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
當前,“軟件定義汽車,數據驅動汽車”的發展理念已在汽車行業形成共識。智能化、網聯化的行業變革驅使汽車從過去孤立的電子信息設備向互聯的網絡信息節點方向演變。未來無論是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測試驗證,還是政府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監管都將依賴于多種類海量數據的交互,包括外部環境數據、車輛運行數據、用戶駕駛行為數據等。同時,任何一項新技術的產生時都會帶來新的問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初期必然會經歷磨合期,在此期間會出現因智能網聯汽車交通事故引發的定責和維權等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措施是由事故責任方提供真實可信的完整數據。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4月份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指南》(征求意見稿)中已明確要求“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應具有事件數據記錄和自動駕駛數據存儲功能,保證車輛發生事故時設備記錄數據的完整性,數據包括駕駛自動化系統運行狀態、駕駛員狀態、行車環境信息、車輛控制信息等。” 在保證車輛數據存儲完整性的同時,如何保證車輛數據的真實性和防篡改性將是未來汽車產業面臨的另一個重要挑戰。
當前用戶數據和行車數據都會通過車輛的網聯模塊通過移動網絡傳輸到車企的數據庫進行存儲。在事故追查過程中,車企很難證明所提供的數據沒有被部分刪除或篡改。為有效解決數據真實性驗證的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通過深入走訪調研,了解行業需求,提出采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多中心化數據治理模式,通過多方監管的手段有效維護數據的真實性,便于車企在事故調查中自證清白。同時,協會聯合相關企業,為解決智能網聯汽車時代數據體量大、存儲成本高、難溯源、數據安全難以保障等問題,經過三年多的探索,于2021年4月28日向全行業發布“汽車數據可信存證區塊鏈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并已經開始向協會會員企業免費提供服務。該平臺也是全球汽車產業第一個數據可信存證的區塊鏈平臺。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特有的數據防篡改、可溯源等特性,僅依靠上傳數據哈希值(不需要上傳任何原始數據)即可為企業提供數據可信存證服務。該平臺的發布是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里程碑意義。可謂恰逢其時,平臺一方面促進產業數據的共享以滿足在自動駕駛研發階段對數據的急迫需求,另一方面保護了企業的隱私和數據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為政府監管提供了有效支撐。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監管關系到汽車產業安全、更關系到國家安全。從行業長期發展來看,未來應以數據分類、確權為基礎,數據生命周期各環節作為切入點,構建適應行業發展、確保數據安全、滿足政府有效監管的數據監管體系。為加快實現這個目標,協會認為除了要持續修訂、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監管相關的法規及標準,還需要政府和企業聯合投入,通過采用多中心化數據治理模式等技術創新手段,共同建設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