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極不平凡,人民期待日益增長。舉世矚目的兩會如期舉行,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們又會帶來什么樣的聲音?
過去一年,江蘇團代表著眼全國大局、立足江蘇實際,深入基層,細察民心民意,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會前專門進行座談討論,提議案寫建議,為國謀計,為民代言。出席本次人代會的141名代表共提出議案19 件,建議、批評和意見476 件,充分彰顯了為民履職擔當。
如何進一步強化縣級以上人大及其常委會組織建設?作為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陳蒙蒙代表一直在思考從法律層級進行探索。近兩年,陳蒙蒙到各地調研始終思考著這個課題,還專題赴連云港就加強縣鄉人大工作與建設、提高地方人大監督實效等開展調研,去年12月還到鎮江、揚州等地調研人大工作。
通過系統調研思考,陳蒙蒙深切感到,隨著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不斷推進,應當加快地方組織法修改步伐,為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更好依法履職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今年兩會,陳蒙蒙提交了關于盡快修改地方組織法的議案,建議適時將監委機構職責納入地方組織法予以規范,強化縣級以上人大及其常委會組織建設,明確地方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職權,細化鄉鎮人大例會制度,賦予開發區法律地位,將成熟的實踐經驗成果上升為法規制度。
“法治政府建設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應當從法律層面規范政府行為。”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王靜成代表近年來一直關注政府采購法實施情況。他感到,政府采購法與招標投標法在管轄方面存在沖突,對政府采購合同的屬性定位一直沒有明確認定,對中標、成交和入圍通知書生效后民事責任的承擔問題沒有明確規定……
對照民法典相關條文,王靜成建議修訂政府采購法,將投標招標法的內容納入政府采購法中,明確政府采購合同屬于民事合同的性質,將“對于中標、成交、入圍通知書生效后未簽訂書面合同前,一方無正當理由改變或者放棄的”情形,明確其“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2018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這番話,一直讓亨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備受鼓舞。他說,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的榮耀,也是更大的責任召喚。
然而,他調研發現,對民營企業法律保護相關文件仍然處于中央政策層面,法律保護缺失,罪與非罪的界定和刑罰標準差異懸殊,對不同經濟主體實行差別化保護,司法部門對涉及民營企業方面的案件重視度不夠。法律保護才是根本的保護。為此,他在議案中提出修改刑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建議合并國有與民營企業人員侵占、挪用財產型職務犯罪罪名,進行統一設定,增加侵害民營企業條款及罪名,對侵犯企業財產的國家工作人員從重處罰。

任何企業都面臨優勝劣汰、新舊更迭,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些企業也出現債務危機,進入重整程序。對于市場的這種“自然選擇”,江蘇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南京)事務所管理合伙人車捷代表有更深入的思考——現行破產法對于重整中普遍存在的未按期申報債權的處理規定并不完善,給重整投資人帶來不確定性的風險,甚至造成債務人重整后的經營困難。系統研究中外相關立法經驗的基礎上,車捷一針見血地提出對破產法第92 條第2 款修改,對債權人未依照規定申報債權、重整計劃草案表決后補充申報債權等情況進行補充完善。
關于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處罰商品房違規銷售有關條文的議案、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部分條款的議案……代表們針對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建言獻策,對癥下藥,開出了一劑劑良方。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總書記這句話一直回響在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秦光蔚代表的耳畔。這些年,秦光蔚圍繞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提出了30 多條議案和建議。今年也不例外,她提出制定耕地資源保護立法的議案,以此推動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嚴防死守18 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真正“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針對當前我國耕地基礎地力逐步提升,但對糧食貢獻率只有50%,田間基礎設施水平與現代化進程不相協同等方面問題,秦光蔚建議盡快制訂我國耕地資源保護法規,建立耕地資源高質量發展保護機制和監管制度,建立耕地資源高質量發展基金,建立耕地資源高質量發展保護制度,建立相應的法律追究制度,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健康獲得感提供堅實的基礎。
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如何保障國家水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戰略?
