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奇
要完成好一部廣播劇的創作,導演是關鍵。因為導演是整個藝術創作的總指揮,是作品風格的主要塑造者。廣播劇創作作為綜合藝術形式,在諸多環節中,導演對作品的理解與認識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他各個方面,如演員表演、人物塑造、情節進展、矛盾沖突、聲音運用等藝術效果。長期的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只有認真對待劇本、把握好作品細節,才能塑造出鮮明生動、深受大眾喜愛的廣播藝術形象,才會助力作品最終取得成功。這里愿借此文,表達自己多年的導演感受并與同行共勉。
第一,廣播劇導演首先要在思想上樹立抓作品細節的創作理念。一部作品的細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細節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導演在繁雜的故事情節中敏銳地捕捉到最能表現人物獨特行為、最能描繪角色復雜心理、最能體現人物真摯情感的時刻,并通過演員完美的聲音和語言表達,以及其他環節的藝術加工,最終創作出一個個深入人心、蕩激聽眾心靈的廣播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形象會讓廣大聽眾久久停留在藝術想象的世界里,長時間地被感動著、思考著,從而使我們的藝術創作真正起到感染人、教育人、啟發人的作用。例如我們熟知的廣播劇《遠山的風鈴》,導演就緊緊圍繞“風鈴”做文章。在細節表達上,導演讓“風鈴”的每一次出現都體現出不同的意義。通過男女主人公“還風鈴”“奪風鈴”“贈風鈴”“掛風鈴”“搖風鈴”等細節刻畫,巧妙地將二人的曲折戀情貫穿全劇,并深深打動了聽眾的心,使聽眾陶醉其中,得到美好的藝術享受。由此可見,樹立好抓作品細節的創作理念,對廣播劇導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二,廣播劇導演要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好抓細節的手段。首先,處理細節要恰當。細節恰當不僅表現在符合人物身份、地位等諸多方面,同時也表現在符合特定時刻人物特定的心理與情感狀態等方面。細節把握得恰當,會讓人物表現得真實可信、親切感人;細節處理得不當,夸張或不到位,都會引起聽者不適,會削弱人物形象的藝術魅力,也會降低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廣播劇《特殊旅行》,導演在處理細節時就很注重細節的恰當合理,讓聽眾感到自然又舒服。比如劇中在妻子楊莎莎急切地希望丈夫石巖趕快救助被捕狼器夾傷的母狼時,石巖沒有感情用事、沖動上前,而是根據狼的習性,通過喂食食物一點點地接觸母狼,最后終于取得母狼的信任,打開了捕狼器,使其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可見,恰當合理的細節表達,會為廣播劇作品的成功奠定夯實的基礎。其次,處理細節要巧妙。在廣播劇藝術創作中,導演要善于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段處理細節。不僅要運用好傳統處理手法,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要不斷吸取其他藝術門類的先進手段,并運用于自己作品的細節表達之中,讓廣播劇創作始終能走在時代的前列,奏響時代強音。
第三,廣播劇導演還要具備創造細節的能力。所謂創造細節,就是原劇本沒有細節,導演根據情節和塑造人物的需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創造出更加令人感動的細節片段,從而使人物更加立體豐滿,使故事情節更加引人入勝。導演在接到劇本時,很多作品內容并不都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愿與感受,廣播劇導演要站在更高的視角,根據劇情與人物刻畫的需要,全面考慮修改方案,其中就包括重塑細節的工作。在重新創造細節時,應不僅僅局限于人物塑造中的細節創造,還要考慮音響細節、語言細節等諸多細節,反復推敲,這不僅考驗一個導演的創造能力,同時又是對導演綜合知識水平的檢驗,需要廣播劇導演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其他多方面技能。
廣播劇藝術是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形式,廣播劇導演要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要充滿自信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將自己對廣播劇的理解與認識,通過一個個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奉獻給大家,讓廣大聽眾在得到收聽快樂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藝術欣賞水平。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責任編輯 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