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為民

上海院科研人員在煉化企業現場開展技術服務。上海院 供圖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把科技創新提升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全球能源技術創新加速進入活躍期的大背景下,集團公司提出要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追求,大力提升創新效能,加快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這一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了以技術立企、興企、強企的發展理念,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
作為中國石化的直屬科研單位,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把“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作為必須回答好、完成好的重大命題,緊緊圍繞“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錨定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升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和快速迭代能力兩大關鍵任務,聚焦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科技改革三大重點領域,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助力集團公司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
強化科技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要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關鍵核心技術是突破點和增長點,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是源頭活水,開放式創新是重要手段。上海院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創新布局,立足有機原料、碳一化工、合成材料、油氣助劑、精細化工、戰略新興六大技術領域,完善“基礎+高端”的創新構架,做強“基礎”,突破“高端”,推進產業鏈轉型升級。同時,把握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戰略發展機遇,積極承擔上海光源大科學裝置建設和前瞻基礎研究重大課題,依托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綠色化工與工業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深化與駐滬中央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大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打造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核心圈”,為中國石化打造強協同性、高開放性的創新體系匯聚戰略力量。
加快成果轉化,助推產業鏈轉型升級。科技成果只有實現了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才能提升產業鏈水平。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要求我們能夠以技術驅動產業轉型升級、以技術深度影響行業走向,加快鍛造競爭利器。上海院將根據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著力破解技術產業化中的關鍵難題,深入推進矩陣式攻關和門徑式管理,發揮跨部門、多專業的大兵團協同攻關優勢,推進高效甲醇制烯烴、高性能碳纖維、烯烴綜合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同時,發揮集團公司一體化優勢,用好“直屬院-分院”機制,以項目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發企業急需的技術和適銷對路的產品,積極推動CHP法制環氧丙烷、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技術在企業轉型升級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
推進科技改革,激發創新創效活力。良好的創新生態是保障科技事業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打造科技創新強勁勢能。上海院將以直屬科研單位“科改示范行動”為抓手,全面落實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措施,以科技改革激發創新創效活力。科技體制機制上,依托新設立的科技孵化器平臺公司—中石化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平臺公司+項目公司”的模式,大力推進新領域技術培育和轉化,積極探索成果轉化和人才激勵新機制,為新能源、新材料等“三新”領域技術孵化轉化打通“最后一公里”。人才隊伍建設上,持續推進“人才強院”工程,加大高精尖缺和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擴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儲備庫,暢通各類人才成長通道,同時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和分配機制,完善“保基礎、獎創新、促轉化”的激勵機制,“穩住”基礎研究科研隊伍,“放開”創新創效人才激勵,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創新文化氛圍上,以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石油精神、石化傳統和“艱苦創業、嚴謹求實、協力攻關、開拓創新”的上海院精神,廣泛凝聚“聽黨指揮,多出成果”的思想共識,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
“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是當前科技發展大勢所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將進一步落實集團公司世界領先發展方略,在技術先導型公司邁進的新征程中爭做排頭兵、下好先手棋,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提供不竭科技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