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安
(福建省將樂縣第一中學,福建將樂 353300)
高中階段,化學實驗多且復雜,教師如果一味地講授化學實驗,而不顧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就無法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實驗原理、結果。因此,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利用有效的方法進行化學實驗探索,而實驗導航圖就是一種有效的方式[1]。
實驗導航圖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整體認知,能夠引導學生從基礎知識、技能、目標及操作等方面,逐漸對化學實驗展開研究,從而幫助學生厘清學習思路。
實驗導航圖將化學實驗中的重要事項標注了出來,有利于學生盡快找到學習的方向,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分析與總結能力[2]。
教師引導學生應用實驗導航圖進行化學實驗知識的構建,能夠有效減輕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恐懼感,從而使學生更有探究化學實驗、參與化學實驗探究的信心。
學生在了解和學習一項化學實驗時,首先應先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規則,如化學實驗需要用到的儀器、藥品、試劑等的使用規則。同時,學生也要了解實驗室中的一些常備檢驗試劑,從而避免在實驗操作中出現亂用的情況。其次,學生要了解實驗儀器的物理原理,以便在實驗過程中能夠迅速掌握實驗操作。比如,容器內壓強變低會導致尾氣吸收時倒吸水,這與物理壓強知識有關。最后,化學實驗中涉及最多的還是化學原理,如雜質與氧氣混合容易發生爆炸,水、二氧化碳能被多種物質吸收等,因此,學生只有掌握相關的化學原理,才能確保實驗的精準性[3]。那么,根據上述這些內容,設計一個關于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區,并將這些基礎知識及注意事項填寫進去,以構建好基礎知識學習區,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學生也可以從這個區域中了解到相關的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從而有效地掌握化學實驗原理和現象。
每項化學實驗都有其教育的目標和價值,那么,在進行化學實驗探索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明確化學實驗探索的主要目標,以促使學生有目的和有方向地參與化學實驗,從而幫助學生確定好化學實驗學習的方向,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比如,針對定量的化學實驗,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懂得如何在實驗中嚴格控制好反應物的使用量,從而在實驗中獲得有用的數據信息。而定性實驗,則要求學生充分了解驗證性實驗基礎流程,以得出有或者沒有的結論。此外,對于一些關于性質、檢驗的實驗,學生要懂得掌握驗證物質性質的方法,如驗證物質溶解性、酸堿性及氧化還原性等的方法,并且懂得在某種已知或者未知物質成分中,檢驗是否存在指定的物質,以有效鑒別物質。根據上述分析,學生可以根據具體的化學實驗,進行目標導航區的設計[4]。
一般化學實驗包括的基本操作有化學用品的稱量,化學溶液的配制,相關檢驗試劑的取用,物質的加熱、蒸發、萃取、過濾等。學生只有掌握這些基本的技能,才能有效地參與化學實驗探究。同時,學生還應懂得根據實際的化學實驗內容,掌握一些關于化學實驗應急措施,從而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順利完成實驗探究任務。學生也可以根據相關化學實驗,自行構建化學技能的導航區,以明白自己應掌握哪些基本的化學技能。
在確定上述化學實驗的目標、基礎知識、技能等內容之后,學生則應確定好化學實驗操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的地點選擇、時間安排、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遇到突發事件時如何進行處理,如何進行實踐報告的記錄等,以做好具體的實踐操作準備,從而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那么,學生就根據這些內容進行實踐操作導航區的設計,進而與上述各個功能區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從而開展高效的化學實驗探究。
以魯科版高中化學實驗“鈉的性質實驗”為例,學生可以按照目標、基礎知識、技能及操作等順序,進行實驗導航圖的設計:首先,“鈉的性質實驗”屬于定性實驗,所以學生主要應學習和探究鈉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其次,“鈉的性質實驗”涉及的實驗器材包括酒精燈、鑷子、濾紙、燒杯、玻璃片、三腳架、膠頭滴管等,實驗藥品有金屬鈉、酚酞等;再次,“鈉的性質實驗”需要學生具備描述化學實驗現象、寫出化學方程式、清晰記錄實驗報告等技能;最后,“鈉的性質實驗”的具體操作包含提出問題、猜想假設、驗證及論證結論等步驟。
結合上述內容,學生可以根據如下實驗導航圖進行化學實驗的探究(見圖1)。

圖1
學生可以根據實驗導航圖中的關鍵詞及任務,進行化學實驗的探究,以明確自己要完成什么化學實驗任務、達成哪些實驗目標、需要掌握哪些實驗過程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等,從而構建起完整的化學實驗探究學習網絡,進而根據實驗導航圖展開有序的化學實驗探究。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知識抽象性和理論性非常強,而實驗則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開展化學實驗探究時,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有序、有效地開展化學實驗,才能從化學實驗中獲取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化學實驗導航圖的方式,讓學生根據化學實驗的內容、目標及技能進行導航圖的設計與繪制,以將化學實驗學習流程、目標清晰地羅列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探究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