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龍飛 席廷杰
摘要:當今社會的一些人群,面對手掌出汗多較多的困惑,導致該人群在生活、工作以及社會交往帶來諸多的不便與難堪。本文主要簡述手汗癥的發病機制以及現階段的治療進展。
關鍵詞:手汗癥、發病機制、治療進展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308-01
手汗,即手汗癥(HyPerhidroSiS),為生活中相當常見的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汗腺的分泌是經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的,而手汗癥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經過度緊張,例如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溫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常見的是手部多汗、腋部多汗、腳部多汗以及頭面部多汗,它們都是由于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汗腺過多分泌的一種疾病。交感神經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通過控制出汗散熱來調節人體的體溫。但是多汗癥病人的出汗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這種疾病有12%的人有遺傳傾向。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
1發病機制
手汗癥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西醫認為手汗癥是因為不同的原因刺激了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興奮支配汗腺,導致手部出汗增多、腋部以及腳部不同程度的多汗。然而中醫對汗癥的論述較多,中醫多講究陰陽學說,多是由于陽明熱盛、脾胃濕熱、心肺不足、心脾不足、心腎兩虛和營衛不和等引起的。[1]《素問·陰陽別論篇》"陽加于陰謂之汗".《溫病條辨》“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認為"汗"是津液通過陽氣蒸騰氣化后的生理產物。手汗癥屬中醫汗癥范疇,其多與臟腑功能失調相關,手汗癥還與中焦濕熱、食滯有關,綜上可見在中醫學中手汗癥主要與心、胃、脾等臟腑功能失調相關。[2]
2治療進展
2.1在中醫的治療進展
針刺療法,中醫中選穴:合谷、外關、復溜,均雙側取穴,.陽明熱盛加內庭,脾胃濕熱加陰陵泉、內庭.食滯中焦加雙側天樞,脾胃虛寒加關元、選穴:合谷、外關、復溜,均雙側取穴,.陽明熱盛加內庭,脾胃濕熱加陰陵泉、內庭.食滯中焦加雙側天樞,脾胃虛寒加關元、天,7次/療程,一般治療2~3程。
飲食調養,多食理氣解郁食物,少食收斂酸澀食物,例如烏梅、檸檬等";理氣解郁食物和中藥推薦:蕎麥、橙子、菠菜、海帶、佛手瓜、合歡花和玫瑰花等;理氣解郁食療方:玫瑰花茶、橘子佛手茶、合歡花茶和佛手瓜炒雞蛋等。
合理的運動保健與情緒管理,積極運動,用正確的運動方式鍛煉身體,例如跑步、游泳及打太極等。保持樂觀的心情,不宜思慮過多,凡事懂得知足常樂
中藥外用,可以適當的外用止汗的中藥,可以適當的使用苦參、土茯苓或者是密陀僧等等這些藥物浸水或者是打成粉,然后外用于手部。也可以使用中藥明礬溶解于水里,然后洗手,1天洗1次。
2.2在西醫中的治療進展
在西醫內科藥物治療方面,大多使用止汗劑或止汗嗜喱但通常用于手部的噴灑,但是在內服藥物在抑制手汗的同時,也會抑制全身的汗腺分泌,相對來說副作用也比較大。也有一部分人嘗試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進行治療,不過效果只能維持幾個月。相對來說效果尚不很佳。
在西醫的外科手術方面,傳統的治療方法多是通過交感神經切斷術,阻滯交感神經的沖動傳導,起到神經阻滯的作用,而達到減輕手掌多汗的目的。目前,最新的微創手術(即胸腔鏡下雙側胸交感神經鏈切斷術)胸術后不留胸腔引流管、尿管,于雙側腋下切8毫米小口,置入5毫米胸腔鏡即可完成,手術時間短,效果好。[3]其中主要是對胸腔鏡交感神經切斷術治療手汗癥進行講解,治療中患者仰臥位.雙上肢水平外展;采用雙腔(或單腔)氣管插管全身靜脈復合麻醉。常規監測心電、血壓及血氧飽和度。麻醉師先使右側肺臟完全萎陷后,在右側第4肋間腋中線處作1 cm切口,置入套管和胸腔鏡,觀察胸腔。在同側第3肋間腋前線做一0.5cm切口,置入套管及操作器械。若有顯露、分離等的需要,可加第3操作孔,一般位于同側第3肋間鎖骨中線處。于脊椎旁溝肋骨小頭前方胸膜下找到交感神經干.避開星狀神經節,做T2~T4切除(或切斷).同時沿第3肋骨表面向外側電燒灼2cm。術畢膨肺.排凈胸腔空氣,拔出操作器械。切口皮內可吸收線縫合。不置放胸腔閉式引流管。相同方法處理左側。[4]
3小結及展望
目前,手汗癥的患者面臨最主要的困惑是生活中及工作、學習中汗多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心理素質。治療手汗癥可以采用中醫的治療療法,中醫歷來對汗證的治療頗有研究。西醫通過當胸腔鏡下胸交感神經切除術對手汗癥的治療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但是如何在有效治療的同時,減小治療帶來的并發癥值得進一步探索,尤其是如何減少代償性多汗的發生率,已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在未來的手汗癥治療中,可以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相互結合,相互依存,更好的進行對多汗癥的治療,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福音。
參考文獻
[1]陳蕾.淺談中職學生手汗癥的中醫體質調理[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35,38.
[2]張容超,王瑞輝,吳濤,王東,杜旭.針灸治療手汗癥的思考與體會[J].四川中醫,2019,37(09):20-22.
[3]陳曉偉.“手汗如泉涌”該咋辦?[J].中醫健康養生,2017(08):56-57.
[4]云峰,張水軍,余艷華,趙紅軍,蔡靈樂.胸腔鏡交感神經切斷術治療手汗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01):52-54.
作者簡介:邵龍飛,男,漢,2000年6月生,河南濮陽人,學生,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2019級臨床醫學專業,研究方向:現代醫學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