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陽
上好一堂生動的黨課,要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作為黨課講授者,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講授者的表率作用本來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一些講授者因為各種原因,“親身教”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對于一些新知識、新理論只是一知半解,綜合素質不高,不能很好答疑解惑。
要解決上述問題,關鍵在于講授者要加強學習,提升能力素質,在加強引領表率上下功夫。俗話說,“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如果自己都不能說服自己,卻奢望讓聽者信服,無異于天方夜譚。要想說服別人,首先要說服自己,只有不斷學習,做到真學、真信、真實踐,方能練就傳道授業的底氣,指點迷津的硬氣,口若懸河的豪氣。一是學習上注重“廣”度。在日常學習中,站位要高,目光要遠,重視打基礎管長遠的系統學習。二是理解上注重“深”度。除了注重學習內容、學習任務的完成,更應該加強學習方法的運用和學習成果的轉化,讓知識結合到實踐,落實到行動。三是行動上注重“力”度。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加強理論武裝,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注重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解決本領恐慌問題。
當前一些黨課存在不了解聽眾興趣的情況,難以走進他們的內心,面對繁雜的課程內容,講起來一鍋煮、大雜燴。一方面原因是由于講授者沒有站在聽眾的視角,缺乏必要的課前調研,不能掌握聽眾的關注點。另一方面原因是課堂缺少聽眾參與,施教過程中,往往臺上口若懸河,臺下神游天外,臺上念完收工,臺下一臉輕松,結果就是“雨過地皮濕”,看似轟轟烈烈,實則收效甚微。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黨課是講述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系統教育和培養黨員干部塑造堅定理想信念的一門課程,其本身理論性較強,因此摸清實情、區分類別、因材施教很有必要。講授者必須堅持做到以“真理說服人、真情感染人、真實打動人”,把聽眾滿意度作為上黨課的重要依據。一是推行“訂單式”教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經常聽取聽眾的意見建議,真正了解聽眾疑惑,做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讓黨課接地氣、有人氣。二是強化“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聽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問題組織演講、辯論等活動,引導聽眾與講授者共同解決問題。三是牢記“黨代表”身份,面對復雜的輿論環境和社會形勢,始終堅持帶頭傳播正能量,弘揚好聲音,駁倒歪歪理,敢講正道理。在是非黑白問題上立場鮮明,牢固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正確導向。

2021 年4 月16 日,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緊扣“增量提質,高點開局”主線,舉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主題黨課。圖:新華社
在網絡時代,傳統的教育手段已經成為制約教育質效的“瓶頸”。一是教學方法老套,習慣于照本宣科,缺乏真情實感,教學方式依賴傳統,忽視創新,始終圍繞“授課—討論—總結”三部曲上演。二是教學內容陳舊,過去的聽眾,獲取信息渠道較為單一,在信息量上和講授者有一定差距。網絡時代,聽眾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了多元化信息,尤其關注熱點問題。部分講授者不及時發現、篩選、挖掘和利用有價值的信息,穿新鞋走老路,用老觀點說新問題,很難使聽眾產生興趣。
要解決以上問題,講授者要積極適應網絡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逐步改進教學方法。一是利用網絡多樣化特點提升黨課的認同感,用好學習強國、抖音、快手等APP,引導聽眾正確認識社會熱點問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黨上下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二是利用網絡便捷化特點提升黨課的時效性。可以運用學習通、騰訊課堂等APP,共享優質資源、開展遠程教育,實時掌握聽眾動態,不斷提高黨課的時效性,實現線上線下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