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九龍口旅游度假區“九龍九鮮”研討會于江蘇建湖縣九龍口旅游度假區成功舉辦。會上,“九龍九鮮”食材名單出爐,“九龍九鮮”研發中心正式成立。
研討會由建湖縣人民政府主辦,九龍口旅游度假區、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建湖縣農業農村局協辦,建湖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江蘇蘇豪傳媒有限公司《美食》雜志承辦。建湖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翟大偉、九龍口鎮鎮長郭飛等領導出席會議,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于學榮、江蘇省餐飲美食策劃研究院院長仇俊、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助理兼辦公室主任陳雨、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名廚委員會副主席陳劍敏、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名廚委員會秘書長范加敏、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青企委秘書長及江蘇國際頻道《尋味》制片人陳恒俊、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標準化服務中心副主任胡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丁玉勇、金陵飯店太平洋西餐主廚NINO、南京深航鵬雅酒店餐飲總監黃方林等嘉賓參會。
建湖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翟大偉致辭表示,九龍口境內水域廣、水質清純,為國家二類水質,自然資源豐富,有“金灘銀蕩”之美譽。用天然的食材打造九龍口特色菜系,“九龍九鮮”成為新晉美食品牌指日可待。他表明,此次研討會意在梳理九龍口生態資源,深度挖掘開發九龍口食材,研發“九龍九鮮”菜品,使“九龍九鮮”標準化,賦予“九龍九鮮”品牌文化內涵,確定具體發展目標。研討會上,他還拋出了“如何將九龍口包容性文化:大運河文化、海洋文化與‘九龍九鮮相結合進行包裝推廣”的議題。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名廚委副主席陳劍敏在大會上匯報了“九龍九鮮”的考察情況。他在匯報中總結了“九龍九鮮”相關歷史人文、地理區域優勢、可供選擇的物產、目前出品情況、存在問題以及“九龍九鮮”建議食材和菜品研發建議。
在“九龍九鮮”研發方面,提出如下建議:一、凸顯“九龍九鮮”風味特色;二、展現“九龍九鮮”獨特烹飪技法;三、分家常菜品(旅游菜品)、商務菜品(展示菜品)、宴席菜品(升級菜品)三個層次,針對不同需求進行研發;四、與建湖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遇建湖鮮”結合研發菜品;五、融入建湖地標小吃,以“菜點結合”的方式研發菜品;六、設立“九龍九鮮”研發中心,對“九龍九鮮”進行系列研發;七、挖掘建湖名人與美食文化故事;八、策劃出版“九龍九鮮”美食專刊,傳播“九龍九鮮”美食文化;九、形成“九龍九鮮”菜品標準。
江蘇省餐飲美食策劃研究院院長仇俊針對“九龍九鮮”創新理念及研發方向提出獨特見解。在創新理念上,一、原料“心”解讀:根據九龍九鮮食材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屬性、特點進行搭配、互補、增彩;二、烹飪無國界:借鑒國外的堂烹、體驗等特色對本地食材進行創新;三、味型可改良:目前市場較受歡迎的 3種味型——藤椒、酸爽、咸鮮可運用到九龍九鮮味型創新上;四、器菜能對話:對器皿進行個性、專屬、定制化打造,提升菜品價值,如將九龍口的河流、船只造型元素應用到器皿設計上;五、呈現帶流量:餐廳環境、菜品呈現做到體面、文化、雅致,讓食客有拍照發朋友圈的欲望。在研發方向上,一、根據目標群體——兒童、女性、老人進行研發,這三大群體消費力最高,目前很多餐廳都會專門研發兒童餐;二、餐飲類別上區分研發:零點、家宴、喜宴,如一桌喜宴可打造3道大菜形成“三足鼎立”,讓食客覺得物超所值;三、將菜品進行產品、商品化研發,如打包、外賣、禮盒,不僅要滿足九龍口當地市場需求,還要滿足全國人民對九龍口美食的向往與需求;四、文化代言:中華飲食講究文化,先進行區域文化推廣,然后在全國推廣。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丁玉勇針對“九龍九鮮”文化從“九龍九鮮”餐飲文化基礎、“九龍九鮮”餐飲形象與文創設計、“九龍九鮮”餐飲文化活動等方面作發言。一、“九龍九鮮”飲食文化有物產基礎、鄉土特色菜點基礎、淮劇與雜技基礎、大師基礎、原料生產企業和餐飲企業基礎。二、“九龍九鮮”目前只是餐飲文化概念,加強文化傳播的效果必須要形象化,形象化可加深顧客對概念的記憶和理解,能夠借助形象向游客傳達自身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屬性,增進消費欲望,帶動旅游經濟。“九龍九鮮”的餐飲店面形象、裝修、餐桌椅、菜品的裝盤盛器、宴席臺面主題裝飾等都應該有統一的設計,形成整體的餐飲形象和文化氛圍。三、通過美食節、烹飪比賽、文化旅游、美食節慶打造餐飲文化,注重普通百姓和社會廚師的參與度,只有參與度高的活動才能形成較大的影響,形成文化品牌。其次要通過整體打造文化旅游來推動九龍九鮮美食文化的建設,通過吸收當地所有的文化特質來打造飲食文化,淮劇和雜技是一個可以深度挖掘的資源,比如有些品牌的川味火鍋是在吃火鍋的時候加入川劇和變臉的表演,使氛圍更火熱。
會上,各位專家探討了“九龍九鮮”食材選擇及基礎菜品,通過投票選出“九龍九鮮”建議代表性食材,頒布了“九龍九鮮”食材名單: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于學榮對“九龍九鮮”研討會的圓滿成功表示祝賀,他總結道:一、本次研討會為“九龍九鮮”美食品牌發展打下基礎, “九龍九鮮”是里下河地區生態美食的集成,建湖美食的大成,以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為支撐,以九龍口濕地食材、建湖食俗文化、地標美食為基礎,以建湖美食技藝的傳承、創新、融合發展而形成的一系列食養融合的菜品、商品、產品之總稱。二、研討會讓研發有了載體—— “九龍九鮮”研發中心成立后,省餐飲行業協會將配合各方,整合資源,采取聯動發展的方式,從組織、人才、食材、菜品、文化等方面加以研究,加快形成“九龍九鮮”特色系列菜品,并盡快啟動“九龍九鮮”美食規范標準化工作。三、“九龍九鮮”由建湖人民的創造,具有源于淮揚、高于淮揚、獨于淮揚、自成體系的風味特征,展現了“九龍九鮮”獨特的文化魅力,應結合“遇建湖鮮”品牌推進文旅融合,進一步形成標準化、產業化,為建湖餐飲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支持。他認為,下一步應從促進消費、產業聯動等維度加強文化標識、品牌打造、活動舉辦、文化傳播、標準化建設、數字化平臺建設,從而積極推動“九龍九鮮”系列研發,滿足和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今天的九龍口不僅是面向商農文旅融合、康養結合、美食共享的生態旅游熱土,更是面向世界的旅游度假區、美食的天堂,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九龍九鮮”美食品牌將綻放建湖、打響全國、走向世界。
研討會上,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授牌九龍口度假區成立“九龍九鮮”研發中心。由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名廚委員會秘書長范加敏授牌,九龍口鎮鎮長郭飛接牌。郭飛希望,充分發揮研發中心作用,結合餐飲潮流趨勢,提升“九龍九鮮”菜品創新能力、出品水準,滿足市場需求。
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預示著“九龍九鮮”美食品牌的正式啟航,“九龍九鮮”的創新理念、菜品研發、文化推廣、標準化體系建設、產業化發展將登上一個嶄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