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仁梅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八段錦;經絡
2019年12月以來,我國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多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由于年關春運熱潮,疫情迅速蔓延全國。經全國上下近兩個月的努力,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部分企業陸續復工,但疫情防控力度仍不能放松[1~2]。兩年來疫情在多個城市不斷反復,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目前抗病毒藥物及激素治療缺乏循證依據,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攻克。中醫治療具有多靶點、調控范圍廣的特點,如2003年暴發于廣東的SRAS病毒,中醫就取得了很好的戰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救治中,中醫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醫“治未病”理論有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變、愈后防復4個層次[3]。而八段錦正是對普通人群采取存正氣、避邪氣的方法來預防疾病和抗擊疫情。八段錦全套動作精煉,運動量適度,每節動作的設計都針對了一定臟腑或經絡的身心調理需要,動作簡單且易學易記。本研究重點闡述八段錦的經絡理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期間的應用。
1經絡通暢是防病治病的基礎
《醫學真傳》:“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盵4]人是一個整體,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于臟腑與體表之間以運行氣血,使人體各部分功能保持協調與基本平衡?!鹅`樞·經脈篇》:“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苯浗j主要包括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其中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是經絡的主體部分。八段錦每節動作是根據經絡的循行規律,體現逢練有旋、逢功有繞的特點,起到通經活血、平衡陰陽、調理臟腑健身防病作用。
2八段錦每節動作經絡腧穴的內在剖析
八段錦第一節:雙手托天理三焦;第二節:左右開弓似射雕;第三節:調理脾胃須單舉;第四節:五勞七傷往后瞧;第五節:搖頭擺尾去心火;第六節:雙手攀足固腎腰;第七節:攢拳怒目增力氣;第八節:背后七顛百病消。
2.1 第一節:雙手托天理三焦
兩手上舉時,手三陰三陽和足三陰三陽的經絡得以舒展抻拉,伴隨呼吸運動,有助于三焦之氣機運化,使腹腔、盆腔臟腑得到牽拉與按摩,起到調三焦、調氣血、濡養內臟的功效,同時也梳理和拉伸任督二脈。中醫將身體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指膈以上的胸膛部位,包括心、肺,主要生理功能是衛氣宣發和布散水谷精微達四肢百骸;中焦是膈以下、臍以上的上腹部,主要包括脾、胃,負責食物消化、吸收,輸布水谷精微并化生血液,能蒸津液,泌糟粕,主氣血生化、升降之樞;下焦指臍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等,負責排泄糟粕和尿液。
2.2 第二節:左右開弓似射雕
左右開弓時,眼睛要注視食指,食指指尖有被抻拉的感覺,可以充分疏通和刺激手陽明大腸經的起始點商陽穴和整條大腸經,保持氣血暢通。《靈樞·經脈》記載:“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大腸手陽明之脈,……下入缺盆,絡肺,下隔,屬大腸;”[5]兩手拇指,食指上翹繃緊動作,刺激了手陽明大腸經,兩手臂伸直用力疏通和拉伸了以太淵穴為首的手太陰肺經,加強了肺經經氣的疏通。此外,在做動作定式時,兩手臂處于伸直水平狀態,展肩擴胸,可刺激督脈和背俞穴。下肢的馬步既刺激了足竅陰穴,也會抻拉足少陽膽經,有利于下肢的氣血運行。
2.3 第三節:調理脾胃須單舉
《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中記述:“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于胃,灑陳于六腑而氣至,和調于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盵6]交替上托、下按,雙手對拉,可以拉抻兩肋的肝經和膽經。中醫五行理論認為木克土,肝膽是木,脾胃是土,肝膽會克制脾胃,所以有養護脾胃的功效。另外在身體肋側拉伸時,能刺激肋側的大包穴,大包穴屬于足太陰脾經,從而疏通整條脾經氣血;手臂用力上舉時能刺激到手少陰心經的極泉穴,有預防心臟疾病的作用。同時,交替上托下按的動作還能牽拉腹腔,對胃肝膽起到按摩作用,從而促進胃腸蠕動和膽汁、胃液的分泌,增強消化功能。
2.4 第四節:五勞七傷向后瞧
