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至2005年是中國羽毛球隊男雙、混雙選手,2004年湯杯冠軍隊成員,2005年蘇迪曼杯冠軍隊成員,單項最好成績是2003年世錦賽第三名(與趙婷婷搭檔)。2006年8月開始出任教練,先后在國家少年隊、國家青年隊執(zhí)教女隊。2008年10月開始,擔任中國羽毛球隊女雙主教練,期間趙蕓蕾/田卿奪得201 2年奧運會冠軍,于洋/王曉理多次獲得世錦賽冠軍。
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一般公開賽的比賽時間安排。事實上,每一個運動員都會根據(jù)自己的比賽時間作出相應的安排。大家經(jīng)過多年比賽的磨煉,會自動切換成比賽模式,吃飯、休息的時間都會圍繞比賽的節(jié)奏進行。
這一期,跟大家談一談比賽前的一些準備。現(xiàn)在錄像、攝像都很方便,獲取比賽錄像的渠道也多種多樣。這里透露一下,傳統(tǒng)強隊中,中國、馬來西亞、日本、韓國還有丹麥、德國、英國等都比較重視現(xiàn)場攝像,有保障團隊負責攝像,給教練員和運動員提供對手的比賽資料。日本、馬來西亞和韓國隊都有專門的攝像人員,而中國隊的這項工作基本都是各單項帶隊教練的任務。
我本人就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攝像師,自己的隊員每場比賽之前,我都會先把攝像機架好,按完開始鍵再下到教練席指揮比賽。我和上述幾個國家的攝像師經(jīng)常會在看臺上碰見,久而久之也熟了,偶爾還互相幫忙照看一下攝像機的開始和關閉。而印尼和中國香港等隊獲取錄像資料一般從網(wǎng)上,比如從臉書還有其他各大視頻網(wǎng)站上獲取。
我的習慣是隊員的每一場比賽基本都要攝像,至于下一場的對手,如果條件允許也會先錄下來,看看對手的比賽表現(xiàn)。每個隊員都有硬盤,里面都是隊員們自己比賽和對手比賽的錄像資料,這可是我們的寶貝。

每天比賽結束后回到酒店,我們第一時間就先把錄像拷貝下來,復制給隊員自己看,教練員也看,然后一起做比賽準備。通常,比較重要的比賽如全英賽、世錦賽、湯杯和蘇杯等團體賽,每一場比賽之前我們都會給隊員開準備會。在準備會上,通常是教練員和運動員交換一下對手的基本特點,然后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制定戰(zhàn)術,提示隊員主要注意對手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是特別重要的大賽比如奧運會、團體決賽、世錦賽決賽等,我們還會請科研專家參與賽前準備,請他們用文字加視頻的方式分析對手的技戰(zhàn)術特點,讓運動員對比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作為主帶教練,賽前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把握隊員的心態(tài),幫助隊員保持自信,以積極的心態(tài)準備困難。要預想到開局不順或者制定的戰(zhàn)術發(fā)揮受阻,我們該怎么辦?怎么去面對?有沒有另一套方案?比如賽前制定的戰(zhàn)術是積極創(chuàng)造進攻機會,希望通過進攻得分,但在實際比賽中,進攻機會是出來了,可對手的防守卻比預想得頑強,久攻不下,這時候該怎么辦?如果賽前沒有充分預見困難,在比賽中就會糾纏在其中出不來。用我的話說,就象上了一條軌道,一直下不來,無法擺脫。
比如2010年尤伯杯決賽,當時我們的第一女雙碰到韓國女雙,就是遭遇了久攻不下被打反擊、最終輸?shù)舯荣惖膽K痛教訓。如果賽前預見到這種困難,我們就可以在比賽中調整戰(zhàn)略,攻不死時我們也可以防守,我們的防守同樣出色,跟對手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當時,我們的隊員就是年輕,缺乏和對手斗的心態(tài),不敢防守甚至不愿意防守。
還有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就是奧運會決賽前傅海峰和張楠的賽前準備會。在大家看完錄像做完分析后,到預見困難這一環(huán)節(jié),張軍教練帶領教練組提出,傅海峰和張楠都是奧運會冠軍,有豐富的大賽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奧運冠軍的氣質和氣魄是馬來西亞對手不具備的,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念,要在關鍵時刻比他們更有底氣,因為我們是冠軍!這種鼓勵和氣魄極大地鼓舞了傅海峰和張楠的氣勢。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對手在關鍵時刻犯錯,而我們的奧運冠軍在高壓狀態(tài)下始終沉著冷靜,敢打敢拼,中國男雙最終蟬聯(lián)奧運金牌!這是一場經(jīng)典之戰(zhàn),除了技戰(zhàn)術之外,也是心態(tài)的勝利。
賽前準備和平時的訓練是密切相關的,教練必須要充分了解隊員的訓練情況,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隊員一起面對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