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俊
習近平總書記到清華大學考察,寄語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殷切期望。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讓奮斗成為青春的底色,在成長中注入拼搏的精氣神,堅定其腳步、強健其精神,這是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題中應有之義。
我們做為新時代的小學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應如何培養出有擔當,有責任心的青少年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小學生責任感養成的現狀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們常常在“審理”大大小小的“案件”中耗費時間比如:花壇的花被小朋友折斷,在草坪中嬉戲打鬧,課桌椅胳膊腿折斷無人承認,紙飛機無故從天而降,洗手池,廁所水龍頭只開不關無人理會,作業未完成說家長未把作業信息及時告知,同學間是吵架打架可以視而不見,隨口就說“不關我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社會層面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越來越豐裕,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成為某些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他們只講享受,只講索取,不講責任,不講義務對青少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家庭層面
現在絕大多數家庭的物質生活水平不錯。家中四個老人、和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家長溺愛孩子,過分照顧孩子,使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連孩子的“日常起居”都被照顧得妥妥帖帖。孩子嚴重欠缺參與日常家務勞動的機會。
(三)學校層面
素質教育推行至今,分數仍然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依然是甄別優劣的關鍵。于是學生的理想、家長的期望、社會的輿論中心依舊是分數。待人接物、言談舉止、禮儀規范便順理成章成了次要的,一切為主學科讓道已成潛規則。
(四)個人層面
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他們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因為沒有兄弟姐妹的溝通、磨合,也因鄰里通常雖“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的相處狀態,令孩子們欠缺相互幫助的體驗,遇事習慣先從自己的利益去思考,難以建立起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的擔當精神。
二、小學生身心發育還很不成熟,究竟需要培養他們什么樣的責任擔當呢?我認為我們從目前來看,應注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著手
(一)價值引領,增強責任擔當意識
價值觀決定人的自我認識,它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方向的性質。價值觀可引領小學生選擇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認同什么抵制什么。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青少年要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加強道德養成,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要讓學生具有國家意識,了解國情歷史;要有文化自信,能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理解、接受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信念和行動。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風范,把國家、人民、民族裝在心中,把“聽黨話、跟黨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實際行動去踐行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就是責任擔當的最好體現。
(二)教學引領,培養責任擔當習慣
在學校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課堂是主陣地,教學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讓他們時刻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小學生有責任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利用好思品課、班隊活動以及其他課外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愛己愛人”教育。要求學生從平凡的小事做起,上好每一節課,回答好每一個問題,訂正好每一道錯題,說好每一句話,甚至寫好每一個字,端正學習態度,因為認真的學習態度正是學生責任意識的表現。
(三)活動引領,認識責任擔當內涵
責任擔當的基本要點就是要培養自尊自律,文明禮貌,誠信友善,寬和待人;孝親敬長,有感恩之心;能主動作為,履職盡責,對自我和他人負責等。我們學校德育工作要以“愛國、誠信、友善、感恩、勵志”等開展主題月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感悟;年級組組織開展有關責任心培養方面的班隊會。
(四)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搭建家校共育平臺,鞏固責任擔當成果。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庭是孩子社會化的開始。孩子從小樹立對家庭的責任擔當,長大以后才能更好地為國盡責。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紐帶和橋梁,是家庭和諧的潤滑劑。讓孩子從日常的灑掃應對、待人接物做起,樹立擔當意識,不僅能夠增進家庭和諧,還有利于家長反省自躬,提高家庭文明素質。
學校還應堅持開展各項親子活動,如“親子閱讀”、“趣味運動會”、“小鬼當家”等,這些活動有效鞏固了責任養成。利用“親子閱讀”向家長推薦名人系列叢書,讓孩子從名人成長中,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樹立學習的榜樣,立下成為“他們那樣的人”的志向,養成閱讀習慣,自覺從書中吸收營養,尋找成長的力量;“趣味運動會”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共同配合,需要有效溝通與默契,需要明確各自崗位與責任,才有可能取得勝利;“小鬼當家”家務養成的系列活動,是需要家長,以身作則,手把手教導孩子,而孩子們可以在各個活動中習得家務勞動的技能,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從而鞏固和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
學生是社會的未來,祖國的未來。我們培養的接班人應該具有時代的責任感,人人都有愛心,都有責任心。我們要堅信: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種性格;一種性格關系到一個人的命運;具有了責任心的性格,就會收獲一個金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