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雄
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覃雄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中醫院耳鼻喉科,貴州 遵義 564300)
探討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效果?;仡櫺苑治?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于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中醫院診治的94例慢性鼻-鼻竇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手術方法將其分為單一組(鼻內鏡鼻竇手術)和聯合組(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各47例。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鼻腔黏液纖毛清除能力;比較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6 d總鼻腔阻力、臨床癥狀積分及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水平。聯合組患者的鼻黏液纖毛清除率、黏液纖毛清除速率較單一組升高,糖精清除時間較單一組縮短;兩組患者術后6 d總鼻腔阻力較術前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單一組;術后6 d兩組患者總鼻腔阻力、頭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覺障礙、鼻分泌物積分及血清IL-6、IL-8、TNF-α、CRP水平均低于術前,且聯合組低于單一組(均<0.05)。在治療慢性鼻-鼻竇炎時,應用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能減輕炎性反應。
慢性鼻-鼻竇炎;鼻內鏡鼻竇手術;低溫等離子;鼻甲射頻消融術;臨床療效
慢性鼻-鼻竇炎主要是指發生于鼻和鼻竇的黏膜之間的一種慢性炎癥,相較于急性鼻-鼻竇炎,慢性鼻-鼻竇炎的癥狀不能完全緩解且持續時間更長,一般可長達3個月,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生[1]。藥物治療雖可使患者避免因手術造成的創傷,但起效慢,且需長時間服用,不利于患者鼻腔和竇腔功能的維護,故臨床慢性鼻-鼻竇炎患者多采取手術進行治療。研究顯示,鼻內鏡鼻竇手術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被引入臨床,且該技術于80年代初期開始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對鼻腔黏膜的損害力度較大[2]。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作為微創技術的一種,因高效和簡便的優勢被廣大患者接受。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了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用于慢性鼻-鼻竇炎治療中的療效較佳[3]。本研究旨在探討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中醫院診治的94例慢性鼻-鼻竇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手術方法將其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各47例。單一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4、23例;年齡21~ 67歲,平均(44.68±2.26)歲。聯合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5、22例;年齡18~70歲,平均(44.25±3.2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經過鼻腔、影像學等檢查明確診斷者;經過180 d的藥物保守治療未見明顯療效者;未進行過鼻腔手術史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哮喘、過敏等疾病史者;伴有全身免疫缺陷性疾病者;合并有惡性腫瘤者;有認知功能、溝通障礙,無法自主進行正常交流者。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批準。
1.2 方法 單一組患者采取鼻內鏡鼻竇手術,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手術體位,通常為仰臥位,然后進行消毒、鋪巾、麻醉,借助鼻內鏡的作用將鉤突前端的黏膜打開,把內含的骨質分離清除,去除上頜竇周圍病變組織,將前篩房打開后清除病灶。在進行鼻內鏡鼻竇手術時,應視患者情況而定切除方案,例如伴有鼻息肉者,應該將外側切除;若患者伴有鼻息肉并且出現增生狀況,則應該切除全部的鼻息肉。聯合組患者采取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患者先進行鼻內鏡鼻竇手術,手術步驟與單一組相同,然后進行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對鼻甲實施三點消融,將一次性射頻等離子手術電極刺入鼻甲前端,沿著長軸的黏膜慢慢地向后端前進,處理鼻甲的畸形,止血則采用等離子刀頭,最后根據下鼻甲骨生長形態實施雙側下鼻甲骨折外移術。于術后第3天對兩組患者鼻腔進行沖洗治療,術后6 d內進行常規抗炎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以糖精實驗法評估兩組患者的鼻腔黏液纖毛清除能力,包括鼻黏液纖毛清除率、黏液纖毛清除速率、糖精清除時間;利用鼻阻力儀觀察評估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6 d的鼻腔阻力。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6 d的癥狀積分,將頭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覺障礙和鼻分泌物分為無癥狀、輕度、較重和極重4個級別,分別記為0、1、2、3分。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6 d的炎性因子水平,主要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5 min,取血清,應用免疫散射比濁法對血清CRP水平進行檢測,應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雙抗體夾心法對血清IL-6、IL-8、TNF-α水平進行檢測。
2.1 鼻腔黏液纖毛清除能力和總鼻腔阻力 聯合組患者的鼻黏液纖毛清除率、黏液纖毛清除速率高于單一組,糖精清除時間較單一組縮短;兩組患者術后6 d總鼻腔阻力較術前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0.05),見表1。
