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沭陽縣結合宿遷市人大持續開展的人大代表“四聯四助”主題活動,不斷探索和實踐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保障機制建設的新路子、新方法,并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三個注重”,完善機制精準“發力”。注重理念創新,在提件和辦件上“發力”,通過深入開展“聽民聲、匯民智、促發展”主題活動,持續優化“進基層、聯農戶,進社區、聯居民,進企業、聯職工”的聯系方式。去年,全縣參與接待的代表2372 人次,接待選民7493 人次,搜集意見建議1602件,涉及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城鄉建設、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面。注重機制建設,在視察和調研上“發力”,沭陽縣鄉人大十分重視代表活動的開展,結合自身實際經常性地走訪調研。在組織開展本區域內代表活動的同時,注重加強跨區域代表之間的互訪交流。注重推進落實,在監督和落實上“發力”。沭陽縣通過組織開展“旗幟鮮明走在前”“千名代表聽百案”“參與式預算監督”等系列活動,全面激發了人大代表的履職熱情。2020 年,沭陽縣人代會及其常委會對財政執行與調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縣域行政區劃變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等6項重大事項作出了決議,并對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的貫徹實施、農房改善工程等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較高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詢問。
明確“三個強化”,彌補代表履職“短版”。在去年春節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全縣各級人大代表率先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2721 名代表累計捐款捐物800 余萬元。在助力“四聯四助”主題活動中,縣人大機關幫助10 家掛鉤聯系企業復工復產,各級人大代表的思想也在實戰中得到了淬練和升華。強化業務指導,彌補履職能力不足“短板”。沭陽縣鄉人大通過定期不定期地組織人大代表加強對代表法、選舉法、監督法、預算法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了代表自身法律意識和依法履職能力。強化角色融入,彌補互動熱度不高“短板”。通過建立新老代表互聯互動機制,使新代表在很短時間內就適應了角色轉換,形成新代表奮發而為、“新官上任”,卸任代表余熱頻揮、傳幫帶教的生動局面。在“脫貧攻堅我助力、社會治理我參與、空間治理我監督”等活動中,全縣各級人大代表積極當好扶貧政策宣傳員、農業科技指導員、公益事業服務員、人情減負引導員,主動幫助130 多家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幫助復工復產,解決用工用款等難題。
搭建“三個平臺”,推進服務保障“升級”。搭建履職平臺,活動組織“升級”。建立代表統一活動日制度,每逢雙月確定一天的時間,組織轄區人大代表開展“統一時間、統一主題、統一組織、統一要求”的代表統一活動日,不斷豐富和拓展活動方式,賦予時代特色的主題內容,使活動的針對性更強,效果也更加明顯。搭建監督平臺,意見辦理“升級”。通過采取“重點督辦、跟蹤督辦、參與督辦、共同督辦”等舉措,加快了沭陽縣第十七屆四次會議期間的4 件議案和98 件建議意見的全面有效落實,辦理效率和代表滿意度顯著提高。搭建空間平臺,聯系交流“升級”。沭陽縣積極創造代表履職條件,鞏固和完善代表聯系機制,通過“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聯系點”等聯系平臺,為代表履職提供了新的載體、豐富了新的內容。通過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措施,增強了代表與代表之間、代表與選民之間的有效互動,極大地提高了人大代表的存在感、歸宿感、榮譽感和使命感。 (朱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