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詒娟 陳文靜
(1.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農業服務中心,廣西玉林 537024;2 廣西玉林市福綿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玉林 537023)
要想提高富硒米產量,施肥是關鍵,目前施肥有常規施肥和測土配方施肥2 種方式。測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據土壤中供肥性能的測試以及肥料在田地中的試驗數據進行總結,從而得出作物需肥規律[1]。科學施用有機肥料,合理配比氮磷鉀及微量元素,分時、分量進行施肥,可滿足營養元素的供需平衡[2]。
優化農作物栽培與管理,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爭取實現化肥使用零增長,能有效提高水稻產量和化肥利用率,減少面源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1 試驗材料及試驗地 試驗在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勸場村門口垌水稻田進行。試驗種植開始前取耕作層土壤進行化學試驗分析,分析結果為:有機質含量25.1 g/kg、全氮含量1.68 mg/kg、有效磷含量30.8 mg/kg、速效鉀含量328mg/kg,土壤pH 為7.8。此次選擇的試驗水稻品種為鵬優6377號,試驗肥料:氮肥為尿素(N >46%),磷肥為鹿寨磷肥(P2O5>17%),鉀肥為加拿大鉀肥(K2O >60%)。
2.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裂區設計,設8 個處理,不設重復。試驗田區面積為20 m2。本次試驗分為2 組,一組富硒米水稻常規施肥,另一組富硒米水稻為測土配方施肥,在2 組田地進行氮肥、磷肥、鉀肥以及無氮、無磷、無鉀施肥共8 個處理。試驗田區筑埂隔離,田埂修筑高30 cm、寬28 cm,并在試驗田區設置1 條寬40 cm、深30 cm 的排灌溝。
2.3 試驗概況 試驗于2020 年7 月15 日開始,在成均鎮勸場村門口垌水稻地筑小區田埂,田埂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包裹嚴實,確保肥水不外流。各個試驗小區實行單排單灌,保證肥水不串。7 月26 日進行分小區施肥,施肥量按照事先的計劃進行,基肥30%的尿素、磷肥全部施入和40%的鉀肥。秧苗移栽后10 d,用60%的尿素和50%的鉀肥作為分蘗期追肥。
秧苗于2020 年8 月1 日進行移栽,移栽過程中保證每個試驗田區的行株距離均為14 cm×23 cm,每個試驗區25 行,每行25 株,每株1 棵秧苗。試驗期間,病蟲害治理以及田間管理措施均按照大田方式處理。富硒米水稻收獲時,對水稻產量、樣本養分含量進行化學分析和計量。
2.4 樣品測定 樣品測定采用常規測定方法,先對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養分含量、肥力等進行測定,用擴散吸收法測定土壤堿解氮,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土壤速效磷,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計法測定土壤速效鉀,重鉻酸鉀比色法測定土壤有機質,電位測定法測定土壤酸堿度[3]。同時,采用凱式蒸餾法測定籽粒和秸稈中的全氮,釩鉬黃比色法測定全磷,火焰光度法測定全鉀。
3.1 水稻產量 試驗水稻于2020 年11 月10 日進行收割,對各個試驗處理水稻收割后進行計量,產量、養分記錄情況如表1 所示。試驗得出,測土配方施肥水稻的籽粒產量、秸稈產量明顯比常規施肥水稻高;在養分分析中發現秸稈及籽粒養分含量均不同。從科學角度分析,測土配方施肥是對土壤進行分析后,對肥料配比進行優化,在用量、結構方面均比常規施肥具有優勢。此外,從單元素施肥產量看,在氮肥、磷肥、鉀肥中,氮肥的增產效果最為明顯。
3.2 水稻對養分的吸收積累 對秸稈、籽粒的全氮、全磷、全鉀等含量的檢測如表2 所示。從表2 中可以看出,富硒米水稻的養分積累情況是鉀高于氮、高于磷,由此看出水稻成長過程中對鉀的營養需求較多。結果表明,相對于常規施肥區,測土配方施肥區水稻對氮磷鉀元素的吸收力要強得多;無氮區水稻不僅氮肥吸收量最少,對磷、鉀的吸收也很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缺氮導致了水稻生長受限,進而影響了對磷和鉀的吸收。
表1 不同處理下富硒米水稻的產量及養分情況
表2 不同處理下水稻籽粒及植株對養分的吸收量
3.3 肥料利用率 根據養分吸收量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各個種植小區內部的水稻養分吸收量,由此得出全肥區與全缺素區的養分含量之間的差值,由此計算出各處肥料利用率。通過計算得出,常規施肥種植區水稻氮肥、磷肥、鉀肥的利用率分別為29.9%、25.8%、30.1%;測土配方施肥種植區水稻氮肥、磷肥、鉀肥的利用率分別為34.6%、27.8%、33.9%。由此說明,經測土配方施肥的水稻比常規施肥的水稻肥料利用率要搞,氮肥利用率能提高4.7%,磷肥利用率能提高2.0%,鉀肥利用率能提高4.1%。
配方施肥是根據土壤肥力情況以及相關作物對養分的需求,進行科學分配施肥比例的一種技術。相比于常規施肥,測土配方施肥能夠有效提高水稻產量,提高水稻對化肥的利用率。在常規施肥區、缺素區、測土配方區的水稻對比結果可知,水稻籽粒和秸稈產量依次為測土配方施肥區>常規施肥區>缺素區。在肥料利用率上,測土配方施肥的水稻對肥料利用率要高于常規施肥區。試驗結果表明,氮元素是影響水稻對氮、磷、鉀3 元素吸收的關鍵因子。
富硒米測土配方施肥,是保證水稻增產的一個有效措施,效果要比常規施肥要好。另外,水稻的增產,除了和土壤肥力、施肥比例有關,還受其他因素影響,如水、種、密、保、管、工及氣候等多因素均會影響水稻產量。在實際操作中,只有科學、合理進行測土配方施肥,與科學密植、科學灌溉、防病防災等技術緊密結合,才可能達到增產的效果。
測土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水稻對化肥的利用率。配方施肥過程中,磷肥的利用率提高的最少,氮肥的利用率提高的最大。這是因為作物對氮、磷、鉀3 種營養元素的吸收,氮起到關鍵因子的作用。肥料利用率除了與配方施肥有關外,還和土壤類型、水分、農藝措施、水稻品種、施肥比例等密切相關。要想肥料利用率和水稻產量之間達到平衡,就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配方施肥,要結合水稻種植過程中的農業工藝、灌溉管理、土壤培育、耕作制度等,如此才能達到最優的平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