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 青島大學
□李 潔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濰縣年畫是流傳于山東省濰坊市的一種民間版畫(見圖1)。這種年畫題材內容廣泛,如辟邪納福、祥瑞吉利、風俗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詼諧時事、瑞獸祥禽等。勤勞的畫師們敏銳地感受著生活,通過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展現著自己的才能,不論生活是苦是樂,在過年期間,借著年畫創(chuàng)作表達真情實感[1]。

圖1 濰縣年畫《門神》
相傳,濰縣年畫藝術是由四川遷移至山東的楊氏族人創(chuàng)立,經歷了發(fā)展與興盛,即便戰(zhàn)火與斗爭也沒有使其中斷,至今仍頑強地傲立于齊魯大地,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2006 年,濰縣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濰縣年畫反映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是山東人民的經典形象表現,也是齊魯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體現。從以往年畫的銷售情況來看,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是華北和東北地區(qū)人民喜聞樂見的,具有相當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情感基礎。如果在當代工業(yè)設計中合理地利用傳統(tǒng)藝術,可以發(fā)掘出可靠的設計資源,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發(fā)揚民族文化。
筆者團隊于2008 年春節(jié)前夕到訪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qū)楊家埠,懷著對民間藝術的崇敬和濃厚的鄉(xiāng)愁,參觀了當地的“年畫一條街”和中國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博物館(見圖2),考察了民間的集市,走訪了老藝術家楊洛書和楊乃東先生,并參觀了他們各自的創(chuàng)作場所。

圖2 濰縣年畫畫店內景
根據藝術家的口述和相關學者的著作,我們了解到濰縣年畫產生并發(fā)展于廣大農民階層,是農耕文明中勞動人民寄托社會理想的表達,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情感訴求和生活審美的水準。在題材、造型、技藝等諸多方面,濰縣年畫經數代演進形成了規(guī)范與特色,達到了形式與內涵的高度統(tǒng)一,呈現出成熟的藝術風采與魅力,在進入工業(yè)與信息文明的今天愈發(fā)顯得古典而浪漫。
從筆者團隊收集的濰縣年畫來看,傳統(tǒng)版式和創(chuàng)新版式的區(qū)別比較明顯,不僅是題材與構圖的變化,還有紙張與顏料的變化,這應是農民的處境和觀念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所導致的。而濰縣年畫的成熟與強大之處在于其風格沒有改變,諸多特征被流傳下來,以至于在當代依然具有主流價值,如表述簡潔樸實、凝練有力。濰縣年畫造型追求古拙圓滿,并合理利用對比色,解構多元的元素,實現理想與現實的無縫對接(見圖3)。這些鮮明的藝術特征,凝練著先民的智慧與精神,承接著當代本土人民的審美與觀念,有待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洗禮。
年畫不僅能美化環(huán)境,還能反映社會生活,表達祈福愿望,豐富生活的情趣,同時亦有傳播與教育的功能。

