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皓然
【摘要】鋼琴演奏技術中的歌唱性技術,是所有鋼琴技術中最深奧、最困難也最難掌握,而又常常被忽視的。在鋼琴這一近似于打擊樂的復雜機械樂器上要追求力度、速度、準確性和輝煌的效果并不是太難的事情,至少比起弦樂器和聲樂要容易。但要彈奏出真正如歌的旋律,奏出變化豐富有人情味的音色,追求完美的歌唱性,則是有很大難度的。
【關鍵詞】鋼琴演奏 音色 控制
在鋼琴實際的演奏中,歌唱性技術的彈奏,往往要求演奏者要具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包括手指力量、整身的協調性。
一、音色的控制訓練方法
美的聲音不僅貫穿在旋律中,即使是技巧性的音型,聲音也要彈得美。對抒情性的樂曲,學會歌唱的彈奏法更為重要。聲音的好壞與質量是決定其彈奏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所彈奏出的高質量的聲音是最基本的條件。
1.聽覺能力的訓練
聽覺訓練是鋼琴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好的聽覺能力雖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在大量的聆聽和比較中培養起來的。
音色沒有具體、固定的名稱和絕對客觀的認定標準,好的音色應該是琴弦充分振動所發出的,應該是通透自然的,沒有壓迫感的聲音。而鋼琴演奏者要做的就是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發出盡可能多變化的音色,形成豐富的色彩對比。
鋼琴演奏者被要求的聽覺精密度更高。要能夠仔細傾聽自己所彈的每一個音的質量,它的長度和力度以及音與音之間的連接,并根據音樂的需要通過不同的音量刻畫線條。在彈奏的過程中,不僅要聽一個旋律,還要同時聽幾個聲部,具備復調性的聽覺。這種聽覺訓練不同于視聽練耳的訓練,那是為了聽音的高低和音程關系,屬于樂理知識的范疇。而我們現在所指的聽覺是隨時隨地存在于我們的鋼琴演奏中。例如:我們彈任何一首樂曲都必須處理各種主次關系,我們所聽到的常常是左右手旋律和伴奏都彈得一樣響的演奏。這是聽覺訓練的必要性。
2.控制音色的演奏技巧
在技術方面,要彈出“好聽的”聲音,必須具備非常靈活柔順的雙手和“放松的重量”,即從肩部和背部起,直到接觸鍵盤的指尖(全部的準確性都集中在指尖)為止,整個手臂都是放松的;還必須有把握地、合理地控制這種重量,從彈疾速輕巧的音所要求的飛掠而過的觸鍵起,到彈宏大的音量用大力度用力彈鍵為止,都必須如此。
好聽的聲音是不同力度、各種時值聲音的相互結合、相互對比、極為復雜的過程。聲音練習只有在練習作品、練習音樂及其基本要素的時候才是實際有效的。而這種練習也不能和一般的技術練習分割開來。為提高鋼琴演奏的音色,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改變手指的觸鍵部位。從用指尖觸鍵到用指面部位觸鍵,每一變化層次都可以產生細微的音色變化,因為手指越立起,琴鍵受力越直接,音色越明亮。而指面平坦會形成一種受力的緩沖,對音質產生影響,使聲音柔潤。
(2)改變手指的觸鍵高度。提高手指觸鍵高度對下鍵的速度有重要作用,如要得到明亮的顆粒性聲音,常需將手指的觸鍵高度提高。而對聲音柔美的連奏則不需提高手指的觸鍵高度,要求以平穩的貼鍵方式觸鍵以便于控制。
(3)改變手指的觸鍵速度。緩慢的觸鍵速度是創造柔和歌唱性聲音的關鍵因素。一方面觸鍵速度影響著聲音的強弱,觸鍵速度越快聲音越強,反之則越弱。另一方面,觸鍵速度還影響著聲音的明暗、剛柔等。
(4)改變手指第一關節或第三關節的牢度。從第一、第三關節較柔順到較堅挺可以改變手指傳力的支撐強度,也可以使音色產生變化。
(5)改變指尖的堅度。從相對放松的指尖到相對牢固的指尖,每一層變化都可以改變鍵盤動作速度和擊弦速度,對聲音的變化產生影響。
(6)改變觸鍵的用力形式。鋼琴觸鍵的用力形式一般包括:垂直方向用力和水平方向用力。像連貫柔和的連奏就需要以水平方向的用力觸鍵,這種方式可以使琴鍵以一種緩沖的方式受力。
當然,在彈奏鋼琴時,不可能千篇一律。由于每個人的悟性、靈感、對作品的理解等都不盡相同,所以,只有不斷積累經驗,深入地摸索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彈奏出更美妙的音色去感染人。
二、音色控制得勁基本要點
對于實際演奏中的音色控制,不同的演奏者有不同的心得。但其中相通的要點是:
(1)指尖對鍵盤的觸感要非常敏銳,對每一次下鍵都要小心地控制。如要想獲得一個音量較輕的柔和的聲音,那么演奏者在下鍵時要放慢下鍵的速度,也就是要讓從開始按下鍵到琴鍵按到底的過程盡可能得慢一些;
(2)整個身體要保持協調和相對的放松,手指、手掌、手腕、胳膊、肩膀要形成一個調動自如的整體;
(3)在彈響一個音之前,腦子里要預先想象出想要得到的聲音,也就是彈奏者的內心聽覺要走在實際彈奏出聲音的前面;
(4)在演奏中要隨時根據樂器反饋出的聲音來調控自身的演奏手法。因為不同的鋼琴有不同的特性和狀態,在這架鋼琴上能彈出某種音色的手法,在另一架鋼琴上可能就彈不出來。因此要及時、靈活地調控自身的演奏方法,保持相對冷靜的狀態;
(5)充分利用踏板功能,但又不可以依賴踏板的裝飾作用。
在許多的鋼琴作品中,有時候需要演奏者能彈出比較特殊的音色。例如在普羅科菲耶夫的許多作品中,要求演奏者彈出非常尖利粗暴的音色,這對于力量較弱或手指較軟的演奏者來說就是相當有難度的。因此調動身上所有可以調動的力量來演奏鋼琴則是唯一的辦法。又如在德彪西的許多作品中要求演奏者彈出極其縹緲的聲音,此時除了使用左踏板外,演奏者在手型上也需要有所改變。此時手指一定要平放,用指尖和指肚指尖的部分觸鍵,第三指關節的動作要盡可能得小,用手腕和胳膊來控制鍵盤的力度。下鍵的過程一定要緩和,在比較特殊的時候甚至可以只將琴鍵彈到一半,但不可失去對手指的控制力。
總而言之,在音色控制技術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演奏者對聲音的想象力。只有對各種各樣的音色的創造有所追求,才能有動力去嘗試各種制造不同音色的手段。
參考文獻
[1]陳浩. 淺談鋼琴演奏中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表現的影響[J]. 北方音樂, 2015, (04):66-67.
[2]胡芳. 淺談鋼琴演奏音色的控制[J]. 大舞臺, No.266(07).
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