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紅 胡艷艷 強曉敏 李宇娟 謝宏偉 李丙智
蘋果省力化是栽培技術創新的永恒目標,蘋果矮砧密植代替蘋果喬砧密植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我們總結了蘋果矮化自根砧園規范化栽培管理技術,可用于蘋果矮化自根砧果園建園及栽后全程管理。
1.1 株行距及嫁接口 建園株行距一般為1~1.2 m×3.5~4 m,每畝栽植 138~190 株。其中富士、秦脆、喬納金、瑞香紅等長勢旺的品種株距1.2 m,嘎拉、瑞雪、瑞陽等長勢弱的品種株距1 m。栽植深度為砧木與品種嫁接口露出地面約10 cm。水地一般樹勢旺,砧木露出地面距離可以達到15 cm,旱地一般樹勢弱,砧木露出地面距離 3~5 cm 為宜。
1.2 栽植方法 栽植時挖40 cm 見方的小坑,將苗木放于坑內,使根系均勻分布,扶直苗木,縱橫向對齊。在根系周圍回填細土至全部根系,以舒展根系,并踩實土,再回填細土到地面。
1.3 栽后澆水 栽后半天內澆透定植水 (13~16 L/株),以后當田間土壤持水量小于60%時,應及時灌溉1~2 次。
1.4 樹盤鋪黑色地布 整行平整樹盤,選用80~100 cm 寬的黑色地布,沿樹行兩側通行覆蓋,中間不留空帶,但在根頸部位培土10 cm 高。
1.5 整形修剪 栽植帶分枝大苗,一般不修剪,但對分枝粗度超過同部位中央干粗度1/2的大枝,或角度30°以內枝條留2 cm 短樁疏除,對剪口涂封剪油等藥劑進行保護。陜北、寧夏、甘肅、西藏等干旱、風大、地溫較低或萌芽率較低地區,為提高成活率和萌芽率,可以疏除所有分枝并定干,促進成活,提高萌芽率。
按照苗木株數配備粗度2 cm 左右、 長度4 m 左右順直、實心的竹竿,竹竿粗端和水泥柱上端齊高,竹竿細端向下,低于下端第1 道鋼絲,每道鋼絲處用扎絲將竹竿固定。用1 cm 寬的繩帶將苗干與竹竿綁扎固定,使苗干順直。對春季干旱、苗木萌芽率低的地區,不背竿,提高萌芽率,但有5 道鋼絲最好。
3.1 定植當年管理技術及樹體生長指標 見表1、表2。
表1 花果管理及土壤管理
表2 定植當年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3.2 定植第2 年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見表3。
表3 定植第2 年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3.3 定植第3 年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見表4。
表4 定植第3 年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3.4 定植第4 年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見表5。
表5 定植第4 年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3.5 定植第5 年及以后的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 見表6。
表6 定植第5 年及以后的樹體生長指標及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