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超
浙江曲藝,歷史悠久而豐厚,曲種眾多而繁盛。近年來,在中國曲協關心支持下,在省文聯正確領導下,在各基層曲協組織的配合下,浙江省曲協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文藝方針政策,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文藝工作的決策部署,服務大局、謳歌新時代,履職盡責、勇擔新使命,推動浙江曲藝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我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帶頭作用,把政治建設放在協會工作和會員工作的首位,充分發揮曲藝獨特優勢,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唱好社會主義優越性贊歌,把黨的聲音傳遞到最基層。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引領長效機制。省曲協組織會員積極參加省文聯開展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輪訓班和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培訓工程。平時工作中積極融入黨建內容,《從“黨建入腦、文化暖心”說起》的黨課,已經成為省曲協每次培訓創作會、作品研討會、中青年創作培訓班等會員活動的規定課程,讓受訓學員明確了政治方向,提高了思想站位。二是建立惠民演出志愿服務機制。省曲協突出服務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曲藝節日不放假”“從鄉村中來到鄉村中去”成為省曲協的重要標識。特別是在2020年,協會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組織會員深入百姓生活、送歡笑走基層,完成“我心中的黨”“百善孝為先”“走在小康路上”“我和我的祖國”“永遠跟黨走”“抗‘疫有我們”等30多場慰問演出。三是建立弘揚模范典型創作機制。省曲協多次組織會員參與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中國曲協開展的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巡演活動,創作演出了《讓我來》《我愛祖國的藍天》《心靈的對話》《當代愚公黃大發》《冰山上的守候》《美麗的獨龍江》等作品,參與全國巡演100多場。根據浙江省道德模范事跡,開展《“浙里”好人、德潤之江》曲藝專場巡演活動,走遍全省11個地市,演出40余場,受到領導和群眾一致好評。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省曲協第一時間響應號召,鼓勵全省曲藝工作者創作演出了一批曲種多樣、形式豐富、地域特色濃厚的抗“疫”作品。一是名家大腕打頭陣,用曲藝創作唱響主旋律。省曲協充分發揮曲藝家的名人效應和帶動作用,鼓勵會員積極參與創作。蓮花落快閃《齊心渡難關》是翁仁康主席和他女兒在大年初二通宵熬夜完成編錄,第一時間上傳網絡成為全省最早一批抗“疫”作品。各曲種的領軍人物也紛紛響應,各地市的曲協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創作錄制節目并在公眾號上連續播放。據統計,全省會員創作抗“疫”作品近千件,參與會員500余人次。二是推廣傳播多平臺,用新興媒體做強主陣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省曲協會員創作的抗“疫”作品,頻頻出現在網絡頭條、抖音、微信朋友圈、公眾號、自媒體直播、電視新聞上,觀看次數和累計點擊瀏覽量超千萬次。三是梳理打磨精加工,用優秀節目弘揚正能量。省曲協將收集到的作品文本和視頻,分類整理,邀請各曲種專家提出修改意見,并通過故事會、中青年曲藝創作培訓班、作品加工會等活動,挖掘有潛力、可再造的作品,進一步提升藝術水準。
人才的積累是發展的基礎,作品的質量是藝術的生命,創作的能力是前進的動力。省曲協一如既往以培養人才、繁榮創作為首要任務,采取廣泛發動與重點加工相結合,多方位、多層次、多渠道,推動曲藝精品創作和人才建設。一是以曲藝“名家孵化計劃”為抓手,激發會員活力和潛力。自2020年起,省曲協聘任知名曲藝家和在創作、理論、舞臺藝術等領域專家組成導師團隊。在會員中遴選出業務過硬、基礎扎實、有再造條件的骨干人才為孵化對象,設立“一人一方案”,制定三年規劃,多人打造一人、量身定制作品,建立科學有效、富有曲藝特色的人才培養機制,經過一年的努力成效明顯,孵化對象業務能力大幅提高,金一戈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新人獎,施金裕入選第三批“牡丹綻放”曲藝新人培育計劃。二是以牡丹獎大賽和各類展演為平臺,促進業務交流和提高。省曲協積極搭建專業舞臺,創造各種參賽參演機會,推薦會員參加中國曲藝節、中國曲藝牡丹獎系列活動、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全國少兒曲藝展演、馬街書會等,認真開展好浙江曲藝獎評選、曲藝故事征文和演講、作品加工會、曲藝發展論壇、曲藝新作展演、中青年曲藝培訓班、業務骨干采風活動等品牌活動,充分展現浙江曲藝風采。
