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哲暉 陳新梁
做好建黨百年重大主題報道,是當前新聞宣傳戰線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檢驗媒體綜合實力的一次大考。浙江日報作為黨報集團,在這一“同題作文”比拼中,超前謀劃、創新策劃、內外聯動、全媒傳播,將建黨百年這個宏大的主題落到了使命尋訪、向黨獻禮、支部力量這三個具體而富有意義的報道角度上,聚焦典型地點、典型事物和人物,有效提升了建黨百年報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一)以“重要窗口”新使命的緊迫感超前謀劃。浙報集團建黨百年的報道謀劃,始于約一年前。2020年春天,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浙江考察,并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
面對“重要窗口”的新使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之年,黨報集團如何更好地“復工復產”,新聞報道該有怎樣的大動作?浙報集團黨委會、編委會堅定提出,越是在這樣的特殊時期,越是離不開也越是需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黨的偉大精神;浙江省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浙江日報作為省委機關報,要扛起政治擔當、走在前列。著眼2021年建黨百年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從2020年7月1日起,浙報就在全國媒體中率先推出“使命——從起航地出發”迎接建黨百年融媒體報道;同時著眼全國,聯動相關省級黨報,在更大范圍內打響重大主題報道的新聞品牌,于建黨百年倒計時1周年起陸續派出10支小分隊分赴省內外尋訪,幾乎每篇報道均由集團黨委、編委領導帶隊。
“從起航地出發”報道2020年11月初收官。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浙報集團又馬不停蹄策劃下階段報道:今年2月下旬,啟動“最好的禮物”建黨百年融媒體新聞行動,主要以短視頻形式,邊拍邊采邊播,以給黨獻禮的方式來慶祝黨的百年華誕,禮物可以是具有當地特色的工業品、農產品,也可以是文化作品或一場展示活動等;及至3月下旬,又推出“百年大黨的支部力量”融媒體報道……
(二)從全局出發謀篇布局體現特色。作為省級媒體,浙報的報道力求跳出地域局限,既關照全局,又展現鮮明的浙江特色,力求在同題的重大主題報道中體現出較高辨識度。
如“使命”系列報道以《99年過去 我們循著歷史的指引回到原點——溯源紅船問初心》為首篇,從嘉興南湖這個黨的夢想起航地出發。緊接著,依序刊登《追尋遍布于煙火氣中的紅色記憶——在紅色上海,讀懂初心》《在中國革命的搖籃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井岡山精神別樣紅》等,帶領讀者共同走過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大慶、小崗、深圳等一個個時代節點,最后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的發源地安吉收官,從浙江開篇,至浙江收尾。
這些尋訪地的選擇是從“回溯光輝歷史”和“見證改革發展”兩個維度精心考慮的,其中既有昔日的革命圣地,也有見證新中國發展、改革的高地,又多是提煉出了我們黨精神譜系的典型地點,從而更加立體地將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偉大歷史和輝煌成就鋪陳開來。
全國尋訪告一段落后,今年啟動的兩組報道,均著眼浙江、側重當下。如“百年大黨的支部力量”以小見大,尋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有先進經驗和典型意義的黨支部。通過對他們的記錄,以“小窗”見“大窗”,生動反映出浙江大地上的深刻變遷和輝煌成就。
(三)加強策劃突出主題報道的歷史厚度、思想高度和現實意義。如果僅僅是回顧歷史,那這些報道就缺乏了時代的生命力,浙報的“使命”報道就是以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脈絡,展現在黨的領導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帶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報道重在深入挖掘尋訪地經濟社會發展變遷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展現精神動力與偉力。
同樣,“最好的禮物”系列報道,要求重點挖掘禮物背后的故事,通過講述獻禮故事來展現黨的領導給人民群眾、給地方帶來的變化。如在《大國重器“浙”智造 看杭汽輪如何讓中國裝備成為世界動力》中,工人們把自主研發的工業汽輪機作為禮物獻給黨的百年華誕,視頻講述了杭汽輪在黨的領導下,從1958年研制浙江省第一臺工業汽輪機開始,用63年時間終于讓中國的工業汽輪機制造站在了世界第一方陣的經歷。又如《感受開化一江清水帶來的幸福生活》,講述的是開化縣農民把一杯清澈的錢塘江源頭水作為獻給黨的百年華誕的禮物,背后是近年來“兩山”理論給人居環境帶來的大變化。
而“支部力量”系列報道之所以選擇以黨的組織細胞——黨支部作為報道對象,就是因為黨支部一直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而其后的報道也將側重當下、呼應歷史,通過挖掘基層黨組織帶領黨員群眾奮斗創業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這一扇扇窗口透射出的黨的光輝。
