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 湖北·武漢 4302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在增強綜合素質(zhì)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ǎng)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并強調(diào)要著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可見,僅僅掌握英語這一門外語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如今國際溝通的需要,培養(yǎng)多語人才已成必要。
遷移理論起源于心理學,是指學習者利用已獲得的知識對學習新知識的影響;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促進作用的稱為正遷移,有不利影響的則為負遷移。目前最具影響力的“語言遷移”的定義是Terence Odlin在《語言遷移》中提出的: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and perhaps imperfectly)acquired.就現(xiàn)有的研究來看,已經(jīng)有許多研究者注意到英語對法語遷移作用的重要性,各個方面的研究也趨于完善。例如,有學者從語音、詞匯或語法方面進行了遷移現(xiàn)象的研究,也有學者將綜合討論了這三個維度;還有學者從正遷移或負遷移的角度進行探析。然而,大多數(shù)研究止步于對遷移現(xiàn)象的討論,或是在結尾簡略提出了啟示或策略,往往忽略了將理論與教師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因此,本文除了探討英語對二外法語的遷移作用外,還試圖將理論成果與近年來新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起來,旨在為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法語和英語同屬印歐語系,而且二者中許多單詞都是拉丁語,因此英語和法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會促進學習者的學習,也即產(chǎn)生了語言的正遷移現(xiàn)象。但同時,二者也是不同的兩種語言,若不注重區(qū)別很容易造成“英式法語”。通過對比研究,以下將分別探討英語對二外法語在語音、詞匯和語法三方面的正、負遷移作用。
從音素上看,法語和英語都由元音和輔音組成。但法語共有35個音素,其中有15個元音,20個輔音,而英語共有48個音素,其中有20個元音,28個輔音。
就元音而言,法語的元音均為單元音,且無長短之分;而英語的元音分為12個單元音和8個長元音,且單元音分為長元音和短元音。但同時,二者也有發(fā)音相似的音素(法語—英語):
[e]—[ei]:法語中開口度更小。
[i]—[i:]:法語中讀音不延長,但比英語中的短元音[i]更清晰。
[u]—[u:]:法語中讀音不延長。
就輔音而言,法語中的輔音大多都能在英語中找到發(fā)音幾乎相同的對應音素,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然而,要想在英語中找到所有的法語音素也是不現(xiàn)實的,在學習中必須注意發(fā)音部位和細節(jié)的差異,例如法語中的小舌音[r]與英文中的音素[r]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截然不同。另外,雖然法語中的[m]、[n]、[l]發(fā)音要領與英語中相同,但三者出現(xiàn)在詞尾時,需要加一個弱化的[]音,如單詞 pomme、sale 等。值得強調(diào)的是,法語的輔音字母在詞尾時一般是不發(fā)音的(字母c,f,l,r,q除外),與英語大有區(qū)別,在初學時若不加以注意很容易產(chǎn)生誤讀。
詞匯往往被視作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敲門磚”,聽說讀寫都離不開詞匯的學習和積累。由于歷史原因,英語和法語的詞匯在詞形、詞義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給法語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兩種語言的詞匯完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畢竟只占少數(shù),還有許多單詞往往會給學習者造成困擾。
1.2.1 同形同義詞
此類單詞是最為學習者喜聞樂見的,可以直接將英語代入法語,不用另外進行記憶,這也正是英語對法語的正遷移作用帶來的便利,以下將進行一些簡單的列舉。

英語 法語 中文釋義café café 咖啡館,小餐館photo photo 照片entrepreneur entrepreneur 企業(yè)家magazine magazine 雜志
1.2.2 近形同義詞
此類單詞對學習者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一方面,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英語基礎猜測出單詞的詞義,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在拼寫時與英語單詞的詞形混淆。對于此類單詞,可以根據(jù)觀察得出一些不成文的規(guī)律來幫助區(qū)分學習,如:(1)字母相同,但法語單詞多出音符,如libération—liberation(法語—英語),révolution— revolution等;(2)字母基本相同,但詞尾有微小變化,如sympathique—sympathy,adopter—adopt,centre—center,visiteur —visitor,anniversaire—anniversary等,此類規(guī)律較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學生在遇到此類單詞時,可以注重積累和比較差異,并總結出適合自己記憶的規(guī)律。
1.2.3 同形異義詞和近形異義詞
此類詞是學習者在學習時需要格外注意的類別,此類法語單詞與英語中的單詞拼寫完全一樣或極為類似,但意義卻截然不同,如:

英語 中文釋義 法語 中文釋義comment 評論 comment 怎么樣but 但是 but 目標physician 醫(yī)師 physicien 物理學家actually 事實上 actuellement 如今
此類單詞還有許多,在此無法全部列舉。遇到此類單詞時,有兩種方法較為有效:一是可以結合語境進行記憶,將單詞放在具體的句子中來比較記憶。比如,在記憶comment這一單詞時,可以分別通過英文句子“She made some comments on this book.”(她對此書做出了一些評論。)和法語句子“Comment allez-vous?”(您最近過得怎樣?)來記憶,不容易混淆。二是通過對比記憶法,將英法兩種意義編造適合自己記憶的口訣。如在記憶attend和attendre時,可以用“參加宴會必定要等待”這一邏輯來進行記憶,比死記硬背效率更高。
1.2.4 固定搭配和習慣用法
在初學法語時,學生容易將英文里的思維和習慣用法代入法語,造成詞匯的誤用,出現(xiàn)“英式法語”,以下將選取典型進行舉例:

