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對長沙市長雅中學初三學生黃子婕而言,過去的這個寒假,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1月25日,2020年度長沙市開福區教育系統十大新聞人物揭曉,15歲的她榜上有名。一時間,這個笑容燦爛的女孩成了周圍人眼中的焦點人物,而她的支教故事更是在朋友圈里廣為傳播。
時間回溯到2020年12月8日,長雅中學校長許慶豐收到了一封陌生人寄來的表揚信。寄件人是安化縣金星幼兒園園長黃立華,而表揚的對象正是該校1813班的學生黃子婕。
原來,過去的3年間,黃子婕多次利用寒暑假走進山里,為金星幼兒園的孩子送去書籍、文具,還帶領孩子們學英語,為他們講故事。在這些孩子心中,大姐姐黃子婕像是一道閃亮的光,為他們帶去了溫暖與快樂,也讓他們的童年時光慢慢恢復了七彩的顏色。
空白童年寂寞生長
一條狹窄的鄉村公路,繞過連綿巍峨的大山,將我們引向安化縣羊角塘鎮汾水村金星幼兒園。這里距離鎮上25公里,地勢偏遠,交通極為不便。幼兒園內有6名老師,68個孩子,所有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務工。當別的孩子無憂無慮享受童年,他們被留在大山里,孤獨地像荒草一樣生長。
2018年暑假,黃子婕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第一次來到了這里。“那時,我的好朋友隨班級去金星幼兒園開展愛心幫扶活動,回到家后興致勃勃地與我分享了許多經歷。她說山里的孩子們單純、天真,可眼神里總不經意地流露出落寞的神情。這些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萌生了去當支教老師的想法。所幸,這個想法很快就得到了爸爸媽媽的支持。”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在城市生活的女孩,山區的教育環境刷新了黃子婕的認知。幼兒園條件簡陋、教育教學用品缺乏,不過孩子們的笑容卻像山間野花般甜蜜美好。
初次走上講臺,黃子婕很緊張,還未講話臉就紅了。但是孩子們非但沒有搗亂、嘲笑,反而睜著好奇的大眼睛安靜地看著她,全程耐心又認真。第一天支教結束,幾個孩子羞澀地給了她一束小花,那些花都是在鄉間的小路上采摘的野花,雖不知名,但聞著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看著他們純真的笑臉,黃子婕不覺眼睛濕潤了。
用真誠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每次去支教,黃子婕都會待上一個星期左右,,給孩子們上英語課,講繪本故事。課余時間,她經常和孩子們互動。男生比賽跑步,她跑去做喊聲最大的啦啦隊員。
她花了許多時間與孩子們建立信任。一個叫小雨(化名)的男孩,上課時常常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發呆,一整天不言不語,因為性格孤僻,其他孩子也很少與他一起玩耍。黃子婕便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時時鼓勵、常常關注。她發現他喜歡畫畫,于是經常帶著小雨通過畫筆放飛想象。慢慢的,小雨變得開朗了起來。“有一次畫完,他甜甜地對我說了一句‘謝謝姐姐,那一刻我真的體會到了教師這個職業是多么神圣而富有責任感,支教這個事業是多么的偉大。”黃子婕充滿感觸地說。
從最初的無限憧憬到如今的戀戀不舍,黃子婕收獲了滿滿的感動。支教于她,是一場從身體到心靈的洗禮。“每一次離開,孩子們都會圍住我叫著‘姐姐不讓我走。”黃子婕說,有時,自己是哭著與孩子們分別的。
3年的支教經歷讓她的思想更加成熟,也有了更明確的人生目標和方向。“不應該把目光僅僅局限在學習上,還要多多走進社會、融入社會,參與一些有公益性質的活動,把眼界放寬,把自己磨礪得更充實堅韌。
她希望自己能成為一道光,未來能夠照亮更多人,也希望這份愛心能夠延續下去,讓更多人關注鄉村教育,幫助留守兒童。“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也許我們成不了太陽,但是可以始終向著光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