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要:為了避免幼兒園小學化,國家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這一文件,主要目標就是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減緩銜接的坡度,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從學習準備中來看,幼兒前書寫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幼小銜接 幼兒 教師 前書寫
什么是幼小銜接教育?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總是認為幼兒園里的大班就應該學習和小學一年級內容相關的教學內容,例如:拼音、20以內的數學加減法、寫字、認字量等,只要孩子掌握了這些知識點,幼小銜接就做好了。其實對于幼小銜接教育來說,我歸納了以下兩點:一是從時間上來說,它開始的時間應該是從幼兒進入幼兒園小班開始。二是內容上來說,根據《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幼小銜接教育最主要的內容是為兒童順利適應小學教育而做好身心發展的準備、生活的準備、社會的準備以及學習能力的準備。那作為我們老師來說,就應該圍繞以上四點組織教學,為幼小銜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中前書寫是幼小銜接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什么是前書寫呢?《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很新經驗》指出前書寫是指兒童在未接受正式的書寫教育之前,根據環境中習得的書面語言知識,通過涂鴉、圖畫、像字而非字的符號、接近正確的字等形式進行的書寫。幼兒的書寫行為發展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它跟我們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有非常大的關系,和我們的繪畫形式相得益彰。那在幼兒園小、中、大三個年齡階段中,我們可以怎樣促進幼兒前書寫的發展呢?
一、小班
小班幼兒的年齡一般是3-4歲,這個階段的是幼兒自我表現的開始,他們喜歡用涂涂畫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其實就是幼兒通過視覺經驗和手指肌肉協調動作產生的涂鴉結果。在小班幼兒進行涂鴉的時候,也是幼兒建立書寫行為的初期,也就是前書寫的初始階段,這也是為以后幼兒學習正式書寫作準備。 因此小班階段手指的精細動作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老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應該怎樣做呢?
1.在集體教學中,充分探討小手的秘密,讓幼兒對小手產生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專門設計“認識小手”的活動,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索、操作認識自己的小手;可以通過“手指點畫”“手掌添畫”“有趣的手影”等讓幼兒對小手產生興趣,從而關注到自己的小手,知道我們的小手可以做很多事情。
2.在一日活動中,選取形式多樣的游戲,練習精細動作
怎樣激發幼兒練習精細動作的興趣呢?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老師可以選取多種形式的游戲,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例如:“手指游戲”它的特點內容豐富,靈活多變,適合各個時間段,它有著兒歌的韻律節奏,朗朗上口幼兒都很喜歡。在念兒歌的時候,我們的手指會隨著兒歌內容不斷的變化,那對幼兒來說,在做這個游戲的時候他的眼睛、嘴巴、手指、大腦都在協調中做一件事情,除了精細動作發展,對幼兒的專注力也是得到了訓練。
3.在區域活動中,投放多層次的材料,滿足幼兒的操作興趣
區域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活動,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那么我們在投放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層次性、游戲性。因為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投放適宜的操作材料例如:益智區可以投放穿珠、鑲嵌板、喂食、夾珠子、蓋瓶蓋、觸摸墻等,這些材料對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小手的精細動作發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美工區可以投放黏土、膠泥、面團等,幼兒在手工操作的活動中,他們反復揉搓、捏弄中手指和肌肉參與了鍛煉,在游戲中促進手部的靈活性。
總的說來,小班階段手部精細動作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它為前書寫奠定了基礎,因為前書寫的動作與精細動作都是建立在幼兒肌肉和骨骼成熟的基礎上,由于年齡小,發育不夠完善,所以我們要多給幼兒練習的機會,幫助他們把基礎打牢。
二、中班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中班這個階段的幼兒自己愿意用圖畫和各種符號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這一情況下教師一定要交給幼兒正確的書寫、畫畫姿勢,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它會影響幼兒的終生。不正確的姿勢會對幼兒的視力、身體其他部位造成影響。
1.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書寫環境,提供適合的書寫工具和材料
書寫的重要工具就是紙和筆,提供適宜的紙、水彩筆、鉛筆培養幼兒書寫的興趣。教師通過集體教育活動讓幼兒認識它們,了解它們的用途,;知道可以用它們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在教室的語言區可以為幼兒提供合適書寫的桌椅,讓幼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書寫活動,區域周圍盡量保持安靜,以免打擾幼兒。同時幼兒可以將自己平時生活中觀察到的符號書寫下來并展示在區域里和同伴互相學習。
2.創造多元化的環境,拉進幼兒接觸和探索符號、文字的距離
創設富有情境性的讀寫環境,通過主題墻上標題、桌椅上幼兒的名字、各游戲區域的標識牌等文字給幼兒創造一個文字環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幼兒。可以把漢字做成立體造型,幼兒可以通過看、摸感受它的字形和結構,進而產生對字的興趣。
3.開展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培養幼兒前書寫的意識
前書寫活動是語言活動的一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談話活動,讓幼兒樂于用畫圖的方式表達語言,用簡單的符號表達自己的意思;漢字的書寫是需要在田字格里完成的,那田字格又分為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數學活動教幼兒辨別方向,如上、下、左、右建立幼兒的方向感;我們還可以通過美術連線活動對漢字的書寫順序幼兒一定的了解;通過音樂律動活動訓練幼兒手腕、手臂、手指的靈活協調性。
中班幼兒的書寫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比小班有很大提升,從簡單的涂鴉到用符號和圖畫表示自己的想法,外環境對幼兒的促進也明顯提高,采取的方式也逐漸多樣化,就是為了激起幼兒對前書寫的興趣。
三、大班
大班幼兒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他們愿意用圖畫和符號表現事物或故事,有時也會加入自己模仿習得的漢字,同時也學會自己名字的書寫,但通過發現有些幼兒的名字不像我們成人用正確的筆順書寫,而是“畫”出來的,那么不管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教給他們正確的書寫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1.利用多種方法,培養幼兒學會正確書寫姿勢
在幼兒進行自發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他們的握筆姿勢和坐姿,這也是相當重要的,要隨時糾正幫他們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教師可以利用兒歌的形式,讓幼兒知道握筆姿勢的口訣,學會自我檢查,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正確的握筆姿勢和書寫姿勢,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提醒幼兒。
2.利用各種教育契機,給予幼兒提供前書寫的機會
大班幼兒要學會自主管理,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幼兒制作一日生活作息時間表,以及各種各樣的計劃表;結合各種節日活動,為家人送祝福如:重陽節為爺爺、奶奶寫卡片,結合社會問題,發表自己的感受:給抗疫英雄的一封信等;馬上就要畢業了,要和自己的好朋友、老師分開了,大家一起制作同學錄,為幼兒園的生活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其實對于學前幼兒來說書寫漢字是難度很大的,我們要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讓幼兒書寫的經驗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他們感受到書寫的意義,滿足自己的認知和情感需要。
總之,幼兒書寫能力的培養對幼兒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做好幼兒階段前書寫教育活動是確保幼小銜接活動順利的開展的基礎。幼兒前書寫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作為老師要關注幼兒的每一個發展階段的重點,盡可能的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書寫環境,提高幼兒的書寫意識,激發他們的書寫興趣,享受書寫的樂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使幼兒一生都受益無窮。
參考文獻: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 作者:周兢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年10月
《3—6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幸福新童年編寫組.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基教〔202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