圖3 新作《水滸人物系列》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他指出了繪畫是重要的文化現象,繪畫有形象的教育功能,可以弘揚主流文化,探求各種變化現象,發(fā)現微妙的規(guī)律。無出其外,年畫也反映著社會生活的美好愿景、社會思潮和普世價值觀,其通過民間故事與民間傳說的題材和寓意吉祥的圖樣形式表達驅邪避險與祈福呈祥的內涵,同時傳導了社會道德規(guī)范。這種藝術形式使人們在產生視覺愉悅的同時得到了精神慰藉,起到了正向的心理暗示作用。人們?yōu)榱俗非蟪晒吞颖芡纯啵瑫蛔杂X地使用各種自我暗示,構筑美好的情景。這個美化的形象就對人們構成自我暗示,它為人們提供動力,提高了人們對挫折的耐受能力,使人們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因此,年畫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大眾的這一心理需求。
當代中國經濟發(fā)展迅猛,科技日新月異,已經進入了工業(yè)與信息時代,當前我們生活的歷史階段是以西方文化模式為主流的,西裝、快餐、和好萊塢電影強化著我們的視覺,那么,什么是屬于我們的,我們的原創(chuàng)設計在哪里,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展現著不同民族的魅力,這是不同民族間相互欣賞的資本,也是產生貿易動機的基礎與原動力[2]。
互聯(lián)網的普及使當前的文化展示與交流變得方便快捷,使人們更容易接收到大量的外民族文化信息,而往往外民族文化會引起人們很高的興趣。但是,對于民族文化理解的深刻程度,情感上的熱愛與投入,還是有本土文化生活背景的人更具有優(yōu)勢,這就是本土設計師運用原創(chuàng)設計演繹本土民族文化魅力的權威性。例如,國際知名品牌中,帛柏麗的英倫風貌、香奈爾的法式浪漫、普拉達的意大利式精致、簡桑德的德式嚴謹、拉夫勞倫的美式快餐、曼果的西班牙豪情等分別明確地展示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產品的原創(chuàng)設計作品往往最鮮明、最敏感、最客觀地反映了某個時期的民族文化特征。而民族文化作為上層建筑層面的意識形態(tài),始終為原創(chuàng)設計提供內涵基礎。因此,努力發(fā)展產品的原創(chuàng)設計是弘揚民族文化的合理途徑。原創(chuàng)可以從物質形態(tài)層面和意識形態(tài)層面來界定,無論從傳統(tǒng)藝術形式進行轉化,還是從精神層面合理地進行時尚轉化都是值得尊重的。關于中國傳統(tǒng)年畫的時尚轉化工作,中外設計師已經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社會的認可,其中的經驗和規(guī)律值得我們關注。

圖4 何羽雪 《年韻》 2017年
2017 年,中國青年服裝設計師何羽雪攜其名為《年韻》的作品前往倫敦時裝周,參加倫敦大學生時裝會演交流(見圖4)。其憑借獨特的文化符號,獲得了2017 年砂之船商業(yè)創(chuàng)新設計獎和商業(yè)學霸獎。她將民間年畫元素融入現代服裝中,探索了一種新穎的產品面貌,這些作品特色鮮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在這個系列的作品中,作者的靈感來源是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但是沒有直接照搬年畫的形象,而是將傳統(tǒng)的形象向現代卡通的方向進行調整,并進一步把年畫人物形象與服裝的結構進行結合與重構,采用對比大、夸張的年畫人物造型,用簡單的服裝廓形來突出花紋的繁復與生動。何羽雪挑選了六套最適合的廓形與年畫圖案相結合,有的是先設計款式,再去繪制花紋,但也有先繪制花紋,再去決定服裝廓形。這種非典型傳統(tǒng)廓形與傳統(tǒng)民間年畫圖案相互呼應又形成變化對比,風格統(tǒng)一又多元變化。其將來自不同題材的年畫中的鐘馗、虎鹿門神、天官、仕女娃娃、何仙姑等人物形象作為服裝圖案元素和服裝完美地結合,并應用了流行的非對稱式設計。與朱仙鎮(zhèn)年畫不同的是,在配色方面,何羽雪用大紅、黃、寶藍、墨綠、鮮綠等不同圖案進行組合。經過反復試驗,紫色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配色上進行了大膽的調試,根據不同人物形象進行了創(chuàng)新。除了對服裝廓形、人物圖案、元素提取再創(chuàng)作,何羽雪也在材料、工藝、排版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調整,將數碼印花、貼布繡與珠繡等工藝與不同的面輔料合理結合,體現出令人驚喜的細節(jié)與質感,使傳統(tǒng)的年畫圖案又多了幾分靈動。
作品《年韻》取材傳統(tǒng)但不失現代風韻,“年畫”“珠繡”“貼布”等多種文化元素的結合運用,體現了獨特的民族性與地域性,這種凝聚傳統(tǒng)藝術的現代設計彰顯了中國魅力,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設計案例。
2017 年,紐約、倫敦、巴黎、米蘭等地的春夏時裝周上亮相的男裝中,各大品牌借鑒中國元素的力度可謂空前,古馳(Gucci)也把年畫用到了服裝上(見圖5)。這款男裝風衣上面的圖案靈感來自蘇州桃花塢年畫中的園林建筑和人物造型,經過調整,其應用多色紗線的電腦大提花技術織成色彩斑斕的緞紋面料,配合簡潔的服裝廓形和直線型裁剪,達到了古典神秘,高貴優(yōu)雅的視覺效果,滿足了時尚而經典的著裝需求。整套穿戴鞋子的造型成為亮點,其來自木版年畫中一條魚的形象,可見設計師對藝術情趣的表現能力之優(yōu)秀,值得我們學習。
由此可見,傳統(tǒng)年畫在當代工業(yè)設計領域的演繹轉化過程中,應避免簡單直接地應用畫面形象,而應根據設計標的的細分,明確設計目標,選定匹配的材料、工藝、推廣方式等要素,進行合理的再創(chuàng)作,力求在傳遞視覺元素的同時完成精神的延續(xù)。
在對濰縣年畫進行了當代價值的分析后,筆者工作團隊進行了產品設計方面的創(chuàng)作研究。團隊成員首先瀏覽了大量的濰縣年畫作品,分析了濰縣年畫的藝術魅力與造型特點,體會優(yōu)秀藝術形式的精神內涵,然后選擇特定的某幅作品作為產品設計的靈感來源,進行適應當代人們需求的再創(chuàng)作。例如,筆者選中《沈萬三打魚》一幅,原作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表達對蒙福祐、得富足的美好愿景(見圖6)。經過對畫面元素的分解,筆者選擇了形象飽滿圓潤的水紋、云紋,寓意富足的古錢花、元寶、鯉魚、船頭滿倉等元素,充分延續(xù)原作諧音、隱喻、會意、象征等手法,同時結合2019 年的產品設計流行趨勢預報中的信息,完成了用于紡織品印花的四方連續(xù)圖案創(chuàng)作(見圖7),并應用到春夏女裝連衣裙產品設計當中(見圖8)。

