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要:目的:對比觀察兩種手術方案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參與實驗的患者均在術前進行了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并得以確診,根據手術方案選擇的將其分為對照組(28例)和觀察組(28例)。其中,對照組接受傳統喉裂開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接受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長、住院時長、術中出血量、并發癥( 咯血、呼吸困難等 ) 發生情況以及術后語音功能(基頻微擾、振幅微擾、諧噪比)。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長及住院時長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發音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兩種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手術方案,通過手術指標的對比,觀察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因此,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明顯優于傳統的喉裂開手術,患者的手術風險會降低,不會產生嚴重的并發癥,手術經歷的時間大大縮短,并且有助于術后語音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治療。
關鍵詞:喉裂開手術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 ;早期聲門型喉癌
【中圖分類號】R2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106-01
早期聲門型喉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1]它原發于聲帶,是喉癌最常見的類型。聲音嘶啞是最典型的表現,其他臨床表現有咽喉異物感、呼吸困難、吞咽障礙等,嚴重者甚至會失聲。隨著病情的進展,腫瘤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現如今在臨床上對于早期聲門型喉癌的患者,通常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干預,[2]最傳統的手術方法是喉裂開手術,但是手術方法的選擇并沒有訂統一的標準。為有效的比較兩種手術方案對早期聲門型喉癌進行治療的效果,選取了48名患者進行研究并對比觀察,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56例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按照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8例。對照組中男性為16例、女性為12例,年齡區段在26~67歲,均齡為(49.43±3.25) 歲。觀察組中男性為14例、女性為14例,年齡區段在28~71,均齡為(51.64±3.18) 歲。兩組患者均確診,臨床資料記錄完整,手術前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所有臨床資料也已遞交給倫理委員會進行審核,并獲得批準。
1.2方法對照組進行喉裂開手術:患者取仰臥位,行全麻并進行氣管插管。在麻醉生效后,在頸前正中線上,上端自舌骨開始向下至近胸骨處做一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組織暴露出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分離舌骨下諸肌以免損傷肌肉,辨認甲狀腺峽部將其切斷并結扎,暴露頸部氣管上段,切開甲狀軟骨進入喉腔,沿中線切開黏膜,在第三氣管環處做瘺口,插入氣管套管然后固定好氣管插管并連接呼吸機。在病變聲帶一側自甲狀軟骨切開處進行鈍性剝離。向上超過聲帶,向下達到環狀軟骨,向后應包括部分勺狀軟骨的聲帶突,依據病變范圍劃分安全邊緣(距腫瘤1cm),必要時可行冰凍快速切片檢查,做聲帶部分或全段切除。止血壓迫數分鐘后,取出紗布,檢查有無出血點。清洗術腔,逐層縫合,術區給予加壓包扎處理,術畢。觀察組進行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患者取仰臥位,行全麻后進行氣管插管,依據病變程度決定是否進行氣管切開術,之后再行射頻消融術。取頭后仰位,自口腔導入支撐喉鏡,置入牙墊,暴露喉腔,顯露聲門,內鏡下探查腫瘤浸潤范圍,尤其注意聲門下是否被侵犯,明確病變范圍后以纖維喉鉗固定聲帶,用喉低溫等離子射頻刀對病變進行射頻消融切除。依據病變范圍程度切除部分聲帶、聲帶全段或聲門上下病變組織。保證安全邊緣(距腫瘤1cm),或進一步擴大切除。術區給予加壓包扎處理,術畢。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咯血、呼吸困難)發生情況以及術后發音情況。患者術后進行發音狀況的測試環境為45dB。患者需端坐,與話筒距離30cm,持續性地發“a”音3S,分別對術后1周和1月的基頻微擾、振幅微擾、諧噪比等相關指標進行記錄觀察并做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的統計學方法,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的統計學方法,用率來表示。記錄所得的兩組手術指標數據,應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若結果P<0.05則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情況觀察組手術時間為(18.45±3.84)min 比對照組手術時間(56.63±3.84)min短,術中出血量為(15.25±3.45)ml 比對照組出血量(72.38±5.45)ml少,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發生呼吸困難;對照組中有6例患者發生咯血,5例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就并發癥的發生率而言,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發音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 1 周和1 月的基頻微擾、振幅微擾、諧噪比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3討論
近年來,我國喉癌的發生率在逐年地上升。但病因尚不能明確,大部分臨床研究均認為病毒感染、吸煙飲酒等是喉癌的危險因素。[3]喉癌的發生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致命的傷害,現如今臨床治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療喉癌并改善患者的發音情況。臨床研究表明,早期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目前,臨床上能夠發揮治療效果的手術方案有喉裂開手術和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兩者都能發揮理想的效果。前者是早期對喉癌進行治療的主要手段;后者是新興醫學技術微創手術的一種,它的原理是在內鏡的引導下置病灶于在射頻的兩極之間,在病灶組織和電極之間會產生等離子隔層,在電磁場中,離子會充滿能量然后加速沖擊病灶組織,從而將其消融分解。作為微創手術的一種,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有操作簡單、對組織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和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勢。[4]綜上所述,通過對比兩種手術方案對早期聲門型喉癌患者的治療結果,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喉裂開手術,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促進術后發音情況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手術中還能優化各項手術指標,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不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的發生,是一種優質的手術方案。[5]
參考文獻:
[1]徐進,陳海兵,陳 曦,等.早期聲門型喉癌微創治療療效回顧性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8(10):1439 ̄1441.
[2]董賓賓.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15):2778-2779.
[3]侯 樂.喉微創術與喉環狀軟骨上切除術對部分早期聲門型喉癌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7):43 ̄44.
[4]王麗娥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聯合小劑量放療治療早期聲門上型喉癌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2):14155+14158.DOI:10.16281/j.cnki.jocml.2017.72.081.
[5]張寶明 .兩種手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對比觀察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8):3197-3198.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四川成都?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