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朝 佘麗燕 李敏男

關鍵詞:2型糖尿病;利拉魯肽;二甲雙胍;血糖;胰島素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飲食方式發(fā)生調整,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呈提升的趨勢[1]。2型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功能障礙引起的糖代謝紊亂疾病,影響人體脂肪、蛋白質代謝等。臨床上多以藥物進行降糖治療,其中二甲雙胍是典型雙胍類降糖藥物,降糖效果已得到肯定[2]。但臨床發(fā)現,二甲雙胍無法阻斷胰島β細胞的進行性損害。利拉魯肽是近年來應用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是一種新型降糖藥物,具有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食欲等作用[3]。本研究分析二甲雙胍與利拉魯肽聯(lián)合應用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診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發(fā)癥的患者;排除處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排除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對照組男20例,女33例;年齡43~78歲,平均(61.7±5.5)歲;病程1~9年,平均(5.8±1.2)年。觀察組男23例,女30例;年齡40~79歲,平均(62.0±5.6)歲;病程1~10年,平均(5.9±1.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個體化的飲食控制、適度運動鍛煉等健康指導。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治療,餐前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0.5 g/次,3次/d。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利拉魯肽治療,皮下注射利拉魯肽0.6 mg/次,1次/d。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監(jiān)測血糖水平,可適量增減用藥劑量,其中二甲雙胍用量不得多于2.0 g/d,持續(xù)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于治療6個月后評估血糖控制率。當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4.4~8.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時,為血糖控制。(2)血糖水平。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3)胰島功能指標:治療前后分別檢測空腹胰島素水平,并通過穩(wěn)態(tài)模型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和胰島素分泌指數(HOMA-β)。(4)安全性指標:記錄治療期間出現肝腎功能損傷、低血糖、頭暈、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收集整理相關數據資料,應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糖控制率比較
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中血糖控制有44例,控制率為83.02%;對照組患者中血糖控制32例,控制率為60.38%。兩組血糖控制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95,P<0.05)。
2.2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2型糖尿病是內分泌科常見的糖代謝異常疾病,發(fā)病主要與肥胖、飲食結構、遺傳因素等有關。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現為持續(xù)的高血糖,而高血糖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島素β細胞功能受損引起,當血糖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發(fā)腎、眼、心腦血管、神經系統(tǒng)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4]。
目前對于糖尿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控制促進血糖的有效控制,從而延緩病情進展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藥物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患者需終生服藥,因此選擇合適的降糖藥物十分重要。二甲雙胍是常用的降糖藥物,能促進周圍組織對糖的無氧酵解,抑制肝糖原異生,促進血糖的控制,且降糖效果穩(wěn)定[5]。但是單一應用二甲雙胍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的降糖效果,整體作用仍有欠缺。臨床研究認為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是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關鍵,因此在治療中需注重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的改善。腸促胰島素是人進食后形成的腸道激素,其中GLP-1能促進胰島β細胞分化和胰島β細胞的形成,減少胰島β細胞的凋亡,起到良好的胰島細胞保護作用。利拉魯肽是GLP-1受體激動劑,用藥后能快速與腸道內的天然GLP-1結合,并且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降解,從而避免天然GLP-1的水解,延長藥物半衰期,克服天然GLP-1易被水解的缺陷[6]。該藥在用藥后能快速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的增加和胰島β細胞功能改善,進一步促進血糖的有效控制[7]。而且由于利拉魯肽能降低食欲,延緩胃排空,因此尤其適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降糖、改善胰島功能的作用外,利拉魯肽還具有調節(jié)脂肪代謝的作用,約有一半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謝紊亂現象,易出現脂質沉積、脂肪代謝障礙等,這又增加了并發(fā)大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而利拉魯肽的應用則有助于改善脂代謝,減少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脂質沉積,降低發(fā)生大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將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應用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機制,提高降糖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糖控制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均低于對照組,胰島素分泌指數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二甲雙胍聯(lián)合利拉魯肽有利于促進血糖的控制,改善胰島功能。在安全性方面,兩組均未出現嚴重并發(fā)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提示聯(lián)合用藥的安全性較高,患者能耐受。
綜上所述,利拉魯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肯定,可促進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指數,且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麗艷.利拉魯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糖脂代謝及體重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21,42(3):639-641.
[2]盧汶,陳小燕.格列美脲聯(lián)合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對比研究[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9,47(4):404-406,410.
[3]熊承云,周艷紅,趙建林,等.吡格列酮或達格列凈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分析[J].內科,2020,15(6):698-701.
[4]孫娜,李雪璐.利拉魯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0,36(11):1453-1456.
[5]李超杰,陳慧敏,濮先明.利拉魯肽、格列美脲分別聯(lián)用二甲雙胍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21,50(3):356-358,373.
[6]常翔,許文秀,李琳瑛,等.利拉魯肽注射液聯(lián)合鹽酸吡格列酮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9,35(23):3032-3034.
[7]張新杰.利拉魯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胃腸道反應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9,15(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