2.2 癥狀積分 術后6 d兩組患者頭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覺障礙、鼻分泌物癥狀積分均低于術前,且聯合組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0.05),見表2。
2.3 炎性因子 術后6 d兩組患者血清IL-6、IL-8、TNF-α、CRP水平均較術前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0.05),見表3。
若急性鼻-鼻竇炎治療不恰當、不及時會導致慢性-鼻竇炎的發生,另外一些阻塞性疾病,例如鼻息肉、鼻甲肥大等也可以導致慢性鼻-鼻竇炎的發生,很多致病菌毒力強、牙源性感染、外傷甚至是異物也有可能造成慢性鼻-鼻竇炎的發生[5]。目前臨床上對于慢性鼻-鼻竇炎的分類依據為患者是否伴有鼻息肉,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鼻塞、黏性膿性鼻涕、頭部脹痛、面部脹痛、嗅覺不靈敏甚至喪失[6]。鼻內鏡鼻竇手術對鼻腔黏膜的損害力度較大,且患者術后易復發,而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能夠在保護鼻腔黏膜、纖毛運動的同時,將病灶組織徹底清除,有效地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對神經分泌功能的損害也較輕,有助于患者后期的恢復[7]。
表1 兩組患者的鼻腔黏液纖毛清除能力與總鼻腔阻力比較(±s)
注:與術前比,*<0.05。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積分比較(±s, 分)
注:與術前比,*<0.05。
表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術前比,*<0.05。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CRP:C-反應蛋白。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鼻黏液纖毛清除率、黏液纖毛清除速率較單一組升高,糖精清除時間較單一組縮短,聯合組術后6 d總鼻腔阻力低于單一組;各項癥狀評分均低于單一組,提示聯合手術可更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鼻腔功能。IL-6、IL-8、TNF-α、CRP是機體炎癥反應中較為敏感的標記物,其中CRP在機體正常生理狀態下的含量較低,但當機體受損或發生炎癥反應時,其水平會在短時間內明顯升高,故臨床上將其作為診斷急慢性炎癥較為敏感的指標,IL-6對炎癥因子IL-1與TNF受體的結合具有促進作用,而IL-8對病灶部位中性粒細胞的聚集具有促進作用,可進一步引起病灶組織的損傷和壞死。本次研究中,聯合組患者術后6 d血清IL-6、IL-8、TNF-α、CRP水平均低于單一組,這可能與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對患者的創傷和損傷較小、術中與術后的應激反應較小相關[8]。此外,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中的低溫等離子射頻能量是以電化學為基礎,對靶定組織的蛋白質分子鍵起到了破壞作用,促使組織變性壞死,在促進組織減容的同時達到了消融的目標,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且低溫對病灶周圍的熱損傷較小,加之手術視野清晰,可最大限度地保護鼻黏膜[9-10]。
綜上,在治療慢性鼻-鼻竇炎時,將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能夠夠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有助于患者鼻腔功能的恢復,減輕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林海鵬, 李娜, 許彤, 等. 不保留中上鼻甲的內鏡鼻竇手術對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生存質量及嗅覺功能的影響[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6, 30(16): 1283-1286.
[2] 趙丹. 鼻內鏡鼻竇手術分別聯合下鼻甲骨折外移術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比較[J]. 山西醫藥雜志, 2019, 48(3): 349-351.
[3] 周江成. 下鼻甲部分切除術和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近期臨床療效比較[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9, 30(1): 1-3.
[4]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 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0, 38(8): 21-22.
[5] 程偉. 慢性鼻-鼻竇炎加強藥物療法與鼻內鏡手術聯合圍手術期綜合療法的效果觀察[J].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6, 16(5): 337-339.
[6] 李瑞雪, 連榮, 馬慧敏, 等. 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療效觀察[J]. 新鄉醫學院學報, 2019, 36(4): 31-35.
[7] 羅敏, 孫剛, 段金芳, 等. 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對慢性鼻竇炎的療效[J].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20, 29(10): 832-836.
[8] 劉健. 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阻斷篩前神經鼻腔分支對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 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 2019, 8(3): 59-60.
[9] 龍松良, 趙斯君, 黃敏, 等. 鼻內窺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小兒鼾癥伴過敏性鼻炎的效果[J]. 中國醫藥導報, 2019, 16(12): 93-96.
[10] 李玉瑾, 李佩忠, 金新. 鼻內鏡鼻竇手術聯合低溫等離子下鼻甲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5, 29(9): 788-791.
覃雄,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耳鼻喉疾病診治。
R765.21
A
2096-3718.2021.07.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