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

你在看智能電視的時候,智能電視也在觀察你的一舉一動。
視覺中國 ?圖
★2021年5月下旬,勾正更新了用戶隱私政策,收集的數據類型從21項減少至16項。“公司的夢想是把智能設備的所有數據都連接起來。”據勾正介紹,CHMP基于勾正1.38億臺智能大屏設備,可連接其他智能設備數量已突破5億臺。
2021年4月23日,一篇題為“我家電視機正在監視所有聯網設備”的帖子在技術論壇v2ex曝光。
網友“v64500”發帖稱,創維電視的后臺運行著一項“勾正數據服務”,其通過“抓包”分析后發現,該服務每隔10分鐘掃描一遍家中的聯網設備,抓取設備的定位信息、主機名等,并將數據上傳到一個叫gz-data.com的域名。
gz-data.com是北京市勾正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勾正”)的官網。官網顯示,勾正是一家致力于家庭數據智能營銷的第三方大數據公司。
帖子引起了公眾對于個人信息被違規收集的質疑。4天后,創維發表聲明稱,已禁用“勾正數據服務”APK(Android應用程序包)。當晚,勾正亦公開回應,強調用戶可以自行禁用APK,但承認公司的用戶隱私政策提示不夠清晰。
創維在聲明中稱,“勾正數據服務”是子公司酷開科技與勾正的合作內容,事發后雙方已解除業務合作關系。公開信息顯示,雙方的合作始于2014年,酷開科技于2018年11月入股勾正,目前持股2.5%。
勾正此前在對外宣傳中表示,除了創維,公司還與TCL、長虹、康佳、風行、微鯨/電視貓、三洋、東芝、飛利浦等廠商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在智能電視中安裝SDK(軟件開發工具包),采集一手的用戶行為數據。
超范圍收集數據?
據勾正披露,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勾正已聯合擁有智能電視終端超過1.38億臺,覆蓋1.49億家庭。
“通常來說,第三方數據商安裝SDK要在智能電視出廠前完成,這意味著必須獲得電視機廠商的授權。”流量資本合伙人吳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吳俊著有《程序化廣告實戰》等書籍,擁有二十多年在廣告、技術一線的行業經驗。
根據創維的聲明,酷開科技與勾正的合作內容僅限于以抽樣調查國內收視情況為目的的必要的數據采集。“其他任何超出此范圍的行為,均未得到本公司的許可及授權。”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電視機廠商讓第三方數據公司采集數據的用途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用于硬件服務,比如通過開機率了解用戶更喜歡旗下哪一款的電視機,做銷售規劃;另一種是廣告投放,因為不同節目、時段等收視率的高低會影響廣告價位。
此外,電視機廠商也會直接向第三方數據公司購買數據。
一位在TCL旗下雷鳥科技做OTT運營的員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司每年會向奧維云網等大數據公司付費購買數據報告,獲得包括OTT用戶數量、年齡結構、地區結構等行業宏觀數據,用于會員業務方向分析。在國內,OTT常被簡單地理解為智能電視或互聯網電視。
奧維云網(831101)是目前業內規模最大的智能電視第三方大數據平臺。根據奧維云網此前發布的公告,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創維電視向其分別購買了440萬元、370萬元和298萬元的數據挖掘分析服務等。
梁振鵬認為,勾正數據的問題在于過度收集數據,例如用戶家中其他智能終端的數量、設備名稱等,此類數據與上述家電廠商授權的用途并無直接關系。
據網友“v64500”曝光,勾正每隔10分鐘掃描一遍家中的聯網設備,抓取設備的hostname、mac和ip,以及探測周圍WiFi SSID(WiFi的名字)和mac。
這些聯網設備的數據能反映豐富的信息。一位在互聯網公司從事用戶端開發的工程師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hostname是主機名,一般情況下會帶上用戶信息;mac和ip,則是與位置有關的信息。
事實上,勾正官網公布的用戶隱私政策顯示,公司收集的用戶信息多達21項,除了網友“v64500”曝光的,還包括定位信息、設備名稱、電視當前信號來源、當前聯網WiFi名稱等。
2021年5月12日,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了勾正。對方表示,勾正采集數據的行為是合法合規的,且采集數據的用處對于公眾也是比較有利的。
南方周末記者留意到,2021年5月下旬,勾正更新了用戶隱私政策,收集的數據類型從21項減少至16項。此外,“用途和目的”一項中增加了“過濾與用戶無關的廣告信息”的內容。
此前,各類手機App侵犯用戶隱私的事例也屢被媒體曝光。
2021年5月1日,國家網信辦通報,搜狗輸入法、訊飛輸入法、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33款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這些App存在的主要問題均為“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與電視廠商關系曖昧
互聯網電視的興起,催生了勾正這類以家庭數據為核心的第三方大數據公司。
2005年,盛大公司發布盒子產品“寬帶娛樂電腦”,提出“網絡內容的電視化”的概念。盛大的盒子業務被廣電總局叫停后,傳統電視機廠商偷偷登場,在電視機里內置互聯網上的內容。
直到2009年國家廣電總局采取牌照管理制,互聯網電視的發展才走上正軌。2014年,廣電總局出臺互聯網電視181號文,進一步細化牌照制度和內容管控的規定。