五勞是指因勞逸不當、活動失調而引起的心、肝、脾、肺、腎五臟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損。七傷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對內臟的傷害。本動作主要目的是精神的放松和身體的氣血通暢。目的是通過上肢外旋扭轉的牽張力量,被動按摩胸腔和腹腔的臟腑、從而達到通暢全身氣血的作用。另外,往后瞧的轉頭動作可以刺激頸部大椎穴,達到防治五勞虛損和七傷乏力的目的。《循經考穴編》記載,大椎穴“能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骨蒸盜汗……”,刺激大椎穴的同時,刺激手足三陰、三陽經及脊椎督脈,進而由表及里刺激五臟六腑,保持它們之間正常的氣血流通,從而保持身體健康。本節動作同時刺激督脈與臟腑腧穴,起到平衡陰陽、調理臟腑的作用,還能加大眼球活動范圍,增強眼肌的力量,利用轉身以疏通帶脈,加強對十二經脈的整合作用。
2.5 第五節:搖頭擺尾去心火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內熱常表現為口咽干燥、口舌生瘡、五心煩熱等癥狀。心火大部分是因肝火傳變而來。本節動作的搖擺擰轉對足厥陰肝經上的期門穴有較強的刺激,起到降肝火、疏通肝經氣血的作用。肝屬木,心屬火,木生火,肝火降則心火降。另外,本節動作的蹲馬步,可有效刺激足少陰腎經,對腎臟有良好的按摩作用。腎屬水,心屬火,水克火,腎水上濟,心火方除。督脈為諸陽之海,此節動作通過身體擰轉,刺激督脈起始部分,帶動整個督脈的氣血流通,進而起到散內熱的功效;同時轉頭刺激脊椎骨的頂端大椎穴,有疏經泄熱的作用,有助于去除心火[7]。
2.6 第六節:兩手攀足固腎腰
腎生髓主骨,腰為腎之府,刺激其所在經絡和穴位,有益于腎氣、腎精的化生功能。本節動作用雙手從腰部往下一直摩運至足跟,環足1周,再沿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三條陰經上行,配合吐納呼吸和意念引領,有效促進該摩運路線氣血通暢。另外,身體通過前屈后伸,由直立到對折,腎臟受到牽引按摩,刺激命門穴、腎俞穴和腰陽關,增強了生化腎精、腎氣的功能。該式通過以手攀足的方式刺激按摩整條足太陽膀胱經,同時刺激按摩委中穴、命門穴和腎俞穴,達到對腎臟的積極調理。
2.7 第七節:攢拳怒目增氣力
本節作用系統是肝經和腎經。中醫學認為脾主肌肉,促進足太陰脾經的氣血疏通,對大腿的肌肉有良好的鍛煉作用。中醫學認為,肝主筋,肝開竅于目,通過對眼睛睜大凝視的鍛煉,可以刺激足厥陰肝經氣血的疏通,從而疏通氣血,安魂定魄,收攝精氣。能烏發,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余”“腎之華在發”,攢拳能固精補腎,有利于烏須黑發。
2.8 第八節:背后七顛百病消
本節的提踵動作,能刺激足陽明胃經中的厲兌穴、沖陽穴 、解溪穴,有利于胃部健康。雙腳下落時的振動有利于腿部氣血流動;伴隨著足部的顛簸,五臟六腑也隨之顛簸,有利于三焦疏通水道,使水液暢通,氣血得以運化。腳趾部位為足之陰經與足之陽經的交會處,兩腳十趾抓地,可刺激腳趾部位的陰陽經脈,調節臟腑的氣血活動并改善相應臟腑的功能。該動作通過經絡和臟腑兩個不同的系統,改善人體各臟腑的功能,平衡陰陽,增強防病能力。
3討論
中醫學強調陰陽平衡、氣血通暢就能對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堅持八段錦健身氣功鍛煉能滿足疫情當下,未病先防與扶正避邪健康需求?!饵S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醫提倡“未病先防”,八段錦具有疏通經絡,調理臟腑的獨特防控效果。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抗疫第一線的方艙醫院,對疑似和輕癥病例有顯著防治作用。但八段錦屬于慢功法,需要持之以恒地堅持鍛煉,提升正氣,驅邪防病。在當下新冠肺炎防治期間,既要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扶持正氣的思想,又不能忽視“避其毒氣”。日常生活中做好戴口罩、洗手等防護措施,規范執行疫情防控措施,鍛煉的同時還需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勞逸結合?!饵S帝內經》提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練習八段錦除動作的協調外,還強調安神定志和意念的集中及運用。鍛煉時,要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勻,同時配合呼吸調節,使全身有種氣隨形行的感覺。練習八段錦所需的場地要求不高,居家、辦公等皆可隨時練習,同時又可以幫助人們調整心情,穩定恐慌情緒,增強抗疫信心。
參考文獻
[1]王記生.從中醫角度談傳統健身方法一八段錦[J].河南中醫,2006,26(1):81.
[2]馬亮.做好科學防疫與復工復產的平衡[N].中國青年報,2020-2-21(2).
[3]廖垚,鮑廣兵,周美辰,等.試從傳統中醫學角度探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J].中醫藥臨床雜志,2020,32(6):3.
[4]高世拭(清).醫學真傳解析[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17.
[5]人民衛生出版社.靈樞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9-30.
[6]李中梓(明).醫宗必讀[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20.3.
[7]陳二輝,尤久紅,陳名桂,等.八段錦在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