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吳

傳統(tǒng)弓箭的構(gòu)造及材質(zhì)可分為單體弓、加強弓及復合弓三大類。單體弓是用單一材料制成的弓。加強弓是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疊加制成。復合弓,又稱筋角復合弓,則是采用不同的多種材料(動物筋、動物角和木材)制成的弓。在實戰(zhàn)中,復合弓可以做成不同的弓型,達到不同的殺傷效果。有些復合弓雖然箭速不快,但憑借巨大的尺寸射發(fā)重箭,殺傷力強悍。有些復合弓適合輕箭,射得遠。此外,復合弓不受地域材料的限制,因此很快便代替單體弓,成為當時的流行趨勢。
復合弓由筋、角、木三層構(gòu)成,位于中間的一層是木材或竹子制作的弓胎,在弓胎的背面,也就是面向射手的一側(cè),是牛角做成的角片,而弓胎正面,面向獵物或敵人的方向,則是選用動物筋絲鋪成的筋層。

傳統(tǒng)筋角弓的制作工藝十分繁瑣。開始要確定弓體的長度,保證均勻的厚度,繼而通過加熱使其彎曲,控制弓的形變,再冷卻定型。接下來就要處理牛角了。牛角是貼在弓體內(nèi)側(cè)的部件,一般選用水牛角,一頭水牛就兩只角,也只能出兩條角片,正好夠一張弓的料,但不能有側(cè)彎。修型后還有一道工序叫作刮角面,這一步驟可以減輕牛角的自重,同時又加快牛角的回彈速度,保證成弓后箭的初速。
接著,將動物筋(多用牛背筋或蹄筋)風干,去除水分,再反復捶打揉搓,使其松散,然后人工手撕,直到筋變得像發(fā)絲一樣纖細。當筋、角、木制作完畢,就只剩黏合了,膠既要有強大的黏合力,又要有彈性,古人選用天然的生物膠:鰾膠。鰾膠是魚鰾進行熬制而后的膠。最后一步,便是把角片粘在弓背上,用繩子加固,等到膠干后把筋捋順,沁鰾貼在弓的正面,復合弓便大功告成。

弓本身并不能創(chuàng)造能量,而是通過自身變形儲存射手施加的能量,再通過回彈釋放能量到箭上完成射擊。當拉復合弓的時候,弓片會向內(nèi)彎曲,將拉弓的力量傳遞到了弓片上,而弓片的變形是將拉弓的動能轉(zhuǎn)為弓片形變的勢能。當釋放弓弦的時候,弓片所存儲的勢能又通過弓弦的位移傳遞給箭,轉(zhuǎn)換為箭飛行時的動能。
正因如此,如何更多儲能和更快回彈成為增加弓箭性能的關(guān)鍵。復合弓中的筋和角儲能密度比木材大,可能儲存更多的能量,除此以外,筋和角這兩個物質(zhì)完全不同的特性,適應物體彎曲時“一側(cè)拉伸、另一側(cè)擠壓”的力學特點。具體來說,牛筋絲抗拉伸,從而增強弓臂的彈力。而角片抗壓縮,滿足弓的開工形變,使箭射出時更加勁疾,中物更加深入。貼上筋與角后,復合弓在等截面積的前提下彈性模量遠遠高于其他的單一天然材質(zhì),相當于一種復合簧片結(jié)構(gòu)。

傳統(tǒng)弓雖然保留其制造工藝,但由于近年缺乏保護力度,現(xiàn)在仍然面臨著手藝失傳的局面。弓箭承載著博大的文化,但很多被人們忽略、遺忘、曲解、誤傳。希望我們加緊采取保護和傳承的措施,喚起社會對民間文化的重視,莫讓傳承數(shù)百年的“絕活”變“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