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利
(中電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綠色交通已成為科技發展的趨勢。DHT土凝巖主要成分是粉煤灰、鋼渣、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其具有使用方便、施工工藝簡單的特點,同時可替代大量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傳統筑路材料,大大節約了材料成本,并且起到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作用。本文依托天津至石家莊國家高速公路津冀界至保石界段項目(以下簡稱“津石高速”)試驗段應用,對DHT土凝巖穩定材料的強度、耐久性進行了研究,并與水泥穩定材料進行了對比分析。
土凝巖是充分利用鋼渣、煤矸石以及工業尾礦等工業固體廢渣,采用清潔化制備工藝,基于地質成巖原理研制出的適用于公路、鐵路、機場、水利、港口、填海等工程建設使用的高性能低碳環保材料。其性能特點主要有:力學強度高,具有微膨脹性,耐久性能強,使用便捷,施工延遲時間長,屬綠色環保材料。
為驗證土凝巖穩定材料的適用性,津石高速選取460 m試驗段。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土凝巖試驗段落情況統計表
施工工藝流程為:測量放樣→檢查含水率→灑布車灑布土凝巖材料→路拌機拌和→檢查拌和深度、拌和均勻性和土凝巖劑量→碾壓及壓實度檢驗→覆蓋灑水養生。
土凝巖攤鋪前由試驗人員對素土含水率進行檢測,經試驗該土最大含水率為16.16%,大于最佳含水率2%以上。
按土凝巖用量比例,用灑布車灑布,現場檢測土凝巖灑布量,以及采用灑布前后總質量差計算灑布量的雙控方法,控制土凝巖灑布量,確保灑布的準確性。
使用路拌機進行土凝巖穩定土拌和,路拌機行進速度為2.0 km/h,拌和過程中人員及時跟進,隨時檢查拌和深度,抽檢摻拌料中是否含素土夾層及橫向漏拌,相鄰兩邊拌和區域重疊寬度控制在10 cm。
土凝巖穩定土拌和結束后,試驗人員對已拌和完成的土凝巖穩定土進行土凝巖劑量檢測。經試驗測得8%土凝巖劑量平均值為8.3%;10%土凝巖劑量平均值為10.6%;12%土凝巖劑量平均值為12.7%。
拌和完成后,用推土機將拌和后的土凝巖穩定土進行粗平,然后用刮平機對土凝巖穩定土進行精平,形成橫坡,使面層平整、厚度均勻。在能夠有效保證壓路機的碾壓效果時,進行碾壓施工。壓路機行進速度為2.5 km/h,碾壓采用先靜壓、再振動的方式,最后靜壓收光。先靜壓1遍,之后按振動4遍組合碾壓,最后靜壓1遍收光。振動碾壓4遍后,進行壓實度試驗檢測,經測K8+260~K8+420段平均壓實度為97.3%,K8+100~K8+260段平均壓實度為97.2%,K7+760~K7+900段平均壓實度為97.1%,均合格。
對已完成碾壓且經檢測合格的土凝巖穩定土填筑區域,覆蓋土工布灑水養生,后續每天進行灑水養生,養護期為7 d,同時做好成品保護,禁止重型機械設備駛入,避免對路床造成損壞。
施工單位于碾壓日期取試件,進行室內標養7 d后,檢測土凝巖穩定土7 d無側限抗壓強度,同時于2020-03-20進行現場取芯檢測、2020-03-21進行現場彎沉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抗壓強度和彎沉指標滿足相關規范[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集料強度要求,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現場7 d無側限抗壓強度和彎沉檢測數據表
(1)通過土凝巖試驗段檢測資料可知,在施工條件相同的情況下,7 d無側限抗壓強度8%土凝巖穩定土可達到3.5 MPa;10%土凝巖穩定土可達到4.1 MPa;12%土凝巖穩定土可達到4.6 MPa。現場取芯檢測8%土凝巖穩定土可達到5.1 MPa;10%土凝巖穩定土可達到6.0 MPa;12%土凝巖穩定土可達到6.5 MPa,且后期強度仍有上升趨勢。由此可知,采用土凝巖代替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基層能夠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2)試驗段施工時間點氣溫已較低,考慮到大規模使用時的氣溫條件,土凝巖強度指標將進一步增大。同時選取施工試驗段為低填淺挖段路床最底層,一旦土凝巖用于水穩結構層,彎沉指標有望進一步提升。
(3)對比土凝巖穩定土與水泥穩定碎石,土凝巖穩定土較水泥穩定碎石成本降低10%~20%,有較大的經濟性優勢。
通過DHT土凝巖穩定材料的應用試驗,得出如下結論:DHT土凝巖穩定材料隨齡期增長和摻量增加逐漸增強;DHT土凝巖穩定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凍性能;DHT土凝巖穩定材料具有良好的強度指標;DHT土凝巖穩定材料對比相應水泥穩定材料具有一定的經濟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