文、唱紅歌。他還經常深入到各社區(村),親自為孩子們作主題宣講。
由于年歲的增長,江金文原有的痛風不斷復發,膝蓋骨的磨損令他連行走也不方便,他不得不多次住院治療。可每當出院不久,他又立即投入到關工委的工作中去。2020年是全國關工委成立30周年,還有許多事情許多工作等著江金文處理,因病動手術后,在家15天下不了床,于是他便召集關工委老同志們來到家中開會商討部署工作。
2020年,江金文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他常說:“有時候舉手之勞的一個善舉,或許就能改變一名青少年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