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艷,李俊才,王家珍,沙守峰,蔡忠民,李宏軍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營口 115009)
梨是我國種植范圍最廣的果樹之一,截至2017年底,我國梨栽培面積約96 萬hm2,總產量約1 650萬t,穩居世界第1 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費者對梨果的需求逐漸趨于國際化、多樣化和高端化,梨進口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消費逐漸升級,生產重心正逐漸由“產量”向“品質”轉變[1-2]。套袋是提高果實商品率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套袋可顯著減少果實農藥殘留、粉塵污染,緩沖外界環境因子對果實的不利影響。果袋內微環境可改善果皮色澤,降低果皮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加果面光潔度,減小果點的大小,并降低木質化程度,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3-4]。另有報道,套袋不利于梨果實整體風味的形成,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貯藏性降低,對內在品質產生負面影響[4-7]。‘早金酥’梨具有果實發育期短,樹上掛果期長,果個大,肉質酥脆、味甜、汁多,貨架期長,早產、豐產、易管理等優點[8],目前已在遼寧省廣泛種植,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均有栽培。本試驗選用細長圓柱形和水平棚架2 種簡約、省工、高效樹形的‘早金酥’為試材,研究套袋對其果實品質的影響,旨在為‘早金酥’優質高檔果品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試驗在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梨試驗區進行,土壤pH 值5.74,有機質含量1.5%,土壤容重1.56 g/cm3,全氮含量0.102%,有效磷含量52.7 mg/kg,有效鉀含量107 mg/kg,交換鈣含量2 653 mg/kg,交換鎂含量376 mg/kg,有效硼含量0.442 mg/kg。‘早金酥’樹齡9 年,選擇水平棚架和細長圓柱形2 種樹形,肥水管理條件較好。
果袋選用棲霞果袋,外木漿紙內黑疏水雙層袋,19.0 cm×15.5 cm。
在‘早金酥’梨盛花后50 d(2019 年6 月15日)套袋。套袋前1 d,全園噴施殺菌劑和殺蟲劑防治梨黑星病和梨木虱。3 株為1 小區,重復3 次,全樹套袋,以不套袋為對照。8 月上旬果實成熟后,在樹冠外圍中部東南西北4 個方位,每方位采集果實10 個,每小區混成1 個樣品,連果帶袋一并采收,裝入干凈、有透氣孔的塑料袋,帶回室內測定品質。
用1/1000 電子天平稱量單果重;用SF2000 三按鍵電子數顯卡尺測量果實縱、橫徑,計算果形指數;用GY-1 型果實硬度計測定果實硬度;用PAL-1型手持折光儀測定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酸堿滴定法測定果實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斐林試劑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熒光法測定維生素C 含量。采用乙醇提取法測定果皮色素含量;使用CR-10小型色差計(Konica Minolta,Japan)測定L*、a*和b*值;凱氏定氮法測定果肉氮含量,鉬銻抗比色法測定果肉磷含量,強酸消煮法、原子吸收法及甲氧胺比色法測定果肉鉀、鈣、鎂、硼等含量。
試驗數據應用Excel 2016 整理,使用DPS 數據處理系統進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新復極差測驗法進行多重比較。
從表1 可以看出,‘早金酥’果實套袋后,顯著變小。與不套袋果相比,水平棚架與細長圓柱形套袋果平均單果重分別下降了13.3%和13.6%,縱徑分別下降了7.4%和6.6%,橫徑分別下降了6.6%和6.3%。水平棚架與細長圓柱形套袋果平均單果重差異不顯著,不套袋果平均單果重差異也不顯著;細長圓柱形的最大果重明顯高于水平棚架的,說明細長圓柱形單果重間差異較大,果實大小不整齊,水平棚架單果重間差異較小,果個較均勻。2 種樹形果實果形指數差異不顯著(表1)。

表1 2 種樹形‘早金酥’套袋果及不套袋果單果重及果形指數
從表2 可以看出,套袋提高了‘早金酥’果實的外觀品質。2 種樹形果實成熟時套袋果實果皮顏色均為黃白色,不套袋果實為黃綠色。2 種樹形的套袋果L*值均顯著高于不套袋果,樹形間差異不顯著,說明套袋明顯提高了果面亮度,果面更光潔鮮亮。不套袋果實a*絕對值顯著高于套袋果,樹形間差異不明顯,表明套袋明顯增加了‘早金酥’果皮紅色度,顯著減少了綠色度。不套袋果b*值顯著高于套袋果實,樹形間差異不顯著,證明套袋顯著降低了果皮的黃色度,果面變得更白。果皮總葉綠素含量、葉綠素a 含量及葉綠素b 含量與果面色差結果相一致,進一步說明套袋能夠明顯改善‘早金酥’果實外觀品質(表2)。

