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甄文媛
新能源汽車下鄉繼續向縱深挺進。在2021 年新一輪行動大幕開啟之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接受了《汽車縱橫》的專訪。
《汽車縱橫》: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這是繼2020年之后又一輪范圍更廣的下鄉行動。從國家層面看,為什么今年要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
許海東:首先,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是落實國家多項政策的重要舉措。
2020年11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促進消費。會議已經明確提出擴大汽車消費,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的活動。
今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擴大縣鄉消費,要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
在今年兩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也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增進民生福祉,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自覺主動縮小地區、城鄉和收入差距,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持續開展新能源下鄉活動將有效開拓農村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應用市場,為實現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的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2020年9月22日,我國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提出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根據相關研究資料,中國2017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93億噸,占全球28%;其中交通運輸領域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8.9億噸,約占10%;道路運輸的溫室氣體排放約為7.3億噸,占交通領域的82%。因此,道路車輛的電動化和氫燃料化,將在國家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戰略任務中起到重要作用。
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成為實現國家碳減排的重要措施和必由之路。
國家的政策、規劃都指向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努力推進鄉村振興,擴大縣鄉消費,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也是我們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基本指導原則。
《汽車縱橫》:企業和消費者是參與下鄉活動的重要主體,據您了解,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能為這些群體帶來什么?對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哪些積極作用?
許海東:對消費者而言,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是滿足消費需求、開發縣鄉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路徑。近年來,我國四輪低速電動車等電動化產品在農村市場快速發展,全國保有量超過600萬輛,從一個側面說明農村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存在巨大需求。
隨著國家推動鄉村振興,農民收入將進一步提高,縣鄉汽車消費群體還會繼續擴大。特別是農村消費者已經接受了以純電為動力的車輛,適應了電動出行方式,相關使用習慣已經養成,這為推廣新能源汽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既滿足了縣鄉消費者的需求,也是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路徑。
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是企業實現自身新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從201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大幅退坡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需要去掉政府補貼的“拐杖”,直面市場化發展。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面臨如何生存的戰略選擇。
通過實踐,企業的戰略選擇趨向于兩極發展,一個方向是生產相對高端的(如價格20萬元往上)純電動車,這類車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車輛配置、使用特性和傳統B級車基本一致,可以較好滿足一些高端消費者的需求,同時車輛售價也可以承擔長續航里程的電池成本。
另一個方向是作為代步工具或家庭的第二輛車,價格在10萬元以下,在廣大的農村市場具有眾多的消費者,城市的年輕人、作為家庭第二輛車的消費者也都為數不少,這類車型不追求長續航里程,車輛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而且這類車型的消費群體主要在縣鄉市場。
此外,當前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網點比較少,通過下鄉活動讓配套設施及服務下鄉,打通“最后一公里”,也是新能源車企及相關企業在服務新場景賽道上突破的好機會。
因此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也是幫助企業實現其發展戰略、開拓市場及服務的重要舉措之一。
《汽車縱橫》:您如何評價2020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整體效果?取得了哪些成績?今年活動目前的安排是怎樣的?

許海東:2020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證明了下鄉活動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據中汽協會數據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2020年銷售136.73萬輛,同比增長10.9%。而2020年,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這三家企業就完成銷售20.85萬輛,比2019年的3.7萬輛,增加17.15萬輛。如果去除以上3個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2020年銷量相比2019年,實際下降3.1%。而參與去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低價車型,根據企業上報的銷量信息顯示,這些車型在2020年7-12月同比增長了80%,相比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長明顯,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帶來的貢獻。
下鄉活動不僅營造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氛圍,提升了農村居民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和接受度,也進一步打消了他們對車輛使用、質量等方面的疑慮。
雖然在去年和今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中,國家財政沒有直接給予下鄉車型購車補貼,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還在持續,消費稅、購置稅的減免也在繼續實施;政府對汽車下鄉方向的引導,還有新能源汽車市場內生需求都在持續發展中。
今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繼續委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實施。活動以各地方政府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為主體,鼓勵各地優化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鼓勵參與下鄉活動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研發更多質量可靠、先進適用的車型,加大活動優惠力度,加強售后運維服務保障。
《汽車縱橫》:在您看來,相比去年,今年的下鄉活動有哪些改進和創新的地方?
許海東: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具有新的特點,將推動下鄉活動進一步深入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國家部委支持力度上,今年除了有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和商務部3部委繼續組織,國家能源局也參與進來,下鄉成為由4部門聯合發起的活動。國家能源局的加入增強了開展活動的政府支持力度,有望促進鄉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有助于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普及推廣。
在活動范圍的廣度和深度上,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區域進一步擴大,從去年的5個省增至11個,將在全國更大范圍內提升活動影響力,起到更好的帶動和宣傳作用。
活動將在各省深入三四線城市,進一步貼近縣鄉市場,貼近農村消費者;同時還要求各地的活動更加下沉,進一步貼近縣鄉的巡展活動,還要充分結合當地車展和其他展會,集聚客流,增強傳播效果,實現企業產品與消費者更緊密的對接,更好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活動形式上,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線下與線上充分結合,下鄉車型將參與國家多部委組織的“雙品網購節”,把線下活動推廣到線上銷售,進一步擴大了活動范圍和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可以直接幫助企業加大宣傳力度,提供更多銷售機會和線索,提升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效率和影響力。
到年底,我們還將組織開展最受歡迎的下鄉車型評選工作,幫助企業樹立品牌,為消費者理性選擇提供有力參考,進一步帶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開展。
我們始終認為,拓展新能源汽車農村市場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共同努力;打開農村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大門,推動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的增加,是擴大內需、推動內循環發展的重要舉措,也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拓展新的空間,為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做出貢獻,新能源汽車下鄉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