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準
摘要:目的:分析小兒先天性多指畸形的療效。方法:選擇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治療的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兒,共計100例,按照WaSSel法對其實施分類,其中II型20例,I型30例,IV型20例以及III型25例,其他5例。結果:100例患兒中差8例,良50例,優42例,優良率達到了92.00%。治療過程中有5例患兒疼痛腫脹,并發癥的發生率是5.00%,經過相關處理后痊愈。手術之后,患兒的外形滿意度達到了97.00%,功能滿意度達到了96.00%。結論:在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療過程中,應該按照病人的現實情況采取相應的手術治療,能夠實現治療效果的最大化,還可以減少并發癥的出現,使家長的滿意度獲得提高。
關鍵詞:小兒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兒;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061-02
近些年來,因為水與空氣等的污染,不安全裝修材料的過度使用,放射性因素的擴增,還有私下服用部分藥物,使得多指畸形的病人逐漸增多[1]。一般來說,小兒先天性多指畸形包含三類:首先,手指外在軟組織塊沒有與骨連接,沒有肌腱或者關節、骨。其次,具備手指所有條件,副指附著于分叉的掌骨頭或者第1掌骨頭。最后,擁有完整的掌骨與外生手指。對于小兒多指畸形的相關治療情況也許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于是,本文重點探究了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兒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治療的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兒,共計100例。納入標準:第一,臨床資料很完善;第二,經X線檢查進一步確診成多指癥;第三,手指外在軟組織塊沒有與骨連接,沒有肌腱或者關節、骨;第四,都是單側拇指畸形;第五,具備手指所有條件,副指附著于分叉的掌骨頭或者第1掌骨頭。排除標準:第一,年齡不超過1歲者;第二,合并其他疾病者;第三,患急性傳染病者。全部病人中左手畸形46例以及右手畸形54例;體重范圍是12至33kg,平均體重是(20.67±5.76)kg;年齡范圍是2至6歲,平均年齡是(4.32±0.54)歲。
1.2方法
全部病人都采取手術治療法。手術基本原則是最大限度地恢復病人正常的解剖結構,以推動外形以及功能的重新構建。手術治療法具體如下:
1.2.1I型病人
手術重點采取兩指合并的手段,切除兩指中間部位的軟組織、指骨以及指甲,然后修復保留的各類成分,構成一個手指[2]。詳細步驟是在多指的掌側以及背側作V形切口,尖端進一步位于近節指骨的三分之一處,最寬的地方大概達到1/3橫徑;切除多指背側和掌側的皮膚,進一步暴露伸肌腱以及屈肌腱的抵止部,將其從中間進行分離;將關節囊打開,采取骨鑿將指間關節中央的骨塊開展楔形切除;并且借助于克式釘來固定合兩半指骨。
1.2.2II型病人
在多指背側與掌側做棱形切口,一層一層切開皮膚以及皮下組織,同時對橈側的伸肌腱以及掌側的屈肌腱神經進行切斷,切斷相應血管之后,進行結扎止血,對骨性相連病人有效開展多指骨膜下剝離,除去拇指骨突后進一步修復骨面;修復環節中切開的指間關節囊,采取克式釘來固定指間關節,并且對橈側的纖維組織進行修復。
1.2.3III型病人
假如病人的畸形兩指等大,就采取兩指合并的手段開展手術[3]。假如兩指不等大,切除小的手指,并且對軟組織進行有效保留,然后修復保留的手指。
1.2.4IV型病人
20例病人的畸形手指都不等大,分成主型以及次型。于是,在手術治療的時候,我們切除小的畸形手指,然后對保留的手指進一步實施偏斜矯正。
1.2.5其他
除I—IV型的病人,其余5例病人是VII型1例,VI型2例以及V型2例。我們在手術時重點是保留病人的主要手指,并且切除其余的畸形手指,隨后對關節囊實施修復,再一次固定,并且重視病人對掌功能的保留[4]。
Ⅴ型病人在掌骨分叉處有效實施截骨矯正,切除多指后,保留其韌帶以及骨膜,并且縫于拇指一側,重新創建大魚際肌止點,恢復拇指的對掌功能,為了對拇指的尺偏或者橈偏進行保留,采取克式釘對其實施固定;針對Ⅶ型病人來說,如果多指影響到了保留指的正常發育,就應該切除多指,然后矯正遠中節指截骨與掌骨截骨,保留肌腱,并且將其移植到拇指一側,采取克式釘進一步保持完整的指力線,對指功能進行恢復以及保留,如果多指不會影響保留指的正常發育,就能夠直接開展手術矯形。
1.3觀察指標
第一,認真觀察手術療效,治療效果評價標準:經過手術治療之后,相比于健側手,病人的畸形手指外形與功能沒有區別,且影像學檢查結果明確提示手術部位骨骼與肌腱恢復良好,評為優;手術之后,相比于健側手,畸形手指的功能沒有區別,可外形有一點差異,相關檢查結果明確顯示手術部位骨骼與肌腱恢復良好,評為良;術后與健側手相比,病人的畸形手指外形與功能存在明顯的區別,相關檢查結果明確顯示手術部位骨骼與肌腱恢復差,評為差。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第二,手術之后,對全部病人開展隨訪,咨詢家長對療效的滿意度。滿意度重點從外形滿意度和功能滿意度兩個方面實施評價,每項滿分是10分,0至4分是不滿意,5至7分是比較滿意,8至10分是非常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100例。
