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為了深入研究對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實施濕化護理方案干預后,患者生活質量。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共48例,將其隨機分組,給予濕化護理方案干預措施組為研究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組為參照組,研究組和參照組各24例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干預期結束后,研究組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對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實施濕化護理方案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故方案值得推廣。
關鍵詞:濕化護理方案;顱腦損傷氣管切開病人;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284-01
顱腦損傷屬于神經外科比較常見的疾病,氣管切開是搶救該類病人比較常見的處理措施。我院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入院接受治療的48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共48例,將其隨機分組,給予濕化護理方案干預措施組為研究組,研究組24例患者年齡分布居于31-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26±1.25)歲;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組為參照組,參照組24例患者年齡分布居于32-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19±1.36)歲;對比兩組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生活質量。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常規護理。將患者鼻塞部分的吸氧管減掉,將氣泡噴射式濕化瓶與氣管套管連接后,固定好,將無菌注射液注入濕化瓶,注意導入量不要超過濕化瓶的2/3,將濕化液沿著輸液泵緩慢注入,氧流量設置為每分鐘6升,濕化護理期間要關注患者濕化液的剩余情況和痰液情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濕化液的量,每天更換鼻導管、濕化瓶、濕化液、過濾芯等,操作過程嚴格按照無菌操作。
研究組?濕化護理方案。使用高流量的氧氣濕化系統,該氧氣濕化系統由濕化器、呼吸管路和空氧混合器組成,配合自動化的加熱系統,濕化之前在濕化瓶中加入無菌注射液,注意導入量不要超過濕化瓶的2/3,之后將近管溫度和濕化罐的溫度設置為36攝氏度左右和53攝氏度左右,氧流量遵醫囑進行調整。
其他護理:(1)病情監測:密切監測患者意識、體溫、脈搏、血氧飽和度、呼吸情況、心率等生命體征,監測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情況,并做好數據記錄,注意觀察患者傷口,預防傷口出血,手術后要定時更換患者傷口的喉墊。(2)注意幫助患者頭部、軀干保持同一水平線,對于意識無障礙的患者將床頭適度抬高,為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時給患者翻身,注意妥善固定患者管道,昏迷患者要采取側臥位,預防窒息。(3)吸痰護理:護理人員要按照患者病情特征,為患者進行吸痰干預,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決定進管深度,吸痰時間注意不要超過30秒鐘。(4)顱腦損傷患者感染風險相對較高,護理人員在為患者護理時,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遵醫囑指導患者營養攝入,對常見并發癥給予循證護理等。(5)套管護理:護理人員要仔細關注患者套管情況,定時清理套管,及時清洗內套管,預防感染。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并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實驗涉及到的數據信息統一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結果
2.1對比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干預完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下表1:
3討論
重型顱腦損傷、腦(干)出血等重癥神經外科患者[1],常常因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出現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等,使患者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增加,從而導致其死亡率上升[2]。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和氣道管理尤為重要,而氣管切開后氣管導管置入使呼吸道長期處于開放狀態,多次反復吸痰對呼吸道的干擾和損傷增加了氣道感染的可能性[3]。尋求安全、有效的氣道管理是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關鍵之一[4]。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接受濕化護理方案干預,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對比干預后的生活質量,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濕化護理方案干預效果顯著,有學者[5]選取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濕化護理方案干預和常規護理干預,結果可見,濕化護理方案干預效果較好,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針對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采取濕化護理方案干預,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改善,適于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郭玉芬,趙振軍.重度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應用兩種不同濕化液氣道濕化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030(001):23-25.
[2]彭費爽.持續氣道濕化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術后氣管切開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9,051(011):1391-1392.
[3]秦雅馨.重癥顱腦損傷患氣管切開后氣道濕化的護理[J].飲食保健,2019,006(004):201-202.
[4]張娟,楊玉梅,林玫秀.高流速加溫濕化氧療在顱腦損傷后氣管切開病人脫機后序貫通氣中的應用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9,017(027):3419-3421.
[5]石彩君,陸海穎,吳紅燕,等.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預防氣道梗阻的護理對策[J].健康大視野,2019,000(007):230-231.
作者簡介:王怡琳,女,漢族,1989年2月,重慶綦江人,本科,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重慶?4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