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濤
舞臺美術設計是舞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藝術創作的過程和形式,包括創造性和觀賞性的藝術本體特征。舞臺美術設計包含的內容非常廣,很多藝術家和戲劇家都對其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并肯定了它的重要作用。布萊希特曾說:“舞臺美術是演員在舞臺上的伙伴。”舞臺美術設計要發展,必須創新,但是創新發展途徑要遵循其藝術性。
舞臺美術設計的假定性發展。假定性是舞臺戲劇藝術固有的本性,舞美設計上更加需要這種以假為真、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舞美設計專家一再強調要把假定性還給舞臺。戲劇的情境、語言,戲曲的虛擬動作,話劇的對白、旁白等藝術手段和表現方式都是具有假定性的。在舞臺置景上,無論是構成性的布景,還是寫實性布景都具備假定性。話劇《屋外有熱流》,舞臺設計簡約而不簡單,弟弟妹妹所住的房間并不真實表現,只是以一道墻假定整個房屋。用冷暖燈光假定屋內外的冷熱。即使沒人加以說明,但是約定俗成的內涵不言而喻,觀眾都能感受到傳達的意義并領略到藝術的感染性。當代話劇舞臺更追求假定性,尤其是先鋒話劇。先鋒話劇有別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戲劇體系,大膽顛覆傳統戲劇,在舞美設計上也是如此。高行健的《絕對信號》,拋棄了傳統的“鏡框式舞臺”的大劇場,在小劇場中,舞臺與觀眾席處于同一平面,舞臺只有中央的四根柱子,但隨著劇情可以變化成新房或小溪,把柱子假定成劇中實物,充分調動了想象力,打破了舞臺空間的封閉性,又踐行了中國傳統戲曲中“景隨人生”的美學原則。
舞臺美術設計的寫意性發展。中國現代舞臺設計一方面在國外舞美中充實養分,捕捉靈感;另一方面也扎根于中國傳統舞臺藝術,尤其是中國戲曲的舞美設計中。中國戲曲凝練、寫意的藝術品格和靈奇的審美追求,奠定了中國舞美設計寫意性的發展方向。即便是現代舞臺美術也繼承了戲曲虛實結合、形神兼備的寫意之美。齊齊哈爾話劇團的話劇《紀念碑》沒有繁復的舞美設計,舞臺布置的寫意體現在兩個木門的設置,雖然鏤空,但是開門關門體現出屋內屋外,類似戲曲中的一桌一椅,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無所不指。隨著高科技手段的介入,很多話劇舞臺利用燈光打出實物造型,一輪彎月、幾株老樹,使舞臺頓增意境美和含蓄美。在舞美設計中善用水墨丹青等中國畫的元素,也會倍添舞臺的意蘊。
舞臺美術設計的地域性發展。舞臺藝術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門類,承擔起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實現民族化、特色化演出,是舞美設計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滋養著不同的風土人情、地域風貌、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因此各地方的舞臺藝術都彰顯著當地的文化藝術,相應的舞臺美術設計也展示出地域特色。東北二人轉、河南豫劇、山西晉劇等都極具特色,廣為百姓喜愛,舞臺美術設計也提供了大量可借鑒的經驗。民族舞劇《天蟬地儺》的舞臺設計充分展示了貴州民族文化,侗族風格濃郁,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獨特性給人以美的享受。
舞臺美術設計的象征性發展。舞臺美術的象征元素運用體現在道具、置景、顏色、人物造型等方方面面。在大眾審美中,紅色象征熱烈激情,藍色象征冷靜凄清,白色象征純潔無瑕,黑色象征正直或恐怖。顏色的象征意蘊在服裝、臉譜、燈光等的設計上運用廣泛。在音樂劇《蝶》中,主人公身穿白色的連衣裙,配以精美的面部彩繪,塑造出人物熱烈和清雅的特征。不同的色調象征著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現在舞臺上讓觀眾對人物的形象一目了然。
現代舞臺藝術越來越向多元化和綜合化發展,高科技手段以及多媒體的進入,讓舞臺美術設計的外延和內涵不斷地拓展和豐富。舞美藝術的發展需要創新,但創新要遵循藝術規律,不能脫離藝術本體。在符合大眾審美的情況下,不斷更新舞臺美術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是舞美藝術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必經之路。
(作者單位:伊春市藝術職業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 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