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東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的今年發展目標,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進出口量穩質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審視今年的發展目標,一系列數字和表述,給全國人民吃了定心丸。
特殊年份的特別目標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恰逢重要時間節點,是抗疫斗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之后新的歷史進軍之年,是全面實現小康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大進程轉換之年,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起步之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還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大慶之年。
因此,今年的發展目標帶著特別的時代背景,滲透著多元因素。
李克強總理指出,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今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等情況,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預期目標,體現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與今后目標平穩銜接,有利于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去年受疫情影響,GDP并未設定具體目標,今年GDP增長目標重歸視野,有點出人意料,也是情理之中。
具體而言,去年沒有提出具體的經濟增長量化目標,最大原因是不確定性增大,與其設定一個不確定能否實現的目標,不如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干脆放棄設定目標。而今年提出的增長6%以上的目標綜合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其一,經濟恢復情況。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經濟增速走出斷崖式下滑的狀態,并由負轉正,經濟逐步恢復,第三、四季度在不斷轉好;其二,考慮基數的因素。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同比的基數原因,去年同期是低谷,今年上升比較多,不能以此為參照加碼;其三,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考慮今年情況,也要考慮統籌明后年發展的需要。同時考慮預期目標不要忽高忽低,也要留有余地。
是目標,更是信心
今年GDP增長目標一公布,全球瞠目結舌。外媒驚呼,“中國出人意料地設定了GDP增長目標”。是的,今年我國設定了GDP增長目標,而且是6%以上,“以上”二字蘊含最低保底的意思,是信心滿滿的表述。
回眸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全年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指標均好于預期,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全年實現了2.3%的增長,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極不平凡之年,能取得這份殊為不易的成績,得益于中國非常之時果斷推出的非常之舉。
有比較方能鑒別。作為全球頭號經濟體,2020年美國GDP全年萎縮3.5%,創下了自1946年二戰結束以來的最差紀錄。
我國今年發展增長目標設定為6%以上,充滿自信。翻閱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發現,即便出現具體增長目標數字,也是伴隨“左右”“區間”等更具彈性的靈活表述。從過去的“彈性”表達,到今年的“起碼要求”,反映出對國家經濟發展形勢的信心。
再說,今年發展目標都是比較務實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得并不高,更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導向。鑒于去年基數比較低,今年經濟要增長6%以上,其實問題不大。有關專家預測,全年實際增速有望達到8%以上。
從就業目標來看,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1100萬人以上,較去年900萬人的目標上調2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較去年6%左右的目標下調0.5個百分點。這表明今年新增就業目標較去年疫情期設定的目標提高了,今年經濟持續恢復,完成就業目標沒有懸念。
物價目標也折射出信心,與去年3.5%的控制目標相比,今年CPI目標有所下調。有關專家認為,由于翹尾因素和豬肉價格都處于下行趨勢,今年CPI同比漲幅并不會很高,專家們的共識是,全年漲幅或在1%左右。
重任在肩,更須砥礪奮進
從一年前的“留得青山”,到今天的“青山常在”;從一年前首季度GDP增速陡降至負6.8%,到去年全年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中國經濟翻過了改革開放以來最艱難的一頁。
如今,新的目標又已明確,奮進新進程的發令槍也已打響。三分部署,七分落實。完成全年發展目標尚須努力奮斗。我們要利用寶貴的時間窗口,咬定全年發展目標不放松,志在必得,行有所托,不達目標,誓不罷休。
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宏觀政策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
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用改革辦法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
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增強內生活力,以新動能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中國有14億多人口,是一個超級市場,通過引導消費升級,擴大城鄉購買力,以消費帶動經濟增長。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誠如李克強總理所言,“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推進改革開放,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總理說,“要擔當作為,實干苦干,不斷創造人民期待的發展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