圖5 2017年古馳(Gucci)品牌春夏成衣發(fā)布
通過對濰縣年畫《沈萬三打魚》的第一階段時尚轉化實踐,筆者團隊得到以下經驗和評價。
第一,濰縣年畫的繪畫元素與創(chuàng)作理念不僅可以直接應用于產品外觀的局部,也可以調整為四方連續(xù)圖案作為底色應用于產品外觀。
第二,在色彩搭配方面,選取年度流行色中的珊瑚色與傳統(tǒng)年畫色相結合的效果是令人滿意的。
第三,四方連續(xù)圖案的循環(huán)單元可以設計為二分之一錯位順接排列,可以達到錯落有致的視覺效果(見圖9)。
第四,應用色卡管理傳遞色彩信息,可以保障準確度與效率。

圖6 濰縣年畫《沈萬三打魚》

圖7 陳文成 四方連續(xù)圖案設計 2019年

圖8 陳文成 2019春夏女裝設計制作

圖9 陳文成 圖案設計調整 2019年
第五,四方連續(xù)的圖案的循環(huán)單元的具體尺寸應該與應用款式相匹配。

圖10 陳文成 配色方案調整與擴展

圖11 陳文成 2020春夏女裝設計制作
經過對第一階段的工作進行梳理,作者結合2020 年流行趨勢預報,繼續(xù)創(chuàng)作探索。首先調整四方連續(xù)圖案的循環(huán)單元為水平方向二分之一錯位順接排列,然后根據流行色趨勢發(fā)布中的色彩,如潘通TCX19-4052,對配色方案進一步調整與擴展(見圖10),其中的四種配色方案是調查反饋較好的。然后,筆者選定方案一,應用全棉面料的數碼印花技術實現了寬幅印花面料,由于過程中采用了潘通色號進行傳達、對版等工作,面料的色彩達到了設計的預設效果。最后結合2020 年流行趨勢預報,筆者采用中長的X 型廓形設計了女裝連衣裙,適合年輕女性夏季休閑著裝,顯得既時尚靚麗,又古典質樸。整幅作品是從濰縣年畫作為靈感來源,設計的每一步都貫穿著年畫的魅力轉化,除了應用年畫元素,也合理地整合了產品設計的諸多要素,承接了濰縣年畫的當代價值,發(fā)揚了濰縣年畫的藝術精神。
當前,各種跡象表明,以本民族文化為內涵基礎的原創(chuàng)設計,在工業(yè)的發(fā)展中起到核心作用。其中,融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最大限度地融合不同民族的文化,求得全球范圍的價值認同,達到“共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