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文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腎內科,山東濟南250132
腎炎不是單純一種疾病,而是因多種發病機理和病因導致一組癥狀的疾病,其病理類型較多,但臨床表現卻有重疊發生[1]。此疾病的特征如下: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出現障礙,腎臟對血壓、水、酸堿平衡、電解質的調節能力有明顯缺陷,腎小球對細胞和蛋白的通透性出現改變。臨床常見的腎炎類型有慢性腎炎、急性腎炎、紫癜性腎炎、急進性腎炎、狼瘡腎炎[2]。據我國某項調查數據顯示,患慢性腎病者的人數占總住院患病者的4.8%,性別上男性多于女性[3]。慢性腎炎的病程長,病變的過程進展緩慢,在此期間患病者的腎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減退,最終階段即慢性腎衰竭[4]。慢性腎炎的患者病因尚未完全確定,經研究鏈球菌感染和慢性腎炎并沒有很明確的聯系。目前發現約15%~20%的慢性腎炎是因急性腎炎轉化來的,多數慢性腎炎患者沒有急性腎炎史[5]。慢性腎炎的發病原因應該是原蟲、病毒、細菌等感染,并通過非免疫機制、炎癥介質因子、免疫機制等方式引發此疾病的[6]。臨床上尿激酶以及阿魏酸鈉均是治療慢性腎炎的常用藥物,為追求療效最大化,該文針對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來該院治療的80例慢性腎炎患者,為其應用尿激酶聯合阿魏酸鈉治療,觀察其療效,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80例在該院接受慢性腎炎治療的患者,排除先天肝腎功能不全、對該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用藥禁忌證以及拒絕加入該次實驗或參與同期其他臨床試驗的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屬均同意此次實驗。根據抽簽法分組,分為聯合藥物組(n=40)和常規治療組(n=40)。聯合藥物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6~73歲,平均(49.68±15.43)歲;常規治療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5~74歲,平均(49.47±15.6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實驗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常規治療組:予以鹽酸內那普利片(信達怡;10 mg;國藥準字H20043648)和瑞舒伐他汀(海舒嚴瑞舒伐他汀鈣片;10 mg×7片;國藥準字H20143338)治療,鹽酸內那普利片用藥方法:10 mg/次,1次/d;瑞舒伐他汀用藥方法:初始計量為半片,1次/d;若患者伴發水腫,則另加呋塞米(呋塞米片;20 mg;國藥準字H11020844),用藥方法:初始計量1~2片/次,1次/d,若癥狀嚴重可在服藥后6~8 h再次服用1~2片,注意服藥應控制在5片/d;若患者無法控制高血壓水平,則另加鈣離子拮抗劑。叮囑患者在此期間的飲食要低鈉、低鹽、優質蛋白為主,當患者的腎功能發生衰退,飲食則需低蛋白。連續治療14 d。
聯合藥物組:阿魏酸鈉(注射用阿魏酸鈉;0.1 g;國藥準字H20056281)+尿激酶(注射用尿激酶;50 U;國藥準字H20044848)聯合治療,阿魏酸鈉用藥方法:將本品溶解之后,加入100~500 mL的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0.3 g/次,1次/d;尿激酶用藥方法:將本品與5%葡萄糖溶液或者生理鹽水進行配制,以6 000 U/min的速度進行滴注,需連續滴注2 h。連續治療14 d。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血脂情況以及治療效果。①臨床指標: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氮素、血肌酐、腎小球濾過率等;②血脂情況:高脂血癥、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③臨床療效:尿蛋白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則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明顯減輕,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0.6 g則為有效;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且出現加重現象則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聯合藥物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氮素、血肌酐、腎小球濾過率與治療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藥物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氮素、尿肌酐腎小球濾過率均優于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對比(±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情況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情況比較[(±s),mmol/L]
?
治療前,聯合藥物組高脂血癥、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與治療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藥物組的高脂血癥、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好于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聯合藥物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慢性腎炎的臨床表現按照分型不同有顯著差異,普通型:最為常見,患病者病情較為穩定,一般會出現輕中度的水腫、腎功能障礙、高血壓等,病程較長;高血壓型:具有普通型的表現,特征為中等度的血壓持續增高,尤其是舒張壓,并伴隨靜脈交叉壓迫、迂曲和動等現象;腎病性大量尿蛋白:除了有普通型表現外,部分患病者會出現腎病性的大量尿蛋白;混合型:同時具有高血壓型和腎病型兩種表現,且會伴隨腎功能程度不同的減退;急性發作型:患病者病情穩定時,因過勞、細菌感染等原因,經過1~5 d的潛伏期后發生和急性腎炎相似癥狀的情況,在休息以及對癥治療后能恢復到急性癥狀發作前,又或者病情迅速惡化,發展至尿毒癥[7-9]。
尿激酶是從人腎組織培養或者健康人尿中獲取的酶蛋白,具有抗凝和防治血栓之效,因此多用于血栓栓塞癥的治療中,但由于尿激酶可以對細胞外沉積過度的基質進行降解,使得腎間質-小管的損傷降低,保護人體腎功能,這對于慢性腎炎也可以起到延緩的功效,多以可用于治療慢性腎炎[10-11]。阿魏酸鈉為非肽類的一種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可降低血液的高凝狀態,減少蛋白尿以及降血壓之效,進而保護人體腎功能。此次研究將這兩種藥物聯合應用,發現具備協同效果,效果更明顯,患者指標恢復情況更好。
經該次實驗研究發現,治療前,聯合藥物組臨床指標、血脂情況等各項指標與治療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藥物組臨床指標、血脂情況等各項指標均好于常規治療組(P<0.05);聯合藥物組治療總有效率(97.50%)顯著優于常規治療組(75.00%)(χ2=8.538,P=0.003),此結果與韓素英等[12]的實驗研究結果數據相近,在其實驗文章中,患者接受尿激酶和阿魏酸鈉聯合治療的效為94.5%(52/55),說明尿激酶和阿魏酸鈉聯合治療慢性腎炎的效果十分顯著,同時也充分驗證了該次實驗研究數據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綜上所述,尿激酶和阿魏酸鈉聯合治療慢性腎炎的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在改善患者臨床指標的同時,維持血脂指標水平,促進治療效果,值得進步一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