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志國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在德智體美的教學中,美術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加強學生的美術教育可以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等。小學這年齡段的學生特別容易接收新鮮事物,美術教師需要合理規劃課堂時間,通過課堂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以此展現美術學科的優美之處,同時還能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通過文章對當前小學美術教學情況進行探討,以此推動該課程教育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
想要提高小學生美術創作的基礎,那就需要培養他們對于生活周圍事物的認知,由于學生無法完全理解以及消化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繪畫技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融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讓他們利用自己的認知能力并結合教師教授的美術技巧開展創作,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創作出更多生動的繪畫作品,以此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另外,教師需要保證教學情境的和諧性以及輕松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探究欲望并提高他們的自主性,以此加強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學會運用自己的創造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結合圖片、實際的物體以及多媒體等,激發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對美術產生共鳴,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教學情境開展自主探究以及創造。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繪畫花瓶的時候,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去展示一些不同形狀、大小以及顏色和花紋等花瓶的樣子,其次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去繪畫出內心所認知的花瓶。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還是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美術的熱情。
二、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形式
在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需要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繪畫指導的同時還要帶領學生進行手工制作以及涂鴉等多樣化形式的教學,改變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這樣才能轉變學生對于美術的刻板印象。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對的廢品,比如石頭、落葉以及紙片等等,通過墨水的結合以及學生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自由創作,按照自己的想法將收集到的廢品進行任意的組合,以此完成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進行示范并教授給學生繪畫的方式和技巧,以此保證學生的繪畫操作方式與時俱進。因此,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去賞析名畫以及一些藝術活動等,讓學生明白美術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的差別。等到課后教師需要布置一些家庭作業,讓學生通過業余時間去加強自己的美術能力,以此減輕學生對于學習美術的負擔。等到開課時,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觀察,以此了解其他同學的繪畫手法和方式,通過分享的形式去感受美術,以此激發學生對于美術的創造力。
三、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繪畫水平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通過示范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判斷,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首先教師自己要樹立起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全新教學理念。教師在不斷的美術練習中去創作以及鞏固自己的美術指導能力,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創造能力,才能保證美術教學的效果。教師的以身作則可以突顯自己的示范能力以及教學能力,通過傳播正確的教學理念以及美術教學的力量,多多參與美術的培訓進修課程,和其他的藝術教師保持溝通,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美術教學水平和繪畫的能力。
四、增加實踐以及創造方面的活動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指導工作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需要加強重視學生的美術實踐活動。通過增加繪畫的實踐和創造活動,結合情境教學方式去開展活動,改變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美術教學的主導人物,參考美術教材內容并結合現代化的藝術對小學生進行美術的指導,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傳統的節假日中帶領學生到游樂園以及社區等地方開展課外的美術教學,通過春日夏陽里的采風寫生,讓學生通過實際的生活去感受美術的優美之處以及創造美。不僅如此,學生還能結合生活中自己的運動以及音樂等去形成自己對于藝術的看法,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過程實屬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美術學習中的創造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梳理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同時還要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角度去教授學生美術知識,結合實際的理論知識以及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開展現代化的美術教學,以此保證學生更好地完成繪畫任務。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角度去參與課堂的繪畫任務,幫助他們發現美的同時還能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