表2 2 種樹形‘早金酥’套袋果及不套袋果色澤及葉綠素含量
從表3 可以看出,套袋對水平棚架和細長圓柱形2 種樹形‘早金酥’果實硬度沒有顯著影響。水平棚架套袋果、不套袋果、細長圓柱形不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細長圓柱形套袋果,分別高出12.7%、13.2%、8.1%和11.0%、11.9%、10.0%。2 種樹形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顯著低于不套袋果,水平棚架下降25.0%,細長圓柱形下降17.0%。2 種樹形糖酸比和固酸比的變化趨勢相一致,均是套袋果顯著高于不套袋果;水平棚架套袋果顯著高于細長圓柱形套袋果。水平棚架套袋果維生素C 含量與不套袋果無顯著差異;細長圓柱形套袋果顯著低于不套袋果,降低11.3%。

表3 2 種樹形‘早金酥’套袋果及不套袋果內在品質
套袋對‘早金酥’梨果實礦質元素含量的影響不盡相同,套袋果N 含量顯著低于不套袋果,與相應對照相比,水平棚架和細長圓柱形分別降低21.4%和20.9%。水平棚架套袋果P 含量與不套袋果差異不顯著,細長圓柱形套袋果P 含量顯著低于不套袋果,降低9.2%。水平棚架套袋果、水平棚架不套袋果、細長圓柱形不套袋果K 含量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細長圓柱形套袋果,分別高9.9%、11.7%和10.3%。水平棚架套袋果Ca 含量顯著高于不套袋果,提高了18.0%;細長圓柱形則相反,套袋果Ca 含量顯著低于不套袋果,下降了13.0%。水平棚架套袋果與不套袋果B 含量差異不顯著,細長圓柱形套袋果B 含量顯著低于不套袋果,下降了3.9%。2 種樹形套袋果與不套袋果的Mg 含量差異均不顯著。

表4 2 種樹形‘早金酥’套袋果及不套袋果礦質元素含量
套袋降低了‘早金酥’果實的單果重,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9-10]。梨果實套袋后果心增大,可食性部分減少,降低了果實單果重。果實大小主要由細胞數量和細胞體積決定,‘早金酥’屬于早熟品種,套袋前果實細胞分裂基本完成,單果重小主要由果肉細胞體積小所致。套袋后果實處于極弱光環境中,果皮逐漸轉為黃白色,葉綠素含量降低,基本無光合作用能力,果皮同化產物接近于零,果實所需的光合產物全部由葉片提供,同時套袋影響了樹體的光照,減弱了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果實變小,本試驗結果符合這一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果實套袋后,果皮葉綠素明顯減少,果面亮度明顯提高,果皮紅色度顯著增加、綠色度明顯減少、黃色度顯著降低,外觀品質明顯改善,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3-4,10]。套袋促進了果皮葉綠素的降解,抑制了花青素的合成,果面變為黃白色;‘早金酥’不套袋果果點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果實外觀,套袋后果點面積明顯減小,顏色變淺,果面光潔度顯著提升,可能由于套袋后袋內穩定的微環境,降低了果點破碎化程度,使果點裂隙得以保存,這有待進一步研究。
套袋降低了細長圓柱形‘早金酥’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這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一致[11-12];對水平棚架栽培的果實無顯著影響,這與李德友等[13]在油梨、孔佳君等[14]在‘碭山酥梨’果實上的研究結果相近。伍濤等[15]、牟紅梅等[16]研究發現,棚架形梨果實品質優于主干疏散分層形的果實,主要由于棚架形沒有中心干,控制了樹體的頂端優勢,抑制了樹體枝干生長的營養消耗,使果實得到更多的營養供給;另外,棚架形主干高,通風透光好,結果部位幾乎呈平面分布,更有利于優質梨生產。本研究中水平棚架果實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變化較小,可滴定酸含量顯著下降,糖酸比、固酸比顯著提高,可能與栽培方式顯著相關。
礦質元素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B 主要存在于細胞壁的果膠中,B 缺失會抑制果實可溶性糖的合成與運轉。石細胞與Ca含量呈負相關,Ca 含量的增高可降低梨果實石細胞的含量。K 能夠促進果實內淀粉向可溶性糖轉換。鎂主要存在于葉綠素、植物素和果膠質中,對光合作用有重要作用,鎂離子是多種酶的活化劑,促進體內糖類轉化及代謝。植株根系、葉片從土壤或葉面對大量、微量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分配的能力直接影響果實中礦質營養元素的含量。張強等[17]研究發現,氮、磷、鉀含量影響‘富士’果實單果重,單果重與磷、鉀含量有較大的正效應系數;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氮含量有最大的負效應系數,而與鈣含量有正效應系數。本研究中發現,水平棚架果實套袋后,顯著降低了果實N 含量,顯著增加了Ca 含量,P、K、Mg、B 等含量變化不明顯,與本試驗中果實品質指標變化趨勢相一致。
綜上所述,套袋降低了‘早金酥’單果重,果皮葉綠素含量明顯減少,果面亮度明顯提高,果皮紅色度顯著增加、綠色度明顯減少、黃色度顯著降低,外觀品質提高明顯。對內在品質影響因樹形不同差異顯著,水平棚架栽培條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變化較小,可滴定酸含量顯著降低,固酸比、糖酸比顯著提高。綜合果面色澤、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多種因素,建議水平棚架可選用套袋栽培,細長圓柱形在土壤有機質含量及管理水平較高的果園選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