與此同時,大數據成為新趨勢。2014年,大數據的概念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國務院頒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明確表示要全面推進大數據發展和應用。
勾正是在上述背景中發展起來的。在古代,“勾”是10的32次方,“正”是10的40次方。據勾正介紹,公司名取自“勾正”,意為擁有海量數據。官網顯示,勾正成立于2014年5月,整合家庭大數據全域資源,面向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研究和產品服務。
當時,奧維云網正在醞釀上市。2014年8月,奧維云網在新三板掛牌,次年11月,收購勾正20%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奧維云網成立于2011年,最初的主營業務是為家電生產商及經銷商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由此擁有豐富的家電廠商的資源。2013年,奧維云網的前五大客戶為TCL、松下電視、LG、康佳和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9月,原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的妻子李婷認購奧維云網600萬股,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次年8月,李婷與奧維云網創始人之一文建平通過簽訂一致行動協議的方式收購奧維云網,并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
奧維云網的控股股東發生變化后,勾正開始脫離上市公司。
2016年12月30日,奧維云網公告稱,勾正將改由員工持股平臺進行控股(奧維股份占比下降為6.32%)并自主決定公司發展。
勾正在官方公眾號上將此稱為“單飛”。當時勾正的實力已不弱,截至2016年10月,勾正已擁有智能電視終端超過1100萬臺,數據覆蓋2000+電視頻道,地區覆蓋全部地級市。2017年12月,奧維云網將所持有的勾正6.32%股權,以605萬元全部轉讓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奧維云網創始人之一喻亮星也開始從上市公司淡出,逐漸成為勾正的掌門人。
2017年3月,奧維云網董事會換屆后,喻亮星卸任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自此不在上市公司擔任職務。到2020年年末,喻亮星在奧維云網的股權比例已減少至3.59%。
天眼查顯示,目前北京智信云商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是勾正第一大股東,持股45.85%。智信云商由喻亮星持股44.77%,喻亮星為勾正實際控制人。
此外,兩家有電視機廠商背景的公司——酷開科技和歡網科技同為勾正的股東,分別持股2.5%和5%。酷開科技是創維旗下負責智能電視系統運營的技術平臺,由創維控股;歡網科技的股東包括TCL、長虹、騰訊等。
連接智能設備所有數據
勾正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喻亮星曾在2017年3月接受流媒體網專訪時表示,“公司的夢想是把智能設備的所有數據都連接起來。”
從技術上看,由于智能電視大屏擁有聯網屬性,因此也能夠與移動端、其他聯網設備之間實現信號打通、數據打通。“一個設備接入Wifi的時候,會跟所有設備說一聲hi,我是xxx,我的ip是xxx(未定義),你們要給我分配地址嗎?”上述工程師解釋。
2019年1月,勾正廣告和媒體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正軒在2018中國OTT行業發展峰會上表示,勾正已經實現家庭大屏收視測量由“端”向“人”轉變,即通過WiFi不斷探測電視機周邊有哪些手機,通過個人設備的標簽反饋給勾正OTT。
出于對精準營銷的重視,OTT市場也有對跨屏監測的需求。知名趨勢營銷專家、知萌咨詢機構創始人肖明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未來OTT作為家庭數據的中臺,可以根據用戶行為習慣對家庭的消費場景和需求進行洞察。例如,根據用戶的購買行為,描繪出完善的家庭消費需求鏈,把營銷變成內容和服務。此外,還可以整合智能家居的行為。
因此,近年來打通大屏和小屏數據已成為業內各家公司發力的方向。
譬如,奧維云網宣稱已匯聚移動端小屏數據和線下消費數據,與自有的家庭大屏數據相匹配,從而為智能電視廣告精準投放提供全流程大數據支持。
勾正亦有類似的服務。官網顯示,勾正CHMP家庭數據營銷管理平臺是為廣告主提供的跨屏解決方案。在家庭場景下,勾正將與電視相通的所有設備建立同源關系,生成家庭及成員唯一的識別ID。
據勾正介紹,CHMP基于勾正1.38億臺智能大屏設備,可連接其他智能設備數量已突破5億臺。
陳正軒在上述峰會上還表示,CHMP通過跨屏同源設備唯一標識體系,能精準鎖定正在收看大屏廣告消費者的移動端設備ID,并提供給廣告主,追蹤其后續在移動端的一系列行為路徑,如是否產生瀏覽行為或購買行為,實現廣告投放效果驗證。
要把用戶的消費者特性準確描繪出來,勾正也需要借助外部數據庫。《中國家電巨子訪談錄》一書作者段傳敏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打通跨屏數據,從技術上看不難實現,但還需要有一個相互許可的動作。
據勾正公眾號介紹,勾正已與京東黑瓏、CTR、尼爾森、Talking Data等數據公司開展合作。其中,黑瓏是京東商城開放營銷平臺,擁有京東商城全量數據。Talking Data則是第三方數據智能服務商,數據來自日活7.5億臺移動設備。
南方周末記者就智能電視用戶數據用作其他商業化用途是否合規等問題向勾正發出采訪,勾正表示公司目前不便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