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滕滕
靜脈血與末梢血在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檢測結果中的差異性分析
謝滕滕
(徐州利國醫院檢驗科,江蘇 徐州 221138)
分析靜脈血與末梢血在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檢測結果中的差異性。選取徐州利國醫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進行血液一般檢查的門診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檢測,對照組患者抽取末梢血檢測,研究組患者抽取靜脈血檢測。比較兩組患者血常規檢測結果,白細胞五分類檢測結果,不同靜置時間的白細胞及血小板、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檢測結果。兩組患者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體積、紅細胞蛋白濃度、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檢測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0.05);研究組患者白細胞顯著低于末梢血組,血紅蛋白、紅細胞、血小板、紅細胞壓積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靜置即刻比,兩組患者靜置10~30 min時白細胞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血小板數量均逐漸升高,研究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紅細胞血紅蛋白均持續降低,觀察組患者在靜置10 min時顯著高于對照組;紅細胞壓積先下降后升高,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均<0.05)。靜脈血在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檢測中,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公允性,可確保血常規監測結果準確性。
靜脈血;末梢血;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血常規
血常規檢測是一種普遍多見的生物學檢驗方法,主要檢查的項目有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及血紅蛋白含量等,通過檢測血細胞的大小、形態、計數及其相關參數等可為疾病診斷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1]。血細胞分析儀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的儀器之一,被廣泛應用于血液檢測中,隨著檢測技術不斷發展、檢測儀器不斷優化,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應運而生,現代血細胞分析儀的五分類技術采用了與當今非常先進的流式細胞儀相同的技術,為血細胞計數儀開創了新的領域[2]。目前主要選擇靜脈血、末梢血為血液標本,采集的標本不同所產生的血常規檢測結果也存在一定差異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疾病的診斷[3]。為了進一步探索高效、快速的檢測方式,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靜脈血與末梢血在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檢測結果中的差異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徐州利國醫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進行血液一般檢查的門診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0~78歲,平均(53.02±11.14)歲。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0~77歲,平均(52.36±10.7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依從性良好者;無嚴重精神障礙癥者等。排除標準: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其他器官器質性病變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缺陷者等。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檢測,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LED-6500(深州市藍韻實業有限公司)及配套試劑,并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檢測。對照組患者抽取末梢血檢測,指導患者空腹≥8 h,采用真空采血法抽取患者左手食指血液40 μL,置于2 mL稀釋液中,輕緩混勻,以防引起溶血反應。研究組患者抽取靜脈血檢測,指導患者空腹≥8 h,采用真空采血法抽取肘靜脈血4 mL,放置在血常規抗凝管內,輕晃混勻,以防引起溶血反應。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血常規檢測結果,測定患者的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紅細胞、紅細胞體積、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蛋白濃度。②比較兩組患者白細胞五分類檢測結果,測定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檢測值。③比較兩組患者血漿即刻、靜置10 min、靜置30 min時的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檢測結果。

2.1 血常規檢測 兩組患者紅細胞體積、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蛋白濃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0.05);研究組患者白細胞計數顯著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紅細胞壓積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0.05),見表1。
2.2 白細胞五分類檢測 兩組患者的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檢測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0.05),見表2。
2.3 不同靜置時間血常規檢測結果 與靜置即刻比,兩組患者靜置10~30 min時白細胞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血小板數量均逐漸升高,研究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均先升高后下降,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紅細胞血紅蛋白均持續下降,研究組患者在靜置10 min時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紅細胞壓積先降低后升高,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0.05),見表3。
血常規檢驗作為一種常用的檢測項目,不僅能夠為各種血液病判斷提供可靠依據,同時還可用于其他系統疾病診斷[4]。隨著近年來我國整體醫療水平升高,對醫院檢驗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細胞自動分析儀可操作性較高,已成為門診檢測的首選方法。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可采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技術,從而進行白細胞五分類,可快速篩查出血液疾病[5]。

表1 兩組患者血常規檢測結果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白細胞五分類檢測結果比較(±s, %)

表3 兩組患者不同靜置時間血常規檢測結果比較(±s)

組別例數紅細胞血紅蛋白(pg/L) 紅細胞壓積(%) 靜置即刻靜置10 min靜置30 min靜置即刻靜置10 min靜置30 min 研究組5025.11±5.0624.35±0.3024.31±0.17 0.58±0.120.50±0.060.56±0.09 對照組5024.01±4.5824.22±0.1924.20±0.28 0.43±0.150.41±0.100.40±0.07 t值 1.1402.1352.375 5.5225.4579.923 P值 >0.05<0.05>0.05 <0.05<0.05<0.05
注:與靜置即刻比,*<0.05;與靜置10 min比,#<0.05。
目前常用靜脈血、末梢血采集血液標本檢測,末梢血采集主要選擇指血,具有采集便捷、檢測時間短等優點,尤其適用于多次放化療患者。但末梢血采集過程中是選擇微量吸管抽取,易受人為因素影響,增加誤差性,另外末梢血采集時,穿刺操作不規范,出現明顯擠壓,可導致血液標本中混入組織液,則會出現血小板假性聚集,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6]。靜脈血采用真空抽取法,選擇真空管采取肘靜脈血,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為因素干擾。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白細胞計數顯著低于末梢血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紅細胞壓積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靜脈血的采血模式可更準確穩定地提供檢測依據。醫護人員在進行末梢血采集過程中,難以避免將血液標本混入組織液,從而促使血小板形態改變,血小板外膜延展成微小游離端,細小游離端與膜內微絲形成偽足,偽足可與血小板發生凝集效果,影城體積和離那邊細胞規格相似的細胞群,血細胞分析儀在檢測時會自動視為淋巴細胞,最終檢測結果產生白細胞計數升高的假象[7]。有研究顯示,靜脈血液成分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干擾,在采集血液標本過程中不容易出現組織液混入的現象,可正確客觀反映出全身循環血液情況[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檢測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靜置即刻比,研究組患者靜置10~30 min時的白細胞、血小板顯著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抗凝管內EDTA-K2物質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早期假性聚集。
綜上,靜脈血在五分類半自動血球儀檢測中,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公允性,可確保血常規監測結果準確性,值得臨床開展。
[1] 李媛媛. 血常規檢查對篩查貧血及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意義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8, 13(7):57-58.
[2] 張文浩. 五分類血液分析儀系統與操作管理軟件升級開發[D]. 南京: 東南大學, 2017.
[3] 韋守福, 謝賢. 靜脈血與末梢血在使用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檢測中結果的穩定性[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8, 7(2): 183-185.
[4] 陳斌. 血常規檢驗在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7, 6(1): 131-132.
[5] 蔡焱冬, 汪嘉, 程欽全, 等. BC-5800五分類血液細胞分析儀警示標志與參數在異常細胞檢測中的作用[J]. 檢驗醫學, 2018, 33(3): 219-221.
[6] 杜作江. 末梢血和靜脈血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中的比較[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8, 7(3): 472-473.
[7] 羅曉兵. 分析在血液分析儀檢測中末梢血常規與靜脈血常規檢測結果[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0, 26(6): 50-51.
[8] 陳彩媛. 血液分析儀測定靜脈血與末梢血血常規結果比較[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28(19): 88-89.
R446.11
A
2096-3718.2021.07.0115.03
謝滕滕,大學本科,主管技師,研究方向:臨床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