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波 吳組淼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宜興214206)
古代的傳統刺繡大多數是在特定的織布上來進行的,現代人們開始將刺繡工藝與服飾相結合,把各種刺繡技術以及刺繡圖案在服裝上進行運用,這一融合使新時代現代服裝的發展產生了新的方向。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和審美需求的變化使得服飾必須具有更強的審美價值,對于時尚服裝的追求也更加多變。人們開始追求專屬于本民族獨特的服飾風格,而在中國的民族文化風格中刺繡工藝是重要的符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只有進行充分地學習才能夠更加合理地進行刺繡元素的運用,才能夠將刺繡工藝技術特別是羌繡工藝技術應用在現代服飾中繼續綻放光彩。才能夠以現代的審美觀重新去了解刺繡元素,特別是羌繡元素在現代服裝中的創新應用。
刺繡作為有著悠久歷史與較高的藝術成就的一種傳統技藝,其本身有著獨特的藝術特點,而其藝術特征可以總結為色彩豐富、針法獨特、吉祥的寓意。受到陰陽與五行的影響,中國民間歡慶節日時所使用的刺繡,色彩對比都非常的強烈,以紅、綠、黃、藍等較為艷麗的顏色為主,并且非常注重刺繡的布料與刺繡的圖案間及刺繡圖案之間在色彩上的區別與對比。例如紅花多于綠葉相配、紅地多于金花相襯等等。對于刺繡圖案的完成有著決定性影響的就是刺繡的針法。而刺繡的針法對刺繡的作用重點在于,其一刺繡是依靠繡線與針法的組織變換形成的,針法是刺繡圖案能夠構成的基礎;其二刺繡圖案的審美效應需要針法獨有的表現力來展現。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刺繡工藝帶來了眾多新型刺繡材料,還有刺繡的新工藝與新技術,借助其發展并加上刺繡圖案的助力,刺繡工藝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也得到了創新。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新型的刺繡材料被應用到現代服飾的設計過程中。這些新材料的出現拓寬了設計師的思路,同時也促進了現代服裝的進步。設計師在進行現代服裝設計時,開始重視新型刺繡材料在現代服裝中的融入。在現代服裝的設計里除了傳統的刺繡絲線之外,還有亮片與人造寶石等新型材料可以選擇。
以薄紗連衣裙的設計為例,當前的設計手段是以釘線繡為主,使用亮片或者人造寶石釘出想要的圖案,這種設計方法可以形成薄紗與亮片/人造寶石兩種材料立體感的強烈、對比與突出,從而強調其個性化的設計,滿足現代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傳統刺繡受到紡織面料技術的限制,所以刺繡元素大多應用在純棉布上,也因此對刺繡工藝的應用有著很大的限制,可應用的服裝也較單一。未來設計師們需要更加注重新型面料與刺繡工藝的融合,使刺繡工藝在現代休閑服裝的應用里也可以融入流行元素,增添其時尚感與消費吸引力。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為刺繡工藝帶來了眾多新型材料,并且還創造出這些新型材料使用方式與傳統材料的新型使用方法,也就是應用刺繡的新工藝與新技術。想象力是服裝設計的原動力,但是在早期因為技術落后的原因,刺繡工藝在服裝上的應用受到了很多的限制。通過上述新工藝、新技術的支持,現代服裝設計師已經可以放飛無限想象,盡情創新現代服裝設計并與刺繡工藝的結合。如傳統的部分花卉圖案有著獨特的不可取代的審美功能,因為傳統工藝條件的限制,無法通過常規的方式應用在服裝上,但是因為現代繡制技術的發展,讓這些花卉的繡制與應用成為現實。并且還可以輔以亮片和人造寶石等等新材料,使現代休閑服裝上的刺繡花朵顯得更加俏麗、生動。
刺繡在現代服裝的運用中,經常會出現無法打破傳統刺繡圖案使用的常規。但是,在進行圖案設計的時候太強調圖案完整性反而會影響現代服裝自身的完整。為了融合當代審美特征與時尚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里運用到刺繡工藝時,首先需要保證所設計的服裝的美觀性,并且還要突出人體的優點,弱化人體的缺點。在現代人們推崇簡單、快捷生活的背景下,刺繡以零星點綴的方式去美化休閑服裝,而不使用大篇幅的刺繡會更符合現代審美。
在刺繡配色的選擇上面,設計師需要打破傳統的設計思維去挑選刺繡的色彩。比如在風格比較簡單、干練的休閑服裝里應用刺繡元素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沉穩屬性的刺繡色彩。刺繡工藝在現代服裝的運用需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局限性,以創新的方法來運用刺繡的圖案與色彩,還兼具現代服裝的整體效果與風格,這樣才能將刺繡工藝與現代服裝進行更好地融合。
羌族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豐富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羌繡則體現羌族自身的內涵和魅力,也是承載羌族文化精髓的物化代表和象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現代刺繡工藝技法發展變化一樣,羌繡技術也需要在材料、工藝、圖案和色彩等方面進行創新。
羌繡是羌家婦女農閑時的一種針線活。挑花刺繡時,她們既不打樣,也不畫線繪圖,僅以五色絲線、棉線、毛線,憑著嫻熟的技巧,就能繡制出具有民族風格、絢麗多彩的各種圖案,富含寓意。如“石榴送子”、“風穿牡丹”、“藤團牡丹”、“尖菊團花”、“四羊雙菊”、“四羊識寶”、“十二生肖”、“金瓜連環”等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與現代刺繡一樣,現代羌繡已經不局限于原先的棉布、棉線等材料,現代羌繡逐漸把絲綢、呢絨以及新型化纖面料運用到羌繡作品中,創新制作的作品更加牢固耐用(如圖1 所示)。
圖1 材料創新(資料來源:蝶訊網)
羌繡原先的工藝技法主要是挑花刺繡,挑花刺繡的主要特征是線跡表面的浮線較長,這樣有利于圖案花型較完整地呈現。但如果在使用的過程中因為磨損容易造成棉線斷裂,則花型就會模糊。現代羌繡可以先用較為牢固的化纖與棉絲纖維進行加捻、染色,再進行交織的方法來生產新型面料,然后再在面料上進行刺繡,則最后的成品牢固度更好,服裝也更加耐洗耐穿,色澤也能保持得較為長久。
羌族人民制作的羌繡作品圖案和色彩主要取材于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圖案構成相對樸實、含蓄,色彩搭配也比較淺顯、直白。要創作符合現代人們審美取向的作品,必須將流行圖案和流行色彩運用到創新作品中去,只有這樣,設計創作的羌繡產品才能得到市場更廣泛的認可,也才能贏得更為豐厚的利潤(如圖2 所示)。
圖2 色彩創新(資料來源:蝶訊網)
回顧歷史發展可以發現,刺繡工藝與服飾藝術的發展總是相互推動的,服裝借助刺繡工藝增添魅力,刺繡工藝在服裝上展現其變化。對于服裝來說,刺繡特別是羌繡不僅僅是圖案與工藝在服裝上的展現,更意味著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把羌繡與現代服裝設計的應用相融合,更加能展現出時代的特點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