省水利廳廳長陳杰代表結合工作實踐中發現的節水觀念需要立法強化、節水管理體制需要立法理順、用水行為需要立法約束、節水激勵機制需要立法健全等問題,提出加快推進節約用水立法,健全節水管理體制,建立節水管理制度,落實行業領域節水措施,建立節水激勵機制,加大違反節約用水規定的處罰力度,推動形成有利于節水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世界的未來,更是代表關注的熱點。在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李甦雁代表提交的議案中,兩組數據令人震撼——
2015年有59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201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等五國5 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約占全球5 歲以下兒童死亡總數一半;
兒童用藥供給不足。我國現有的3500 多種藥品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只有60 多種,僅占總數的1.7%。全國6000 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僅10余家。
對比國際發達國家兒童用藥相關法律規范,李甦雁建議制訂保障兒童健康需求的兒童用藥法律法規,從鼓勵研發、促進生產、完善采購、合理使用、醫保激勵等方面系統解決兒童用藥保障問題,保障兒童及時安全地獲得專用藥物。
家庭教育,也是與兒童相關的熱門話題。王靜成代表說,當前我國家庭教育嚴重滯后發展,家庭教育嚴重缺位現象十分突出。這部法律對于解決當今家庭教育的問題、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意義重大,但在實際過程中還存在家長缺乏家庭教育經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突出等問題。王靜成建議,強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任,著力對家長進行引導和培訓,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視,引導村(居)民委員會、兒童主任和學校落實工作職責,加強有特殊需求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事業的財政投入。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王靜成代表十分關注醫師這個特殊群體。我國第一部規范醫師執業的執業醫師法實施20多年,一些規定難以跟上時代發展。比如,執業類別中缺少“全科醫學”類別,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類別不明確,未界定醫師協會的地位和作用,醫療風險分擔方式中缺乏醫師執業責任保險。
意識形態領域熱點爆點頻出,也是代表們關注的焦點——2021 年2 月,網民“辣筆小球”惡意歪曲事實真相、詆毀貶損5 名衛國戍邊英雄官兵,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2015 年在女烈士劉胡蘭犧牲60 周年之際,某教授發文稱劉胡蘭并非被國民黨所害,而是死于鄉親們的鍘刀下……諸如此類的惡劣現象,讓人觸目驚心。
歷史記憶的保護,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意識形態戰爭。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代表在調研中發現,當前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滅失損害現象嚴重,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遭受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不當利用紅色文化的現象普遍。為此,龍翔建議加快國家紅色立法進程,明確紅色文化基本概念,由國家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體制,完善分級保護利用制度,完善相關罰則。
龍翔代表還結合工作實踐提出,要推進制定南京市域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的“基本法”,并呼吁國家對南京的紅色文化立法提供理論、政策和技術等方面的指導和支撐。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是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全社會的共同行為,也是人大代表們關注的重點內容。
誠實信用是基本道德規范,也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則。社會信用的重要性近年來愈發凸顯,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震寧代表一直跟蹤這一熱點。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誠信的重要性,黨中央對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把社會信用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規劃,在速度上還要再加一碼,盡早滿足社會所盼。陳震寧建議,加快國家社會信用立法,并重點突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培育倡導契約精神;是加強實際可操作性,助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規范政務誠信,充分發揮示范引領重要作用,真正把依法推進誠信落在實處。
2020 年各類突發性事件明顯增多,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擴散,防汛抗洪形勢嚴峻,國內外發展態勢復雜多變。在此大背景下,加快構建物資儲備體系,從立法高度來強化物資儲備工作顯得迫在眉睫。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教師吉桂鳳代表建議,盡快制定出臺物資儲備法,從法律層面為物資儲備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全國各地物業管理矛盾增多,物業糾紛呈現出訴求多元化、形式多樣化、內容復雜化以及矛盾易激化等特點,而當前業主自治還存在權利義務落實不夠、運行機制缺位、組織及其成員權責不對等方面的問題。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佘才高代表建議,要對接民法典,盡早出臺基礎性的業主自治組織法律,重點明確業主自治組織的法律地位、業主組織權責邊界,引導物業管理活動融入社會治理,形成良性互動、有機融入的綜合治理機制。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隨著一條條議案建議落地,背后的一條條民意將得以實現,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一步步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終將變為現實。 (劉昌寶 崔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