套用英語的法語句子 正確的法語表達 備注Il est vignt ans.(He is twenty years old.) Il a vignt ans.年齡的表達Il est un professeur.(He is a teacher.) Il est professeur.職業(yè)表達Je vais à l’école en Septembre.(I am going to school on September.)Je vais à l’école en septembre.首字母大小寫問題J’ai d ner six heures.(I have diner at six o’clock.)Je prend d ner six heures.吃早/午/晚餐的表達
對于以上問題,教師需要及時指出二者的區(qū)別,防止學生犯類似的錯誤。當然,學習法語時也是可以借鑒英語的部分知識點的,例如借助英語的talk about sth.和talk to sb.來幫助記憶法語中的parler de qqch和parler à qqn,用interesting與interested 的區(qū)別幫助記憶 intéressant與 intéressé的用法。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正遷移作用,加深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和法語的語法結構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在理解法語句子時也不會感到太過陌生,理解起來也快;但固有的英語語法思維也會造成一些語用錯誤。
1.3.1 語式與時態(tài)遷移
語式是指語言在具體環(huán)境中所起的作用,時態(tài)是指動詞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來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

英法語式對比

英法時態(tài)對比
英語的時態(tài)分為過去時、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而法語的劃分則更為細致和復雜,雖然大體能在英語中找到對應的時態(tài),但不全是一一對應的。比如法語中的復合過去時和未完成過去時都可以與一般過去時對應,但同時,前者也可以與現(xiàn)在完成時對應,后者可以與過去進行時對應。
1.3.2 句法遷移
(1)主謂一致。在英語和法語中,謂語都需要與主語保持一致,但法語中除了數(shù)的一致外,謂語還需要與主語人稱的性保持一致,如:Elles ont achetées des pommes./They bought some apples.
(2)語序。語序即句子各個成分的排列順序。英語和法語的語序基本相同,如:主語+謂語(He walks./Il marche.);主語+謂語+賓語(Il a une pomme./He has an apple.);主語+系語+表語(Il est professeur./He is a teacher.)可見,英語和法語的句子結構有許多相似之處,法語學習者可以借英語句子來理解法語句子,但切不可照搬照抄,如定語:英語中大多數(shù)的形容詞都是作前置定語,而法語中只有幾個常用的、較為短小的詞是為前置定語,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后置。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教育觀念的進步,混合式教學模式勢如破竹。這種教學模式不同于從前以教師課堂為主的單一式教育,該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和在線學習的長處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學習方法等,以使學習者實現(xiàn)高效學習。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學過程設計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這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是圍繞學生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學習活動而進行整合的設計(李逢慶,2016)。
在教學正式開始前,教師需要將自己設計好的指導性資源和內(nèi)容性資源上傳到學習平臺,如學習通。指導性資源對整個課程起著向導作用,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內(nèi)容性資源則是指課程內(nèi)容和知識的載體,包括教師個人制定的學習指南、配套的法語學習資料和學生困惑答疑等。簡而言之,在課前階段,學生需要根據(jù)教師公布的任務和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點提交至學習平臺,教師則可以利用學習平臺的通訊功能或其他聊天平臺與學生進行實時溝通,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適當調(diào)整教學計劃。
除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環(huán)節(jié)外,混合式教學模式還加入了其他更加能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的環(huán)節(jié),如頭腦風暴、角色演繹等。針對法語的教學,可以將其分為課堂教學和課堂活動兩部分:前半段為課堂教學,教師進行集體授課和答疑解惑;后半段則為課堂活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活動,對法語學習中的難點進行攻克,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既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讓其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要保證較高的學習效率,不讓自主討論變?yōu)椤伴e聊”。同時,由于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能促進語言的習得,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穿插模擬會話、角色演繹、講演或辯論等活動,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學習成果等進行總結和評價,以確保活動開展的效率和預期目標的達成。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課堂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教學的結束,在課堂上尚未解決的問題,就需要學生在課后繼續(xù)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資源以及師生交互來解決。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網(wǎng)絡上進行深入交流,這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授課的課堂無法做到的;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借助網(wǎng)絡學習平臺提供的學習活動記錄、學習成績記錄等功能,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供針對性輔導和指導意見。此外,這一模式的學習評價模式也與傳統(tǒng)有所區(qū)別,整個課程的成績評定比例可以適當將在線討論和學習活動考慮進去,突破了傳統(tǒng)期末試卷決定成績的模式,更能凸顯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度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英語和法語在語音、詞匯和語法方面既有許多相似點也有很多迥然不同的地方。英語對法語的遷移現(xiàn)象還有很多,在此無法一一詳盡,因此學生在學習法語時,要積極尋找二者異同點,充分發(fā)揮正遷移、規(guī)避負遷移。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地采取英法對比的方法;同時也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等新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當然,混合式教學也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可以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理念,使法語教學煥發(fā)生機,展現(xiàn)出更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