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星
1心梗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1)在心梗的初期階段,疼痛的位置和性質基本與心絞痛一樣,一般在安靜的狀態或者睡覺時出現,疼痛感十分強烈,通常為大面積疼痛,有的會持續幾個小時。所以,患者平時如果感覺心區有明顯的壓榨性疼痛感,疼痛時間不低于20分鐘,同時面色蒼白、呼吸急促,要高度懷疑心梗發作。
(2)為心臟提供血液的冠狀動脈如突然堵塞,會影響心臟供血和供氧,致心律發生異常,嚴重的可能導致心力衰竭。
(3)心梗發作時,身體通常會慢慢發熱,體溫一般在38℃左右,極少數患者的體溫會超過39℃,往往持續一周左右。
(4)患者在發病時還會感覺到頭痛。因為發生心梗后,心臟功能有所減弱,會對心臟造血和輸血功能造成較大影響,導致全身處于缺血、缺氧的狀態,包括腦部,表現為頭痛。
(5)牙痛也是心梗比較常見的癥狀,稱為“心源性牙疼”。
(6)當心臟持續處于缺氧、缺血狀態時,胃腸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不良反應,如反胃、惡心、腹脹。
2心梗發作時怎么辦?
(1)首先要判斷患者的意識。如果依然有意識,能正常與人交流,可讓其平躺,保持仰臥的姿勢休息,隨后立即被打120請求救援。如果失去意識,可將患者的兩個胳膊向上伸直,同時護住患者頸部,以便將呼吸道打開,避免出現呼吸不順暢的情況。在實施急救時,最為關鍵的一個急救方法就是胸外按壓。因為一些患者心梗發作較急、病情較為嚴重,出現心臟停止跳動、無法呼吸的情況,需要立刻做胸外按壓進行心臟復蘇。此外,還可以利用人工呼吸的方式進行急救,但方式一定要正確。先清理患者嘴、鼻里的雜物或嘔吐物,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翼,口對口向患者嘴內吹氣。
(2)患者一定要隨身攜帶心血管病藥物,這樣不管何時何地發作都可以及時用藥,降低心梗的不良影響。
(3)條件準許的情況下,可以將患者心梗發作至醫生到來這一段時間每分鐘心臟跳動的速度與節律記錄下來,以便給醫生實施救治提供參考。
3預防心梗發作的方法有哪些?
(1)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盡量不要在室外待過長時間。因為寒冷刺激會導致血管收縮,引發血管痙攣,加重心臟缺血,易引發心梗急性發作。
(2)養成每天排便的良好習慣,保證大便通暢。因為便秘時,會屏住呼吸用力排便,使得腹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
(3)勞逸結合,不要熬夜,保證每天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因為過度勞累,如經常熬夜加班或者運動過度,心臟就需要有更多的血液和氧氣供應,一旦無法滿足,很可能導致心梗發作。
(4)研究發現,24%的心肌梗死患者由情緒激動而誘發。所以心梗患者平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如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郁,需要采取針對性的藥物和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矯正等多種方法。
(5)及時戒煙,因為煙草中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質,會導致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尤其在睡覺前吸煙,血液循環的速度將進一步降低,很可能導致心梗發作。
(6)控制飲酒,尤其不要經常喝度數較高的烈酒或者一次性喝大量的酒,否則會對血管造成較大的刺激,使得心臟受到一定的損傷。
4心梗發作時還需要注意什么?
(1)不可以給患者喝太多的水,否則水會迅速進入患者血液內,血液量將明顯增加,受損的心臟很難承受住突然增加的血液供應,容易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特別是在患者無意識或意識模糊時,不要喂水,以免出現誤吸,誘發吸入性肺炎。
(2)如果患者不存在呼吸停止和心臟合驟停的情況,就不需要為其做心肺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