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婷
2020年,受新冠疫情沖擊,韓國經濟出現罕見的負增長。2021年,韓國經濟有望延續近期出現的復蘇勢頭,全年預計實現3%左右的增長。
一、2020年韓國經濟形勢
2020年,受新冠疫情反復蔓延的拖累,韓國經濟運行困難增多,消費和出口低迷不振,全年陷入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負增長,但投資逆勢上揚,經濟在二季度觸底后緩慢復蘇。四季度,雖然私人消費仍然疲弱、就業市場表現不佳,但是供需兩側均出現回暖跡象,經濟下行壓力減弱,工業生產有所起色,通縮風險趨于緩解,經常賬戶盈余擴大,韓元貶值壓力減輕,整體上經濟基本面不斷改善。
經濟“驟降”“緩升”。2020年,韓國GDP下降1.0%;其中,消費和出口分別下降2.3%和2.5%,資本形成總額自2017年以來首次恢復正增長,增幅為2.6%。分季度看,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1.4%;受疫情流行和國內封鎖措施影響,二季度經濟同比下降2.7%;下半年,隨著疫情形勢趨穩,經濟下行放緩,三、四季度分別下降1.1%和1.2%。受私人消費持續疲弱拖累,四季度最終消費支出下降4.2%,為全年最大降幅;資本形成總額增長1.2%,較三季度放緩2.0個百分點;對外貿易回暖,出口增長1.2%,進口下降2.8%,較疫情初期明顯好轉,但仍未恢復至一季度的水平。
供給端現復蘇跡象。2020年四季度,韓國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3%,疫情后首現增長;服務業下降1.8%,降幅較三季度擴大0.5個百分點;全年制造業和服務業分別下降0.9%和1.1%。全行業生產指數震蕩回暖,9月首次恢復增長,其后雖有所下降但降幅持續收窄,12月同比下降0.7%,2021年1月再次恢復增長,漲幅為1.4%。11月以來,制造業生產指數連續回升,2021年1月同比漲幅達到7.4%;服務業生產指數持續低位,分別下降1.4%、2.2%和2.0%。制造業平均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自9月以來連續五個月保持在73.0%以上,2021年1月為73.2%,較2020年5月低點提高10.0個百分點。
就業市場復蘇艱難。2020年4月以來,就業人口穩步回升,11月上升至2724.1萬,達到全年最高水平;其后連續兩個月出現下跌,2021年2月就業人口恢復至2636.5萬,同比下降1.8%,降幅較上月收窄1.9個百分點。失業率持續低位,但近期出現反彈,由2020年11月的3.4%飆升至2021年1月的5.7%,2月回落至4.9%。勞動力人口規模有所下降,2021年1月降至2738.8萬,同比降幅達2.0%,勞動參與率僅為60.9%;2月略有回升,達到2771.8萬,降幅收窄至1.0%。整體看,受疫情反復打擊,勞動力就業信心下降,就業市場復蘇動力不足。
通縮風險持續緩解。在2020年5、6兩月連續下滑后,7月CPI恢復上漲,2021年2月同比漲幅恢復至1.1%,已連續八個月保持正增長。其中,受疫情影響,食品和非酒精飲料等生活必需品價格大幅上漲,漲幅自8月以來連續七個月保持在6%以上,2021年2月漲幅達到9.7%。核心CPI漲幅低位徘徊,2021年2月同比僅增長0.3%。2020年3月以來,PPI連續九個月下滑,降幅逐漸收窄,12月恢復增長,2021年2月同比漲幅達到2.0%;其中,商品PPI上漲2.2%,服務PPI上漲1.8%。
經常賬戶盈余擴大,韓元貶值壓力下降。2020年5月以來,月度經常賬戶盈余波動擴張,全年余額752.8億美元,擴大26.1%;其中,貨物貿易順差擴大2.7%,服務貿易逆差收窄39.7%。2021年1月,經常賬戶順差為70.6億美元,同比漲幅達1109.5%。隨著疫情緩解和經濟回暖,韓元持續升值,貶值壓力逐漸釋放,12月兌美元平均匯率為1095.13韓元/美元,同比升值6.9%,較5月升值10.9%;2021年1、2月兌美元平均匯率保持低位,分別為1097.49、1111.72韓元/美元,同比分別升值5.7%、6.9%。
二、2021年韓國經濟走勢
當前,韓國第三波疫情得到控制,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有序推進,疫情因素對經濟活動的制約有望持續緩解。從供給側看,企業生產有序恢復,制造業PMI自2020年10月以來已連續五個月位于榮枯線上方;從需求側看,居民消費緩慢復蘇,投資保持增長態勢,出口有望延續反彈,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預計在國內刺激政策拉動、國際經濟環境向好、新冠疫苗迅速普及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帶動下,2021年韓國經濟可期出現一定幅度正增長。
私人消費有望緩慢復蘇。根據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韓國下調首都圈和非首都圈防疫響應級別,逐步放寬公共場所的營業限制,啟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并力爭在2021年11月前完成面向70%國民的接種工作。韓央行的消費者調查顯示,2021年3月信心指數為100.5,消費者對未來經濟仍持樂觀態度。在疫情形勢向好的拉動下,全年私人消費有望實現回暖。但也要看到,如果疫情久拖不決,就業市場改善步伐緩慢,居民儲蓄傾向可能提高,私人消費的復蘇速度或不及預期。
多重因素利好投資擴張。自2020年5月以來,韓國貨幣政策基準利率保持在0.5%;韓國央行表示,2021年將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環境。同時,根據已發布的《韓國新政》《人工智能國家戰略》《2050碳中和推進戰略》等計劃,韓政府將在2025年前投資160萬億韓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做大大數據、可再生能源等新興產業,并推進高碳排放行業以及傳統基礎設施改造升級。2021年2月,經濟信心指數已恢復至96.6,為疫情以來的最高值。預計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保持較快發展,將拉動韓國投資回暖。
出口反彈態勢有望延續。疫情期間,非接觸經濟升溫拉動韓國半導體出口逆勢上揚,推動韓國出口強勢復蘇。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半導體協會發布的數據,2020年韓國半導體出口增長5.6%,為992億美元,創歷史第二高;依此趨勢,2021年半導體出口額有望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2021年,韓國對外貿易也實現了“開門紅”,1、2月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1.4%和9.5%;其中,2月對歐盟、中國、美國出口分別增長48.2%、26.9%、7.9%。在RCEP有望年底生效、中日韓自貿區加速建設、美國回國多邊主義等利好因素的帶動下,韓國貿易環境有望不斷改善,這也有利于出口增長。
主要國際機構紛紛上調韓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年1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計韓國2021年經濟增速為3.1%,較2020年10月的預測提高0.2個百分點;經合組織(OECD)3月發布的《中期經濟展望》預計2021年經濟增速為3.3%,較12月的預測提高0.5個百分點。韓國經營者總協會發布的以全國214名經濟教授為調查對象的《對2021年經濟展望及主要經濟問題的專家意見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認為,2021年韓國經濟將緩慢復蘇,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4%。綜合考慮,在投資和出口拉動下,加之基數效應,2021年韓國經濟有望實現3%左右的正增長。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外經所)