經過每年不懈的創作積累,在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大賽的舞臺上,杭州灘簧《淑英救弟》獲節目獎,評書《一次心靈的對話》獲文學獎,杭州小鑼書演員金一戈獲新人獎。積極承辦全國各類重大活動、賽事展演,讓品牌活動常駐,“國字號”賽事落戶。近年來,在柯橋舉辦“中國曲藝高峰論壇”,在臺州舉辦中國曲協“東部曲藝展演”、曲藝網絡人才培訓班、全國曲協新聞宣傳研討班、“曲藝助力鄉村振興—中國曲協走進臺州活動”,在杭州舉辦“全國曲藝權益保護培訓班”“全國曲協系統深化改革推進會”“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峰會”,在海寧舉辦“中國文聯文藝培訓志愿服務曲藝培訓班”。通過高質量的論壇培訓、賽事展演活動,鍛煉培養創作演出和活動組織能力,提高專業理論素養水平,為浙江曲藝樹立了新形象、打造了新品牌。
省曲協進一步發揮全省曲藝領頭羊的作用,幫扶、指導、支持各地市曲協開展組織建設、培訓輔導、賽事活動等工作。一是結對提升,在共謀發展上展現新擔當。開展省級文藝家協會和縣級文聯結對提升工作,省曲協制定詳細工作計劃,與結對的寧波慈溪文聯和臺州天臺文聯多次對接,兩個月內三次赴慈溪,指導迎接中國曲協來慈溪考察“中國曲藝之鄉”創建相關工作;兩次和天臺文聯座談研討,協調督促成立天臺縣曲協,在業務培訓、專業指導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傾斜。二是開創先河,在創新模式上實現新作為。協助余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嚴格的困難條件下,圓滿完成了中國曲藝牡丹獎余杭賽區的比賽工作,開啟了在疫情大環境下重大曲藝賽事的“余杭模式”。曲藝牡丹獎分賽區長期落戶在余杭,這是中國曲協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積極協助中國曲協,全國首個基層曲藝工作站落戶寧波慈溪天元村;大力推廣以網格化管理平臺為載體的“臺州經驗”,受到中國曲協、省文聯的肯定,臺州市曲協被評為2019年度先進基層曲協組織。2021年初,省曲協響應省委省政府留在浙江過年的號召,聯合多家網絡主流媒體,共同推出“留‘浙過個文藝年”系列活動。曲協組織了30多名曲藝名家先后通過網絡展示才藝,教學教唱,互動表演,送出祝福等方式,分別制作1分鐘、5分鐘和大容量文藝表演視頻進行網絡分發,營造“親情愛情網絡互聯,原地過年心心相連”的良好氛圍。三是精準幫扶,在工作實效上呈現新局面。在臺州路橋和寧波慈溪申報“中國曲藝之鄉”的關鍵節點,多次赴兩地考察調研,并多方聯系承辦省級和國家級活動,為兩地曲藝造勢,為創建增加熱度。2020年12月底寧波慈溪、臺州路橋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這是成為浙江繼金華義烏、紹興柯橋、溫州瑞安、杭州余杭之后的第五、六個“中國曲藝之鄉”。近年來,金華義烏、紹興柯橋、溫州瑞安先后承辦了省曲協的“南北曲藝交流展演”、“浙江省曲藝名家展演”、“浙江省優秀曲藝節目展演”、“風從東方來”長三角(滬蘇浙皖)曲藝精品展演、“走在小康路上長三角地區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古韻瑞安 溫州鼓詞精英匯展演”等活動。這些曲藝之鄉的活動開展,繁榮了當地曲藝,推動了藝術發展,擴大了浙江曲藝在全國的影響力。
站在兩個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浙江省曲協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浙江“三個地”的政治優勢,緊緊圍繞“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團結凝聚廣大曲藝工作者,守正創新、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大力推動曲藝工作再上新臺階,著力開創浙江曲藝事業新局面,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作者:浙江省曲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