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東
摘要:目的:了解再生醫療技術在肛周膿腫術后的療效。方法:回顧我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收治50例肛周膿腫,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5例。實驗組使用運用再生醫療技術換藥,觀察組使用凡士林紗條引流換藥,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愈合時間及術后一周每天換藥時患者的疼痛評分。結果: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愈合時間、術后一周每天換藥時的疼痛評分與對照對比較(P<0.01),差異均有意義。結論:再生醫療技術運用肛周膿腫術后能夠縮短住院時間,緩解術后患者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關鍵詞:肛周膿腫;再生醫療技術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068-01
肛周膿腫是肛門常見疾病之一,其原因多由腸道細菌浸入肛竇,引起肛腺感染,進而擴散至肛周間隙[1]。肛周膿腫術后換藥更是讓患者痛苦難忍。我科嘗試采用濕潤燒傷膏做成油紗,用于肛周膿腫術后換藥,并與凡士林紗條引流換藥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我院肛腸科2019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收治50例肛周膿腫,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25人: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位于18歲-76歲,平均年齡(45.6±3.3歲)。對照組25人: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位于18歲-74歲,平均年齡(43.5±3.7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無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
1.2換藥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肛周膿腫根治術(切開膿腔探尋內口一次性切開或者掛線治療),實驗組換藥時,先用棉簽、紗塊清除干凈膿腔分泌物,采用濕潤燒傷膏涂抹紗塊做成油紗,填塞至膿腔底部以達到充分引流。對照組換藥時,先碘伏消毒肛門傷口周圍皮膚,再用棉簽、紗塊清除干凈膿腔分泌物,然后消毒膿腔里面,凡士林紗條填塞膿腔至膿腔底部以充分引流。
1.3評價標準
1.3.1出院標準:患者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數及比例均正常,患者肛門疼痛不影響患者正常活動。
1.3.2 愈合標準:患者肛周疼痛完全消失,切口愈合,局部無紅腫、肛門無畸形。
1.3.3 肛門換藥時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術后一周的換藥疼痛進行評分。(0分:無痛,1-3分:輕度疼痛,睡眠不受影響。4-6分:中度疼痛,睡眠受影響,7-10分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睡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A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傷口愈合時間比較?實驗組住院時間、傷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后一周每天換藥時的疼痛評分比較?實驗組術后一周換藥每天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本實驗采用再生醫療技術原理,運用自制濕潤燒傷膏油紗填塞膿腔換藥來減輕患者術后換藥疼痛。再生醫療技術緩解肛周膿腫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有:1、換藥時涂抹于創面可以形成一層保護膜。2、濕潤燒傷膏具有良好的引流效果。3、濕潤燒傷膏起到良好的鎮痛作用。4、濕潤燒傷膏為油性膏劑能夠起到潤滑直腸下段,幫助排便。
研究中實驗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主要原因是患者感染指標很快恢復正常,肛門傷口周圍紅腫很快消退。
本實驗顯示再生醫療技術能夠促進肛周膿腫創面愈合,減輕肛周膿腫炎癥反應,縮短肛周愈合時間,減輕肛周膿腫術后疼痛。
參考文獻
[1]劉恒良,彭文,姜鵬君.切開掛線結合對口引流術治療多間隙肛周膿腫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9):56-57
古溪中心衛生院外科重慶市潼南區?40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