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懷靜


摘要:目的:醫院感染防控中應用綜合干預管理模式的效果觀察。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管理)和觀察組(綜合干預管理模式),比較兩組感染發生率、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感染發生率(1.85%)低于對照組(12.96%),且滿意度(96.30%)高于對照組(85.19%),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醫院感染防控中應用綜合干預管理可降低感染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進而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感染防控;綜合干預管理;感染率;護理質量;滿意度
醫院感染會對醫院內醫療質量、成本及患者的安全造成嚴重影響。院內患者本身患有各種不同的疾病,部分患者的病情嚴重,若不加強管理導致醫院感染,不僅會加重患者病情,增加護患糾紛,同時也會對醫院聲譽造成影響。所以,預防醫院感染是臨床護理管理中主要面臨的問題。實施護理措施的主要為醫護人員,其操作技能直接影響醫院感染的發生,所以要提高醫護人員護理質量,增加患者及家屬對醫院感染知識的掌握,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1]。本文主要對醫院感染防控中應用綜合干預管理模式的效果進行觀察。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患者108例,均為2019年8月~2020年8月間收治,隨機分為對照組(n=54)和觀察組(n=54)。對照組男女各30例、24例,平均(46.5±5.2)歲;醫護人員11名,男女各2名、9名,平均(25.3±3.2)歲。觀察組男女各29例、25例,平均(46.2±5.5)歲;醫護人員11例,男女各3名、8名,平均(25.5±3.1)歲。經過對比,兩組一般資料顯示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護理管理:對患者病情進行監測并詳細記錄年齡、病史等基礎信息,篩查感染高危因素,不定時觀察患者有無感染的征兆。
1.2.2 觀察組
綜合干預管理模式:(1)明確醫護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責任分級管理,定期組織培訓,加強對醫院感染知識的掌握,不斷提高自身操作技能,確保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能有效落實預防感染發生的措施。(2)對患者實施各項操作時,結合實際情況予以相應的護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屬要重視醫院感染防控,使其能積極參與;向患者講解醫院感染的途徑、傳染源等相關知識,強調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進而加強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度;告知家屬應減少探視次數,篩查易感人群并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2]。(3)每周組織醫護人員參加集體會議,對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同時加強感染防控知識教育,優化防控方案,以降低感染的發生。
1.3 評價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主要有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2)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表評估滿意度,總分100分,>80分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3)應用本院自制量表評估護理質量,主要有四項內容,即基礎操作、消毒隔離、感染監控、病房管理,均為百分制,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2.0處理本文相關數據,計量資料:(±s),t檢驗;計數資料:(n,%),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 感染發生率、滿意度
觀察組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質量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醫院感染是醫院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一般醫院內家屬停留時間不會過長,不會與治療儀器和侵入性操作接觸,所以感染率較低,較多為患者和醫護人員感染,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造成影響。當醫院出現感染時,細菌、病菌會進入患者體內,這可能會誘發其他類型疾病,進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影響治療效果[3]。臨床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會篩查感染高危因素,不定時觀察患者有無感染的征兆。該管理方法雖有一定的效果,但通過對臨床患者的觀察發現,其感染發生率仍然較高。所以予以綜合干預管理模式尤為重要,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降低感染發生率的同時,有效保證治療效果。
綜合干預管理模式主要是對醫護人員及患者進行管理。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患者較多,工作量大,實際操作中難免會出現差錯,再加上部分醫護人員技術操作不過關,責任意識較差。針對這一問題應定期組織其進行培訓,加強護理中各項操作的熟練度,掌握醫院感染的基礎知識,提高責任意識,同時了解預防醫院感染的相關措施,以保證能在醫院感染中能有效落實[4-5]。另外,醫護人員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護理措施,強調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講解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以提高配合度,進而有效預防感染的發生。有研究資料顯示,綜合干預管理模式在醫院感染防控中可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其研究組感染率(5.43%)低于對照組(18.56%),且研究組滿意度(98.91%)高于對照組(90.72%),與此研究結果一致[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醫院感染防控中應用綜合干預管理模式可降低感染的發生,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章暉.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與綜合干預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05):148-150.
[2]孫婷婷.區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保健營養,2019,029(016):396.
[3]黃艷.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 019(057):300-301.
[4]付秀芳,張華芳,宋志平,等.不同管理控制方法在ICU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現狀[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10):165-168.
[5]崔善.醫護一體院感防控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6(102):2.
[6]李修紅,何冰.綜合干預措施對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效果探討[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