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博
陽春市婦幼保健院內科,廣東陽春529600
我國腦卒中的發病率較高,根據2016年發布的數據,現今我國約有7 000萬腦卒中患者,每年約有200萬新發腦卒中患者,隨著人們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的加大,腦卒中的發病率不斷年輕化[1-2]。腦卒中患者若不及時接受有效治療,對其日常生活影響較大,但是大部分腦卒中患者在治療后仍然會伴有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后遺癥,故而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患者而言意義重大[3]。該次研究中方便選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該院收治的100例腦卒中患者,探討腦苷肌肽聯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療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使用隨機數字分組方法將方便選取該次研究的100例腦卒中患者均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對照組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24例;年齡46~82歲,平均年齡為(72.84±2.91)歲;病程在1~6 h,平均病程(3.48±0.94)h。研究組患者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26例;年齡45~83歲,平均年齡為(72.81±2.75)歲;病程在1~6 h,平均病程(3.81±0.84)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選病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參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4]中腦卒中診斷標準;且符合MRI、CT腦卒中影像學標準;②發病24 h入院;③既往無腦卒中史;④患者以及家屬對該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存在遺留功能障礙患者;②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心臟功能疾病患者;③腦腫瘤患者;④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⑤依從性較差患者。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對照組接受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批準文號20130110,規格:200 mg)1.0 g治療,將其溶于0.9%氯化鈉溶液250 mL靜脈滴注治療,1次/d。研究組則給予腦苷肌肽聯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腦苷肌肽(國藥準字H22025048)治療,使用250 mL生理鹽水稀釋6 mL腦苷肌肽靜滴,1次/d。兩組均治療14 d。
1.3.1 觀察指標①神經功能。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S-100β、NSE、NGF水平。②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檢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積壓。
1.3.2 療效評估 參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5],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較治療前明顯好轉;有效:較治療前好轉;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血清S-100β、NSE水平低于對照組,NGF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指標對比(±s)
?
研究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積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s)
?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0,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腦卒中是我國神經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腦卒中治療過程中,若是能夠在短時間內修復神經細胞、促進血液循環恢復,進而可以促進腦功能的恢復,對其預后改善效果較好[6]。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主要成分是小分子激活肽、磷酸肌醇寡糖,將其用于腦卒中治療,能夠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有機物等,且不含有任何感染性因子,可以有效促進腦細胞的恢復,糾正能量代謝障礙,但是單一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療無法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現今臨床上多選擇將其與腦苷肌肽聯合治療[7]。腦苷肌肽是一種復方制劑,該藥物能夠有效緩解腦卒中患者腦組織周圍的壞死與水腫,促進腦神經細胞的恢復,同時藥物制劑中的多肽類物質能夠促進腦細胞恢復,促進血紅蛋白變構,提升腦卒中患者的預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與腦苷肌肽聯合治療,能夠有效促進神經元在缺氧狀態下的修復與再生,從而產生大量能量,改善臨床癥狀,促進神經元修復[8-9]。
該次研究中,研究組的血清S-100β(1.83±0.33)μg/L、NSE水平(9.48±1.33)μg/L低于 對照組血清S-100β(5.58±0.18)μg/L、NSE水平(12.48±1.24)μg/L,NGF水平(395.81±23.91)pg/mL高于對照組NGF水平(341.92±21.54)pg/mL(P<0.05)。司維[10]學者的研究結果: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研究組的血清S-100β(1.81±0.24)μg/L、NSE水平(9.43±1.48)μg/L低于對照組血清S-100β(5.84±0.34)μg/L、NSE水平(12.83±1.45)μg/L,NGF水平(393.31±23.74)pg/mL高于對照組NGF水平(343.85±21.81)pg/mL(P<0.05)。與該次研究結果一致,均證實了腦苷肌肽聯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
該研究顯示,研究組的全血高切黏度(6.48±2.16)s、全血低切黏度(3.49±0.53)s、血漿黏度(2.11±0.31)mPa·s、紅細胞積壓(41.28±3.35)%均低于對照組全血高切黏度(10.83±2.22)s、全血低切黏度(4.58±0.33)s、血漿黏度(3.05±0.24)mPa·s、紅細胞積壓 (46.84±4.91)%(P<0.05)。易繼平等[11]學者的研究結果:研究組的全血高切黏度(6.85±2.12)s、全血低切黏度(3.48±0.59)s、血漿黏度(2.14±0.85)mPa·s、紅細胞積壓(40.43±3.94)%均低于對照組全血高切黏度(10.48±2.55)s、全血低切黏度(4.85±0.18)s、血漿黏度(3.84±0.51)mPa·s、紅細胞積壓(46.94±4.21)%(P<0.05),與該次研究結果一致,均證實了腦苷肌肽聯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84.00%(P<0.05)。與魏玉玲[12]學者的研究結果對比,其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8.72%,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2.84%,二者結果一致,說明單獨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療,與聯合腦苷肌肽治療對比,聯合治療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腦苷肌肽聯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