第三,觀察病人的并發癥出現情況,涵蓋疼痛腫脹、皮膚壞死、再次畸形與粘連。
2結果
2.1患兒治療優良率
100例患兒中差8例,良50例,優42例,優良率達到了92.00%。
2.2患兒并發癥發生率
治療過程中有5例患兒疼痛腫脹,并發癥的發生率是5.00%,經過相關處理后痊愈。
2.3患兒滿意率
手術之后,患兒的外形滿意度達到了97.00%,功能滿意度達到了96.00%,如表1所示。
3討論
根據x線顯示,先天性多指畸形能夠分成三個類型,即多指骨型,多生指型以及軟組織型。因為多長出來的手指大部分長在拇指旁,而拇指的核心功能很關鍵[5]。按照功能對手指進行劃分,小指與無名指只占10%,中指與食指各占20%,大拇指占40%,而在完成部分捏、握以及抓等動作的時候,不能與大拇指分離。
多指畸形是臨床上很普遍的一類畸形,擁有很高的發生率。遺傳因素是病人的主要發病因素,一些病人也許還會合并有唇裂等癥狀[6]。且很多臨床數據也顯示,除了遺傳因素之外,胚胎發育時還會受到創傷、藥物以及放射線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也會引發手指畸形的出現。
在部分斷指重接的相關手術中,首先要確保大拇指的主要功能,必要的時候,在大拇指進一步損壞后,乃至把其他手指不斷移植于大拇指處,以實現大拇指基本功能的維持[7]。而假如要切除多余的手指,保留以及重建大拇指的功能就顯得很關鍵,在臨床中,會產生大量因切除多指后,大拇指不美觀或功能不完善等情況。在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兒的治療過程中,一般采取手術治療法。且我們覺得,愈早對患兒開展手術,其療效越突出。在手術之前,醫生要認真檢查畸形手指,掌握其血管、肌腱、關節以及骨、神經等解剖變異情況,再制定一對一的手術方案。手術過程中要細致、認真地開展操作,保留血運,避免皮膚壞死的產生。手術的基本原則是對正指進行保留,對副指進行切除。在切除多指的過程中,要防止對正常的組織以及手指造成損傷,切除之后,要實施縫合,重視消毒[8]。矯正多指畸形重點包含如下工作:首先,對手指的功能進行恢復,而是充分確保手指的美觀。
關于手術治療的時機,對于多指患兒,在出生3至6個月開展手術較好,對于嚴重畸形的多指病人,能夠在1歲前將部分顯微技術結合起來切除多指。對于掌骨手術需要在3歲之后,開展肌腱的移位。在小兒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療過程中,醫生需要制定一對一的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證手術的成功率,對手指的外觀與功能進行恢復,以免孩子產生消極心理,擴增心理壓力。
本研究結果明確顯示,100例患兒中差8例,良50例,優42例,優良率達到了92.00%。治療過程中有5例患兒疼痛腫脹,并發癥的發生率是5.00%,經過相關處理后痊愈。手術之后,患兒的外形滿意度達到了97.00%,功能滿意度達到了96.00%。
總而言之,在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兒的治療過程中,應該按照病人的現實情況選取相應的手術方案開展治療,以最大化地保證手術療效,避免出現并發癥,也可以提升家長對療效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梁麗平,邢梅利,白翠芹.小兒先天性多指畸形術后護理體會[J].美中國際創傷雜志,2018,017(004):60-61.
[2]陳岑,壽學玲,季海艷.圍術期護理在小兒先天性多指畸形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9,029(034):205.
[3]張松,朱學超,劉宏君,等.WaSSel分型在小兒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024(003):101-104.
[4]李躍軍,劉少崢,董金波,等.小兒先天性拇指多指的手術療效觀察[J].中華手外科雜志,2020(4):264-266.
[5]李偉東,南國新.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流行病學統計[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20,41(08):750-754.
[6]熊竹,周龍龍,唐盛平.新生兒先天性骨骼肌肉畸形篩查結果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8,033(016):3743-3746.
[7]李統,丁明斌,杜志國,等.先天性多指畸形的X線表現及臨床分型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012):349-350.
[8]吳國標.手術治療不同分型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效果及預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v.13(07):162-163.
湖北省英山縣婦幼保健院?43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