一家黨報集團的媒體深度融合,既有賴于頂層設計的推進,也需要在一個個新聞產品的呈現中探索全媒體傳播的路徑。業已推出的這三組系列報道,就是以融合傳播理念創新主題報道的生動案例。
“使命”系列報道啟動儀式在杭州和嘉興南湖同時舉行,兩地雙會場同步授旗;報道借力全國各采訪地的省級黨報等(包括深圳特區報)共同開展,多家省報還派出記者共同署名采訪。浙報集團還與南湖革命紀念館合作推出“從起航地出發·百年紅船伴我行”活動,記者尋訪時向上海一大、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大慶等各地大型紀念館贈送印刻浙報集團與南湖革命紀念館LOGO的紅船模型,形成報道與運營的有機聯動,擴大了宣傳效果。
而“支部力量”系列報道啟動儀式,以專業演員和浙報青年黨團員快閃拉開序幕,并由浙江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以“百年大黨的紅色細胞”為主題,現場上了一堂生動的微黨課,緊接著,來自南湖革命紀念館、安吉余村等5個基層黨組織的代表,講述了各自所在黨組織帶領群眾不忘初心、賡續奮進的故事……
(一)發揮報紙端長于深度報道、平面表現力強等優勢,并整合入新媒體元素。三個系列所有的主體報道,均在浙江日報頭版或內版顯著位置發布精美的海報(配發新媒體產品二維碼)和精練的文字導讀,同時為新媒體端報道和紙媒內版報道導流。如“使命”系列報道,內版前后刊發了11個整版報道,恢宏大氣,版面元素豐富,采用組合式發稿——主稿通訊深度開掘主題意義,“記者手記”分享尋訪感悟、情理交融,“史海沉鉤”以時間軸大事記、專家說故事等方式,引讀者遨游紅色史海之中,強化了整組報道的厚重感。又如“支部力量”報道,先是刊發長篇綜述《從支部讀懂中國共產黨》,系統回顧支部建設在百年大黨發展史上的節點脈絡、亮點案例,闡釋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當下的難題、挑戰;接下來該系列報道將分批報道各地基層黨組織,每次由1個主稿支部故事+支部名片、支部特色一句話、百年足跡等構成。

□ 在即將迎來建黨百年100 天倒計時之際,3 月21 日下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在習近平同志先進性教育活動時的聯系點——杭州市西湖區翠苑街道翠苑一區,舉行“百年大黨的支部力量”大型融媒體報道啟動儀式。
在設計上,主題報道的整版風格也力求貼合主題。“使命”系列報道中,《井岡山精神別樣紅》,以井岡山上的星火相傳火炬雕塑為主圖,在版面上又以火炬火焰的樣式涂抹開來;《母親延安換新衣》選擇柔美的延安主城區水景作為主圖;《“春天的故事”越寫越精彩》大圖中,鄧小平同志雕像呈“邁步向前走”的動作,與下方“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小標題交相呼應……
(二)聯動全省融媒共享聯盟,突出移動優先,強化視覺效果。稿件在浙江新聞客戶端上線當天,均在客戶端專門設置一幅與主題相匹配的啟動頁,為系列報道的推出營造氛圍、引流導流。其中,“使命”系列報道每篇稿件都由記者同步攝制了一段3至5分鐘時長的視頻,片頭統一制作,氣勢磅礴,內容豐富直觀;同時,采訪進程中則將一些精彩片段及時剪輯、邊走邊發。“支部力量”報道,僅在啟動儀式環節就發布了五六個視頻,每個環節進行完不久,就剪輯精彩細節、發布短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最好的禮物”新聞行動,是聯動浙報集團覆蓋全省的融媒共享聯盟開展的。這一聯盟從2020年4月開始建設,意在充分發揮省級黨報媒體平臺、內容建設等優勢,和方興未艾的縣級融媒體中心下接地氣、視頻攝制力量強等優勢,雙方互相賦能,今年2月又新加入了11家設區市黨報。新聞行動由浙江日報牽頭,并與縣級融媒體中心或市級新媒體聯合選題、采訪、攝制,每一期視頻都在浙報集團旗下幾大客戶端刊播,同時聯合學習強國浙江平臺、有關市級黨報新媒體和縣級融媒平臺同步刊發。

□ 圖為來自南湖革命紀念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安吉縣余村、溫州首家民營企業黨委所在的正泰集團等浙江省內5 個基層黨組織代表,在現場鄭重宣示。(魏志陽 徐彥 呂之遙/攝)
(三)加強多平臺分發運營,全媒傳播。這些系列報道中的重頭報道或精彩細節,均由新媒體運營團隊、兩微團隊等根據產品不同特點或推薦、或重新制作后分發到學習強國、今日頭條、百家號、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如“使命”系列融媒體報道,被學習強國、人民網、光明網等網站、APP媒體賬號轉載近百次,《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頭版顯著位置也對這一活動予以報道。而“最好的禮物”前三期及“支部力量”啟動儀式的數篇新媒體報道,點擊量均超過100萬。
(四)重視二次挖掘,充分利用素材價值。浙江日報建黨百年報道的另一探索,是對報道內涵和產品價值的二次挖掘。如“使命”系列常規報道收官后,浙江新聞客戶端又于3天后連續上線可視化長圖和短視頻。長圖精心摘選了10篇報道中的關鍵詞,以海報形式進行可視化呈現;短視頻速覽則以衛星俯瞰的視角,回顧了記者們一路尋訪留下的一個個紅色腳印,并剪輯集納了整組報道中一幕幕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和畫面。兩個產品推出后,在網上又掀起了一輪傳播熱潮。無獨有偶,“支部力量”啟動儀式上的專家微黨課,全程被完整錄制下來后,配上字幕,上線后供廣大基層黨員在黨史教育中作為學習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